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3858发布日期:2023-08-25 09:0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氛围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电,尤其涉及一种氛围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氛围灯被广泛用于装饰各类产品。氛围灯主要包括灯带和导光条,灯带与导光条相对设置,以使灯带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条后射出。

2、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导光条上下两侧射出的光线的亮度一致,灯带与导光条的中部相对。但是,灯珠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不利于内部空间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氛围灯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灯带与导光条的中部相对不利于内部空间利用的问题。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氛围灯。该氛围灯包括导光条和多个灯珠。导光条在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侧一者为进光侧,另一者为出光侧。导光条在第二方向上相背的两侧一者为第一背光侧,另一者为第二背光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灯珠均位于导光条的进光侧,且多个灯珠均临近导光条的第一背光侧设置。灯珠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条的进光侧进入导光条,并由导光条的出光侧射出导光条。进光侧具有第一折射面,第一折射面倾斜设置于进光侧临近第一背光侧的一侧。第一折射面邻近第一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折射面邻近第二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3、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中,灯珠均临近导光条的第一背光侧设置,还有益于避免灯珠将导光条进光侧的空间分为两部分。这样,在氛围灯用于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有益于提高电子设备其他电子元件的布局。另外,第一折射面位于进光侧临近第一背光侧的一侧。多个灯珠均位于导光条的进光侧,且多个灯珠均临近导光条的第一背光侧设置。这样,灯珠发出的光线可以达到第一折射面,并通过第一折射面折射后向临近第二背光侧的一侧分散,进而有益于提高导光条各处亮度的一致性,减小氛围灯不同位置发出光线的色差。

4、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导光条的进光侧还具有第二折射面。第二折射面位于第一折射面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一侧,且第二折射面与第一折射面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一侧相连。第二折射面邻近第一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二折射面邻近第二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四距离大于第三距离。

5、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导光条的进光侧还具有第三折射面,第三折射面邻近第一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五距离,第三折射面邻近第二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六距离,第六距离大于第五距离。

6、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导光条的进光侧还具第四折射面。第四折射面朝向第一背光侧。并且,第四折射面邻近第一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七距离,第四折射面邻近第二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八距离,第八距离小于第七距离。

7、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导光条的进光侧还具第五折射面,第五折射面朝向第一背光侧,并且,第五折射面邻近第一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九距离,第四折射面邻近第二背光侧的一端与灯珠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十距离,第十距离大于第九距离。

8、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导光条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第一折射面、第二折射面、第三折射面和第四折射面位于主体部。延伸部设置于主体部的进光侧。延伸部位于主体部靠近第一背光侧的一侧,且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向背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灯珠位于延伸部在第一方向上远离主体部的一侧,且灯珠凸出于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面。

9、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主体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v型凹槽。第一折射面和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壁分别为v型凹槽的内侧壁。

10、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主体部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二折射面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一侧,第三折射面和第四折射面分别为第二凹槽的内侧壁。

11、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一折射面、第二折射面、第三折射面、第四折射面和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壁均垂直于导光条的第一横截面。导光条的第一横截面为垂直于导光条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第一折射面与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52.00°~58.00°。

12、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二折射面与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57.95°~58.05°。

13、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三折射面与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95°~10.05°。

14、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四折射面与延伸部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5.95°~6.05°。

15、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氛围灯还包括第一背光件和第二背光件,第一背光件设置于导光条的第一背光侧,且第一背光件覆盖导光条的第一背光侧,第二背光件设置于导光条的第二背光侧,且第二背光件覆盖导光条的第二背光侧。

16、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一背光件和第二背光件均为吸光材料制成。

17、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氛围灯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导光条和多个灯珠均设置于容纳腔内。导光条的出光侧与容纳腔的内侧壁贴合相连。

18、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壳体的材质为透光率为小于20%的材料。

19、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壳体内掺杂有扩散粉。

20、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相同的技术特征,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条(100)和多个灯珠(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100)的进光侧(101)还具有第二折射面(112),所述第二折射面(112)位于所述第一折射面(111)靠近所述第二背光侧(104)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折射面(112)与所述第一折射面(111)靠近所述第二背光侧(104)的一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100)的进光侧(101)还具有第三折射面(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100)的进光侧(101)还具第四折射面(114),所述第四折射面(114)朝向所述第一背光侧(103),并且,所述第四折射面(114)邻近所述第一背光侧(103)的一端与所述灯珠(200)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七距离,所述第四折射面(114)邻近所述第二背光侧(104)的一端与所述灯珠(200)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第八距离,所述第八距离小于所述第七距离,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100)包括主体部(110)和延伸部(120),所述第一折射面(111)、所述第二折射面(112)、所述第三折射面(113)和所述第四折射面(114)位于所述主体部(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0)与所述延伸部(12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5),所述第一凹槽(105)为v型凹槽,所述第一折射面(111)和所述延伸部(120)靠近所述第二背光侧(104)的侧壁分别为所述v型凹槽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0)具有第二凹槽(106),所述第二凹槽(106)位于所述第二折射面(112)靠近所述第二背光侧(104)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射面(113)和所述第四折射面(114)分别为所述第二凹槽(106)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面(111)、所述第二折射面(112)、所述第三折射面(113)、所述第四折射面(114)和所述延伸部(120)靠近所述第二背光侧(104)的侧壁均垂直于所述导光条(100)的第一横截面,所述导光条(100)的第一横截面为垂直于所述导光条(100)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背光件(300)和第二背光件(400),所述第一背光件(300)设置于所述导光条(100)的第一背光侧(103),且所述第一背光件(300)覆盖所述导光条(100)的第一背光侧(103),所述第二背光件(400)设置于所述导光条(100)的第二背光侧(104),且所述第二背光件(400)覆盖所述导光条(100)的第二背光侧(1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光件(300)和所述第二背光件(400)均为吸光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500),所述壳体(500)具有容纳腔(501),所述导光条(100)和所述多个灯珠(200)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50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0)的材质为透光率为小于20%的材料;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氛围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氛围灯。该氛围灯包括导光条和多个灯珠。导光条在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侧一者为进光侧,另一者为出光侧。导光条在第二方向上相背的两侧一者为第一背光侧,另一者为第二背光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进光侧具有第一折射面,第一折射面位于进光侧临近第一背光侧的一侧。沿进光侧向出光侧的方向,第一折射面由靠近第二背光侧的一侧向靠近第一背光侧的一侧倾斜。多个灯珠均位于导光条的进光侧,且多个灯珠均临近导光条的第一背光侧设置。灯珠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条的进光侧进入导光条,并由导光条的出光侧射出导光条。该氛围灯中导光条通过第一折射面能将灯珠发出光线分散,可减小氛围灯不同位置之间的色差。

技术研发人员:潘科村,柯远,程黎辉,关亚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