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照明装置的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5025发布日期:2023-09-19 21:2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照明装置的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照明装置的信号灯。


背景技术:

1、这种信号灯本身是已知的并且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棒状光导,该棒状光导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并横向于纵向延伸被凸形界定的光输出表面。此外,信号灯具有与光出射表面相对的后侧,在该后侧中布置有沿纵向方向排列的耦出元件。信号灯还具有两个侧壁,其中每个侧壁各自具有后侧边界和光出射侧边界并且在后侧和光出射表面之间沿纵向方向延伸。信号灯还具有多个各自由反射器和光源组成的成对。该成对沿纵向方向布置成一排并且设置成用光束照射棒状光导,这些光束各自具有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主发射方向。

2、在机动车辆照明装置的开发和构造中,经常需要从公共光出射表面实现具有不同颜色和切换状态的信号光分布。为此,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白光的日间行驶光分布和黄光的闪烁光分布。

3、光分布的产生在下文中也称为光功能。一旦这两个光功能是静态的,例如当在断开状态下没有光从光出射表面出射时或者当光同时从整个光出射表面出射出时情况就是这样,则棒状光导就提供几乎无与伦比的良好的均匀性(光出射表面的在光出射表面上的均匀亮度)与效率(通过光出射表面发射的光量与由产生的光源发射的能量之比),并因此对于高度为4mm至14mm的细长的光出射表面来说通常是最好的并因此是主要实现的概念。

4、然而,一旦光出射表面被分段以便例如实现出现向外滑动的闪烁光效果之类的动画效果,则棒状光导就失去其作为主导概念的作用。

5、依次排列的反射器或直接成像光学器件实现了棒状光导的细长的光出射表面的发光段和非发光段之间的非常好的分离。然而,缺点是,对于分段通常必须接受均匀性方面的降低。当要实现具有公共光出射表面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光功能时,这种不利影响尤其明显。当两个led芯片必须放置在成像光学器件的焦点中时,就会出现这种缺点。

6、在本身已知的信号灯中,棒状光导的已经良好的均匀性与通过反射器或直接成像光学器件进行分段的可能性相结合。在此,一个功能(通常是日间行车灯,均匀性在前景中)是通过棒状光导实现的,另一功能(通常是闪光灯,分段在前景中)是通过反射器或直接成像光学器件在棒状光导的后方实现的。

7、在这种方法中,分段光功能必须通过棒状光导发射,以满足使用相同光出射表面的目的。然而,使用相同的光出射表面通常伴随着所产生的光分布的不期望的差异,例如强度最大值的位置和/或高度。特别地,位于中心的最大光分布的实现对于照射功能来说是一个问题。

8、存在对用于机动车辆的信号灯的需求,利用该信号灯可以优选地以不同的光颜色实现两个信号功能。信号灯的外观应在视觉上均匀明亮,并且两个功能中的一个应可设置动画。

9、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描述了类似的问题。在ep3112215和ep3112216中描述了一种使用光导板的系统,在这些光导板中,表面用作反射表面。产生第一光功能所使用的光导的横截面形状是近似圆形。从wo2015/090535中已知类似于这些系统的系统。从us2016/091653已知一种与所谓的厚壁光学器件一起工作的系统。厚壁光学器件对应于平板光导。在这些系统中,厚壁光学器件通常不会产生自己的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棒状光导的信号灯,该棒状光导具有细长的光出射表面并且设置用于实现两个光功能,其中仅一个被分段。分段的光功能应横向通过棒状光导发光并且在这里同时具有与非分段的光功能相似的光分布。此外,应尤其是在光分布的中心产生比已知信号灯更高的强度值。在这里,不应损害棒状光导对其他光功能的良好效率。

2、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开头所述类型的信号灯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信号灯的特征在于,棒状光导具有两个侧壁,其中每个侧壁各自具有耦出元件侧边界和侧壁侧边界并且沿纵向方向在排列的耦出元件和侧壁之间延伸;并且侧壁侧边界在棒状光导的横向于纵向延伸的横截面中比耦出元件侧边界彼此相距更远。

3、利用这些特征,横向于棒状光导的纵向延伸照射该棒状光导的光束的光的一部分由后壁捕获并且由侧壁如此陡地偏转到出射表面,使得光在那里出射,而不会事先在其中一个耦出元件上被折射。正是这种折射会导致两个光分布的不期望的偏差。因此,通过避免这种不期望的折射,在由最初沿棒状光导在棒状光导中传播的光产生的光分布和由借助反射器横向于棒状光导的纵向延伸照射棒状光导的光产生的光分布之间产生期望的更大的相似性。这些优点是在不降低棒状光导的效率的情况下实现的。

