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3379发布日期:2024-01-06 23:1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灯具,特别涉及一种灯壳。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长条灯(或称线条灯)中,发光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外壳设有供发光组件所发射的光线通过的光通孔,其中,外壳包括相互卡扣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方便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分;但是,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卡扣作用容易因下壳体的侧壁向内弯折而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导致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容易发生分离,容易造成下壳体向下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壳,能够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快速卡扣连接,同时,很好解决了由于现有下壳体的侧壁向内弯折而导致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卡扣作用减弱的问题,从而提高灯壳的使用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壳,包括:

4、上壳体,具有呈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每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卡凸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卡凸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共同限定出开口朝下的限位槽;

5、下壳体,具有呈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每个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二卡凸能与所述第一卡凸相卡接,所述延伸部的上端能插入所述限位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壳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上壳体的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卡凸,下壳体的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卡凸,因此,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时,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之间会发生卡扣连接作用,采用卡扣连接方式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快速组装;上壳体的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卡扣连接时,下壳体的延伸部会插入至由第一限位件和第一侧壁所限定的限位槽内,限位槽会对下壳体的延伸部产生限位作用,防止出现延伸部向内弯折而导致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之间分离,进而造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容易分离的问题。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如此设置,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之间的接触面为弧面,无棱角,使得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容易进行卡扣连接,从而降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难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第二侧壁一体成型。如此设置,能够加强第一卡凸与上壳体之间、第二卡凸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促使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连接得更稳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另一端沿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端朝所述第一侧壁倾斜设置。如此设置,第一限位件在受到下壳体的延伸部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从而保证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体成型。如此设置,能增强第一限位件与上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促使第一限位件与上壳体不易分离。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灯壳还包括连接螺栓;每个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连接,并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如此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卡扣连接后,将连接螺栓拧进上壳体的第一螺孔,并驱使连接螺栓穿过下壳体的通孔,使得连接螺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产生卡接作用,进一步防止上壳体和下壳体容易分离,而且,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以便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两端安装端盖。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灯壳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限定出限位空间,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的端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如此设置,能够利用第二限位件对连接螺栓的伸入产生限位作用,避免连接螺栓与灯壳内的电路板等零件产生干涉碰撞影响。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端一体成型,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上端一体成型。如此设置,能够加强第二限位件与上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二限位件容易发生变形,同时,可以减少第二限位件的材料使用量,降低灯壳的制造成本。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灯壳还包括防坠绳;所述防坠绳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如此设置,防坠绳能够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发生下壳体向下掉落的事故,进一步提高灯壳的使用安全性。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设有开口朝上、用于固定发光组件的卡接槽。如此设置,在将发光组件安装于下壳体时,可以直接快速地卡入下壳体的卡接槽内,促使发光组件与下壳体相固定,无需借助工具来安装,十分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第二侧壁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另一端沿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端朝所述第一侧壁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每个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连接,并穿过所述通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限定出限位空间,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的端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端一体成型,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上端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坠绳;所述防坠绳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有开口朝上、用于固定发光组件的卡接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灯壳,属于灯具技术领域;灯壳包括:上壳体,具有呈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每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卡凸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卡凸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共同限定出开口朝下的限位槽;下壳体,具有呈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每个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每个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二卡凸能与所述第一卡凸相卡接,所述延伸部的上端能插入所述限位槽。本技术提供的灯壳能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快速卡扣连接,同时,很好解决了由于现有下壳体的侧壁向内弯折而导致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卡扣作用减弱的问题,从而提高灯壳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子剑,廖诚,覃嘉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嘉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