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紫外送风装置及独立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8607发布日期:2023-12-21 00:4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灯具照明、空气循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紫外送风装置及独立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1、普通的照明灯具,一般多用于室内办公场所,尤其是封闭式办公场所,如办公室、书房、会议室以及地下室等诸多室内照明场所,人员长期处于这些相对封闭空间中,导致一些微小粉尘和皮肤碎屑等小颗粒物质长期漂浮在空气中,从而滋生空气中更多的细菌、病毒、尘螨等微生物颗粒,这些有害物质将对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紫外线消毒灯具。

2、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1048620.1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紫外线led筒灯,包括安装筒及由安装筒为主体连接的灯体面板、石英玻璃片、排有紫外线led灯珠和照明led灯珠的芯片、智能驱动芯片及高阻燃冷却底座及电源线,安装筒是连接的主体,底部有开孔,排有紫外线led灯珠和照明led灯珠的芯片安装此处,由螺丝穿过led灯芯片,再穿过安装筒及智能驱动芯片固定安装在高阻燃冷却底座上,安装筒大口处有翻边,石英玻璃片放在此处、灯体面板套在安装筒大口处、由卡簧固定连接,灯体面板边缘有开口槽,安装一组卡簧,方便筒灯安装到屋顶开口槽内固定。

3、然而,上述的紫外线led筒灯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以下问题:

4、上述的紫外线led筒灯,通过卡簧卡接安装于屋顶开口槽内以固定紫外线led筒灯,但由于屋顶开口槽内部空气为密闭的,使紫外线led筒灯无法保证空气循环流通及净化,从而无法保证细菌、病毒、尘螨等微生物颗粒得以灭活,对人体健康仍然不友好。

5、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空气循环、可灵活调节的多模式送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空气循环、可灵活调节的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紫外送风装置及独立通风装置。

2、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空气循环净化筒灯,包括:

4、筒体、面盖组件及灯具模组,所述灯具模组与所述面盖组件连接,所述面盖组件与所述筒体连接;

5、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还包括紫外消杀组件,所述紫外消杀组件包括气流控制件、内盒件及紫外杀毒件,所述筒体形成有相连通的通风腔及安装腔,所述内盒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筒体连接,所述气流控制件与所述筒体活动连接,所述内盒件内形成有过流孔,所述紫外杀毒件安装于所述过流孔内;所述气流控制件的外侧开设有用于外接新风通道的过风口,所述气流控制件用于使所述过流孔与所述过风口连通或隔开;

6、所述内盒件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筒体内形成第二通风口;所述面盖组件盖设于所述通风腔,所述面盖组件包括固定面盖件及格栅面盖件,所述格栅面盖件设有第一通风格栅及第二通风格栅,所述第一通风格栅通过所述通风腔与所述过流孔连通;

7、当所述气流控制件相对于所述筒体从第一连接位置调节至第二连接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及所述第二通风格栅顺序连通,所述过流孔与所述过风口隔开,此时处于自循环净化状态;

8、当所述气流控制件相对于所述筒体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调节至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不连通,所述过流孔与所述过风口连通,此时处于室外新风净化状态。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控制件包括挡叶环及沿所述挡叶环的外周壁的周向延伸的旋盖主体,所述挡叶环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旋盖挡叶,每相邻两个所述旋盖挡叶形成有一个旋盖间隙,所述筒体套接于所述旋盖主体并与所述旋盖主体转动连接;

10、当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旋盖主体沿正向从第一预定角度转动至第二预定角度时,所述过流孔通过所述旋盖间隙与所述过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不连通,此时处于室外新风净化状态;

11、当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旋盖主体沿反向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转动至所述第一预定角度时,所述旋盖间隙与所述过流孔不连通,使所述过流孔与所述过风口隔开,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及所述第二通风格栅顺序连通,此时处于自循环净化状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盒件包括内盒主体及凸设于所述内盒主体的通风凸台,所述过流孔分别形成于所述内盒主体及所述通风凸台,所述通风凸台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内盒挡叶,每相邻两个所述内盒挡叶形成有一个内盒间隙,所述内盒间隙与所述过流孔连通,所述挡叶环与所述通风凸台抵接;