4、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后壁在后侧中形成凹陷部,并且凸形界定的光出射表面具有焦曲线,该焦曲线遵循棒状光导的细长形状,并且该焦曲线从凸形界定的光出射表面观察时在排列的耦出元件的后方伸展。

5、还优选的是,各自由反射器和光源组成的成对设置成将从被视为理想点光源的光源发出的球面波前转换成具有焦轴ba的柱面波前。

6、另外优选的是,焦轴平行于y方向。y方向是棒状光导的纵向方向,该纵向方向也可以称为其纵向延伸的方向。

7、另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焦轴ba相对于纵向方向y倾斜一个角度。

8、还优选的是,焦轴在这样的位置对应于棒状光导的纵向方向,该位置位于反射器的正前方的相关联的反射器的主光传播方向上并因此遵循光出射表面的轮廓。

9、另外优选的是,每个成对设置成将其光束聚焦到焦轴中,该焦轴位于所述棒状光导的一系列耦出元件中。

10、另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反射器的反射表面具有散射结构,该散射结构叠加在反射器的反射表面的基本形状上。

11、另外优选的是,散射结构设置成当信号灯按规定取向时沿垂直方向z散射2°至5°并且沿水平方向y散射5°至10°。

12、另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棒状光导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该第一端部上布置有设置用于将光馈送到棒状光导中的光源,该第二端部在纵向延伸中与第一端部相对,其中,两个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通过位于其间的距离彼此分离,该距离随着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距第一端部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其特征在于,位于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个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的距离的20%。

13、还优选的是,后壁和侧壁设置成利用后壁通过折射来捕获光源的由反射器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通过在侧壁上进行的反射偏转到可由信号灯利用光源的光发射的光分布的中心区域中。

14、另外的效果和/或优点从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产生。

15、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上面提到的特征以及下面仍然要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以相应给定的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以其他组合使用或单独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照明装置的信号灯,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rw)在所述后侧(22)中形成凹陷部,并且所述凸形界定的光出射表面(20)具有焦曲线(bk),所述焦曲线(bk)遵循所述棒状光导(10)的细长形状,并且所述焦曲线(bk)从所述凸形界定的光出射表面(20)观察时在所述排列的耦出元件(24)的后方伸展。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各自由反射器(18)和光源(16)组成的成对(14)设置成将从所述光源(16)发出的球面波前转换成具有焦轴(ba)的柱面波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焦轴(ba)平行于所述棒状光导(10)的纵向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焦轴(ba)相对于所述纵向方向(y)倾斜一个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焦轴(bk)在这样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棒状光导(10)的所述纵向方向(y),该位置位于所述反射器(18)的正前方的相关联的反射器的主光传播方向上并因此遵循所述光出射表面(20)的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每个成对(14)设置成将其光束聚焦到焦轴(ba)中,所述焦轴(ba)位于所述棒状光导(10)的一系列耦出元件(24)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14)的反射表面(24)具有散射结构,所述散射结构叠加在所述反射器(18)的反射表面的基本形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结构设置成当所述信号灯按规定取向时沿垂直方向z散射2°至5°并且沿水平方向y散射5°至10°。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光导(10)具有第一端部(30)和第二端部(32),在所述第一端部(30)上布置有设置用于将光馈送到所述棒状光导(10)中的光源(12),所述第二端部(32)在纵向延伸中与所述第一端部(30)相对,其中,两个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24)通过位于其间的距离彼此分离,所述距离随着所述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24)距所述第一端部(30)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其特征在于,位于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2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个彼此相邻的耦出元件(24)的距离的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rw)和所述侧壁设置成利用所述后壁(rw)通过折射来捕获所述光源(16)的由所述反射器(18)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通过在所述侧壁(s)上进行的反射偏转到可由所述信号灯利用所述光源(16)的光发射的光分布的中心区域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照明装置的信号灯,其具有:棒状光导,该棒状光导具有光出射表面和后侧,在该后侧中布置有耦出元件;两个侧壁;以及多个由反射器和光源组成的成对,这些成对排列在后侧中并且利用光束横向照射棒状光导。棒状光导具有两个后壁,其中每个后壁各自具有耦出元件侧边界和侧壁侧边界并且沿纵向方向在耦出元件和侧壁之间延伸。侧壁侧边界在棒状光导的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比耦出元件侧边界彼此相距更远。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里希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瑞利汽车照明(德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