车灯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5103发布日期:2023-06-08 05:3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车灯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行业灯具起雾一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起雾问题占了售后件问题很大的比重,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车灯面罩内部喷涂防雾漆和添加干燥剂来防止出现雾气的出现,但是这俩种方法都有明显的弊端。

2、防雾漆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流挂现象,因为防雾漆的原理并不是防止雾气出现,防雾漆的原理是改变水分子表面张力,使雾气形成一层水膜,肉眼无法察觉出雾气的产生,但是雾气其实是存在的,当防雾涂层的工艺达不到要求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就会引起流挂。而干燥剂在吸水饱和之后便不再有效,在高湿环境中失效的速度会加快,虽然市面上有可替换干燥剂,但是在雨水充沛和环境湿热的地区,干燥剂失效很快,需要经常更换干燥剂,十分不便,这就需要一种既可以除雾又可以延长干燥剂使用寿命的装置,即使在干燥剂失效的情况下,也能降低灯具起雾的风险。

3、目前也有一类凝露控制器,其通过对温度湿度的控制和自动启动装置实现对被测环境的温、湿度调节改善起雾问题,但是在原理上,凝露控制器与温湿度控制是一样的,采用湿度传感器,对温度、湿度信号进行测量控制,对温、湿度分别进行上、下限设置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但是这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启动风扇或加热器降低空气湿度的确有效,但是实质上空气中的水分并没有减少,只是相对湿度降低了,在长期停车的情况下还是有起雾风险,如果温度突然降低,比如夏天下雨,就会起雾,因为空气的特性是温度越高,能容纳的水分子就越多,但是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就会凝结出来。并且对于长期停车、温度变化等对于汽车和车灯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说是非常普遍和不可避免的存在,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进入灯内的水分含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除雾装置。

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灯除雾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温湿度探头以及布置在灯体内部的走气通道,在所述走气通道上从外向内依次布置有排气管道、冷凝器、压力阀、可替换干燥剂、通气孔,其中,所述冷凝器配置有布置在所述走气通道内部的冷凝端以及布置在所述灯体外部的散热端,所述温湿度探头布置在所述灯体的外部并用于检测所述灯体外部的温湿度;

3、所述排气管道采用虹吸式结构;

4、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压力阀、温湿度探头信号连接。

5、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端形成冷凝水液封。

6、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道与外部大气相连的一端配置有过滤网塞。

7、优选地,所述散热端、冷凝端均采用翅片结构。

8、优选地,所述冷凝端采用金属材料疏水性表面处理。

9、优选地,所述散热端和冷凝端通过导热硅脂传递热量。

10、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ecu,所述ecu将温湿度探头收集的模拟信号通过自身具有的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控制所述冷凝器的温度。

11、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压力阀两侧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所述压力阀的启闭。

12、优选地,所述走气通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干燥剂盖板,通过所述干燥剂盖板能够更换所述可替换干燥剂。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基于一种可替换干燥剂的后盖并对后盖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集成了半导体制冷片,该制冷片可以对来自发动机舱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凝除雾,不仅降低了灯内的空气湿度,也延长了干燥剂的使用寿命,即使在干燥剂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车灯具起雾的风险,与现有技术中的凝露控制器相比,利用低温冷凝片对空气先进行干燥,能有效降低进入灯内的水分,而不是仅仅降低相对湿度,从本质上保证进入灯内的气体水分含量,不仅提高效果,使用效率上也更优。

16、2、本发明冷凝片对水分的冷凝除雾效果优于现有技术的防雾涂层、仅仅干燥剂吸收,也优于通过装置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在除雾和吸收水分的方式上更加高效和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2)、温湿度探头(11)以及布置在灯体(10)内部的走气通道(15),在所述走气通道(15)上从外向内依次布置有排气管道(1)、冷凝器(8)、压力阀(14)、可替换干燥剂(6)、通气孔(7),其中,所述冷凝器(8)配置有布置在所述走气通道(15)内部的冷凝端(5)以及布置在所述灯体(10)外部的散热端(4),所述温湿度探头(11)布置在所述灯体(10)的外部并用于检测所述灯体(10)外部的温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1)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端形成冷凝水液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1)与外部大气相连的一端配置有过滤网塞(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4)、冷凝端(5)均采用翅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5)采用金属材料疏水性表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4)和冷凝端(5)通过导热硅脂传递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2)包括ecu,所述ecu将温湿度探头(11)收集的模拟信号通过自身具有的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控制所述冷凝器(8)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2)能够根据压力阀(14)两侧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所述压力阀(14)的启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气通道(15)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干燥剂盖板(13),通过所述干燥剂盖板(13)能够更换所述可替换干燥剂(6)。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灯除雾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灯除雾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温湿度探头以及布置在灯体内部的走气通道,在所述走气通道上从外向内依次布置有排气管道、冷凝器、压力阀、可替换干燥剂、通气孔,所述冷凝器配置有布置在所述走气通道内部的冷凝端以及布置在所述灯体外部的散热端,所述温湿度探头布置在所述灯体的外部并用于检测所述灯体外部的温湿度;所述排气管道采用虹吸式结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压力阀、温湿度探头信号连接。本发明集成了半导体制冷片,不仅降低了灯内的空气湿度,也延长了干燥剂的使用寿命,从本质上保证进入灯内的气体水分含量,不仅提高了除雾效果,使用效率上也更优。

技术研发人员:朱岳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