13、当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旋盖主体沿正向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转动至所述第二预定角度时,所述内盒间隙与所述旋盖间隙对应设置,所述过流孔分别通过所述内盒间隙及所述旋盖间隙与所述过风口连通,此时处于室外新风净化状态;

14、当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旋盖主体沿反向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转动至所述第一预定角度时,所述内盒间隙与所述旋盖间隙错开设置,使所述内盒间隙与所述旋盖间隙不连通,此时处于自循环净化状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内壁形成有旋转凸起,所述旋转凸起开设有相连通的滑口及导滑槽,所述旋盖主体的外周壁设有导滑条;所述导滑条通过所述滑口滑入所述导滑槽内,所述导滑条在所述导滑槽内,所述导滑条相对于所述导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导滑条抵接于所述旋转凸起,以使所述旋盖主体限位连接于所述筒体。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盒件的外周壁形成有至少两个固定凸起,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凸起之间形成固定卡槽;所述筒体的内壁凸设有安装卡台,所述安装卡台卡入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通风口贯穿于所述安装卡台;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盖主体设有内挡环及多个外挡板,所述内挡环套接于所述通风凸台并与所示通风凸台转动连接,所述内挡环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内挡板,每相邻两个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有一个过风道,以形成多个过风道,所述第二通风口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过风道与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口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外挡板设置于所述旋盖主体的周缘处,多个所述外挡板与多个所述内挡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口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口沿所述通风凸台的周向间隔设置;

18、当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旋盖主体沿反向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转动至所述第一预定角度时,多个所述内挡板均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通风口错开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口通过相应的所述过风道与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多个所述外挡板与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口错开设置;

19、当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旋盖主体沿正向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转动至所述第二预定角度时,多个所述内挡板分别覆盖于相应的所述第一通风口,多个所述外挡板分别覆盖于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及所述第二通风口均与所述过风道不连通。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消杀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周缘凸设有卡齿部,所述安装卡台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齿部卡入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固定架支撑抵接于所述内盒件开设有所述过流孔的一侧,以使所述紫外杀毒件限位于所述过流孔内。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消杀组件还包括前置滤网件及过滤层件,所述前置滤网件及所述过滤层件均位于过流孔内,所述过滤层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所述过滤层件与所述过流孔对应设置,所述前置滤网件覆盖连接于所述过滤层件的过滤孔处,所述过滤层件位于所述前置滤网件与所述紫外杀毒件之间,所述前置滤网件及所述过滤层件均与所述内盒件连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面盖件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面盖组件的外边缘,所述筒体的外周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连接槽内并与所述筒体连接。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盖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固定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筒体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及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盖组件还包括防掉限位件,所述防掉限位件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锁紧件还穿设于所述第三螺纹孔内,所述防掉限位件与所述锁紧件转动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收容槽,所述防掉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安装前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防掉限位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安装后转出所述收容槽内。

26、一种紫外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构及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循环净化筒灯,所述送风机构的出风处开设有相连通的安装口及新风通道,所述过风口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内嵌于所述安装口,所述送风机构的进风处与外界连通。

27、一种独立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及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的空气循环净化筒灯,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的过风口。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9、上述的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由于第一通风格栅通过通风腔与过流孔连通,当气流控制件相对于筒体从第一连接位置调节至第二连接位置时,过流孔与过风口隔开,外界空气从第一通风格栅进入,经过通风腔、过流孔、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最终从第二通风格栅流出,形成室内空气风道,此时处于自循环净化状态,使空气循环净化筒灯进入室内空气风道模式;当气流控制件相对于筒体从第二连接位置调节至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不连通,外界空气从过风口进入,经过过流孔及通风腔,最终从第一通风格栅流出,形成室外新风通道,此时处于室外新风净化状态,使空气循环净化筒灯进入室外新风通道模式;如此,上述的空气循环净化筒灯可通过气流控制件相对于筒体活动,以将空气循环净化筒灯调整进入至室外新风通道模式或室内空气风道模式,使空气循环净化筒灯能够兼顾了新风的净化及室外室内空气净化,使得空气净化效率更高;而且,当空气循环净化筒灯室外新风通道模式,此时室外的新风通过空气循环净化筒灯进入室内,实现空气循环流通及净化,即实现空气循环净化筒灯的有效空气循环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