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氛围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0780发布日期:2024-04-01 13:5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氛围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灯,特别是涉及一种氛围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内氛围灯是一种起到装饰作用的照明灯,可以烘托气氛,舒缓驾驶员的疲劳感,放松驾驶员心情,提升整车的格调,提高汽车的科技感和现代感。随着科技的发展,驾乘人员对于车顶氛围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对氛围灯的灯光效果的整体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灯通常固定安装在车辆顶棚,采用带光纤嵌入的工艺实现顶棚星空的效果,通过控制程序实现各种流星、各类星云等宇宙星空的内饰氛围灯效果。

2、但现有的氛围灯的展示效果在体现夜晚星空时,只能展示出圆月的氛围灯效果,并不能体现出残月的灯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氛围灯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氛围灯体现不出残月的灯光效果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氛围灯,包括驱动机构、光源、圆形遮光板和壳体,壳体设置有圆形的通光孔,通光孔与圆形遮光板大小相同;

4、驱动机构、光源和圆形遮光板均位于壳体的内部,圆形遮光板的边缘与壳体铰接,光源设置于圆形遮光板与壳体铰接部位的对侧;

5、驱动机构固定于壳体内,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圆形遮光板连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圆形遮光板相对壳体绕铰接中心转动,在圆形遮光板转动时,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垂直或相交。

6、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机构;

7、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圆形遮光板连接。

8、进一步地,驱动件为直线驱动模组,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圆形遮光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件转动连接,驱动件可沿垂直于通光孔轴线的方向移动。

9、进一步地,驱动件为旋转电机,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圆形遮光板固定连接,圆形遮光板和壳体的铰接点与从动齿轮同轴布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10、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机构,圆形遮光板上设置有条形嵌槽;

11、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嵌于条形嵌槽内可在条形嵌槽内滑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沿平行于通光孔的轴线方向运动以带动圆形遮光板转动。

12、进一步地,光源为rgb灯珠。

13、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卡接部,上壳体通过卡接部与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壳体;

14、上壳体为中空结构,驱动机构位于中空结构内并与下壳体连接,圆形遮光板与上壳体铰接,光源和上壳体固定连接。

15、进一步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光源定位块,下壳体设置有驱动件定位块,驱动件定位块设置有凹槽;

16、光源定位块的一侧与光源连接,另一侧与上壳体连接,驱动件定位块与下壳体连接,驱动件嵌入凹槽内与驱动件定位块连接。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氛围灯,包括驱动机构、光源、圆形遮光板和壳体,壳体起到保护作用,驱动机构、光源、圆形遮光板三者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设置有圆形的通光孔,该通光孔的大小形状与圆形遮光板相同,圆形遮光板的边缘与壳体铰接,该铰接点的对立侧设置有光源,光源同时与壳体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固定于壳体内,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圆形遮光板连接,并且与圆形遮光板连接的位置应满足可以带动圆形遮光板以圆形遮光板与壳体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因此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可以带动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垂直或相交,当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垂直时,即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沿轴线方向的阴影面积重合,此时圆形遮光板挡住通光孔,光源所发出的光被圆形遮光板遮住,只能从通光孔的边沿处透出微弱光线,使得用户从壳体外部观察到类似于月食的光影效果。当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相交时,驱动机构带动圆形遮光板绕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此时圆形遮光板不会全部遮挡住通光孔,会使光源发出的光在通过通光孔时,呈现一种残月的光影效果,并且在驱动机构驱动圆形遮光板转动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残月效果是动态的,可以展现从月食至残月的动态变化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氛围灯体现不出残月的灯光效果的问题。

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氛围灯体现不出残月的灯光效果的问题。

20、进一步地,上述任一项的氛围灯设置于车辆的顶棚。

21、车辆与上述氛围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光源(2)、圆形遮光板(3)和壳体(4),所述壳体(4)设置有圆形的通光孔(41),所述通光孔(41)与所述圆形遮光板(3)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件(11)和传动机构(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1)为直线驱动模组,所述传动机构(12)包括连接杆(121),所述连接杆(121)的一端与所述圆形遮光板(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1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11)的输出端可沿垂直于所述通光孔(41)轴线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1)为旋转电机,所述传动机构(12)包括主动齿轮(122)和从动齿轮(123),所述从动齿轮(123)和所述圆形遮光板(3)固定连接,所述圆形遮光板(3)和所述壳体(4)的铰接点与所述从动齿轮(123)同轴布置,所述主动齿轮(122)和所述从动齿轮(123)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22)和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为直线驱动机构(1),所述圆形遮光板(3)上设置有条形嵌槽(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为rgb灯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包括上壳体(42)和下壳体(43),所述上壳体(42)包括卡接部(421),所述上壳体(42)通过卡接部(421)与所述下壳体(43)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壳体(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2)的内部设置有光源定位块(422),所述下壳体(43)设置有驱动件定位块(431),所述驱动件定位块(431)设置有凹槽(4311);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氛围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氛围灯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顶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氛围灯及车辆,包括驱动机构、光源、圆形遮光板和壳体,壳体设置有圆形的通光孔,通光孔与圆形遮光板大小相同;驱动机构、光源和圆形遮光板均位于壳体的内部,圆形遮光板的边缘与壳体铰接,光源设置于圆形遮光板与壳体铰接部位的对侧;驱动机构分别与壳体和圆形遮光板连接,驱动机构可带动圆形遮光板相对壳体绕铰接中心转动,使得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垂直或相交。当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垂直时,此时圆形遮光板挡住通光孔,用户从壳体外部观察到类似于月食的光影效果。当圆形遮光板与通光孔的轴线相交时,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通光孔呈现一种残月的光影效果,解决了现有氛围灯体现不出残月的灯光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毛钧霆,杜海涛,张登谦,王飞,张士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