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5420发布日期:2024-03-18 17:5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有微结构膜以及正交的双分光膜的led阵列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1、现有发光模块中将发光二极管点光源以阵列方式设置成为面光源,大都会再叠放扩散板或光学膜叠放使光均匀化,藉以减少直接看到各个发光二极管点光源,即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mura)。然而,使用上述的膜片堆叠方式,通常会有较大的发光视角,造成在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的情况下,观测在侧视角的画面,可能看到在亮部与暗部交接处有漏光现象而形成光晕,即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造成使用者的观看感受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可减少漏光现象,同时提升观看感受。

2、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面光源、结构膜套组、以及分光膜套组。面光源包含光源出光面。结构膜套组设置于面光源的一侧且与光源出光面平行,包含第一膜片。第一膜片具有朝向光源出光面的第一膜片入光面及位于相反侧的第一膜片出光面,第一膜片出光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微结构。第一微结构由所在的第一膜片入光面或第一膜片出光面凸出或凹入。分光膜套组设置于结构膜套组相对于面光源的另一侧且与光源出光面平行,包含第一分光膜以及第二分光膜。第一分光膜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棱镜条。第二分光膜与第一分光膜平行,一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棱镜条,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上正交。

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在第一膜片出光面的垂直投影具有投影长轴,且具有基面及中央曲线。其中,各第一微结构的投影长轴互相平行,基面的周缘具有位于相反侧且分别与投影长轴的两端连接的两端角,中央曲线相对于该基面的垂直距离在中央曲线的中心点为最大。

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结构膜套组进一步包含另一第一膜片,平行设置于面光源及分光膜组合之间,其中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一的第一微结构的投影长轴实质上平行于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另一的第一微结构的投影长轴。

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结构膜套组进一步包含另一第一膜片,平行设置于面光源及分光膜组合之间,其中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一的第一微结构的投影长轴实质上正交于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另一的第一微结构的投影长轴。

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结构膜套组进一步包含第二膜片,平行设置于面光源及分光膜组合之间,包含朝向光源出光面的第二膜片入光面及位于相反侧的第二膜片出光面,第二膜片入光面及第二膜片出光面至少其中之一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微结构,第二微结构由所在的第二膜片入光面或第二膜片出光面凸出或凹入。

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光源包含电路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包含面朝结构膜套组的第一面。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蓝光,并且以板上晶片封装(chip onboard,cob)方式设置于第一面。并且,背光模块进一步包含蓝光穿透(blue lighttransmission,blt)膜以及量子点(quantum dot,qd)膜,设置在面光源及结构膜套组之间。

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光源包含电路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包含面朝结构膜套组的第一面。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蓝光,并且以晶片级封装(chip scalepackage)方式设置于第一面。并且,背光模块进一步包含蓝光穿透(blue lighttransmission,blt)膜以及量子点(quantum dot,qd)膜,设置在面光源及结构膜套组之间。

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光源包含电路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包含面朝结构膜套组的第一面。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白光,并且以晶片级封装(chip scalepackage)方式设置于第一面。

1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光源进一步包含一反射片,设置于第一面上,其中发光二极管分别穿过反射片。

1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反射片为白色或银色。

1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光源进一步包含反射涂层,涂布于第一面的发光二极管以外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微结构在该第一膜片出光面的垂直投影具有一投影长轴,且具有一基面及一中央曲线,其中,各该第一微结构的该投影长轴互相平行,该基面的周缘具有位于相反侧且分别与该投影长轴的两端连接的两端角,该中央曲线相对于该基面的垂直距离在该中央曲线的中心点为最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构膜套组进一步包含另一第一膜片,平行设置于该面光源及该分光膜组合之间,其中该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一的各该第一微结构的该投影长轴实质上平行于该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另一的各该第一微结构的该投影长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构膜套组进一步包含另一第一膜片,平行设置于该面光源及该分光膜组合之间,其中该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一的各该第一微结构的该投影长轴实质上正交于该二个第一膜片其中之另一的各该第一微结构的该投影长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构膜套组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膜片,平行设置于该面光源及该分光膜组合之间,包含一朝向该光源出光面的第二膜片入光面及一位于相反侧的第二膜片出光面,该第二膜片入光面及该第二膜片出光面至少其中之一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微结构,各该第二微结构由所在的该第二膜片入光面或该第二膜片出光面凸出或凹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面光源包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面光源包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面光源包含: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面光源进一步包含一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面上,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分别穿过该反射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反射片为白色或银色。

11.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面光源进一步包含一反射涂层,涂布于该第一面的该些发光二极管以外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面光源、结构膜套组、以及分光膜套组。面光源包含光源出光面。结构膜套组设置于面光源的一侧且与光源出光面平行,包含第一膜片。第一膜片的出光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微结构。分光膜套组设置于结构膜套组相对于面光源的另一侧且与光源出光面平行,包含第一分光膜以及第二分光膜。第一分光膜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棱镜条。第二分光膜与第一分光膜平行,一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棱镜条,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上正交。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政,沈文台,陈彦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