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6914发布日期:2023-12-21 10:0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1、筒灯、射灯和导轨灯等照明装置,一般包括灯体、光源组件、电源组件和光学组件组成,其中光源组件和电源组件安装在灯体中,光学组件对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调节,以获得相应的照明效果。市面上的筒灯、射灯和导轨灯大多采用直射出光的方式,其发光面直接照射在眼睛上会形成一定的眩光伤害。因此在光学组件的设置上,一般采用透镜和防眩环的防眩结构降低筒灯和射灯的眩光影响。

2、防眩环作为照明装置不可或缺的部件,多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防眩:a.雾状玻璃或雾状扩散罩,可起到光线的基础扩散作用,但防眩性能较差;b.防眩件增添蜂窝网,用于辅助防眩;c.固定式的防眩环,采用下沉的防眩深度进行防眩,防眩深度受灯体长度的影响。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防眩双元灯架,包括灯体外架和灯体内环,所述灯体内环设置滑动安装部,所述灯体内环内设置喇叭状发光口,所述喇叭状发光口的内壁呈阶梯状,所述灯体外架设置安装滑道,所述灯体内环通过滑动安装部和安装滑道套合安装于所述灯体外架内。在该灯体内环设置滑动安装部,灯体外架设置安装滑道,灯体内环通过滑动安装部和安装滑道套合安装于所述灯体外架内,灯体内环可以沿安装滑道左右滑动,实现双元功能,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调整合适的照射角度,之后灯体内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灯体外架。即在用户选择好照射角度后还需要额外螺钉固定的操作方式。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灯具防眩结构进行优化,通过调节防眩环即可对灯具的出光角度以及防眩深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通过旋转防眩罩即可调节防眩罩的外露长度,从而调节防眩深度和出光角度,以满足防眩需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该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的灯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包括灯体、基座和防眩罩,所述基座与所述灯体固定连接,所述防眩罩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4、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由所述第一环体靠近所述灯体的第一末端朝外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环体在外侧壁设置有槽体;

5、所述防眩罩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防眩侧壁,所述防眩侧壁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所述防眩侧壁在内侧壁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扣合入所述槽体中并可沿着所述槽体滑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环体之间的距离随着防眩罩与基座的转动幅度发生变化。

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槽体包括轨道槽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有第一导向口和第二导向口,所述第一导向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口的开口尺寸。

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导向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第二末端,所述第二末端远离所述灯体;所述第二导向口与所述轨道槽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槽体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口与所述轨道槽的相接处。

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导向口的开口尺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轨道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斜行槽,所述第二滑槽为直行槽、且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口相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眩罩套设于所述第一环体外侧,所述第二端部外露于所述灯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凸柱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凸柱通过所述导向面进入导向槽、并经过所述限位块后,进入所述轨道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二环体设置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基座与所述灯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和透镜,以及上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和透镜设置于所述灯体内部的安装腔体中,所述基座和所述透镜与灯体固定连接;所述防眩罩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前端。

15、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防眩罩与安装在灯体内的基座转动连接,通过旋转防眩罩可调节防眩罩与灯体的距离,从而调节防眩光圈与光源件的距离(防眩深度)和出光角度,满足不同照明场所和应用场景对防眩等级的照明要求。

17、2、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采用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通过相对于基座或灯体旋转防眩罩,以调节防眩罩的外露长度,从而自由调节防眩深度来满足防眩需求。



技术特征:

1.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基座和防眩罩,所述基座与所述灯体固定连接,所述防眩罩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包括轨道槽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有第一导向口和第二导向口,所述第一导向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口的开口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第二末端,所述第二末端远离所述灯体;所述第二导向口与所述轨道槽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口与所述轨道槽的相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导向口的开口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斜行槽,所述第二滑槽为直行槽、且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罩套设于所述第一环体外侧,所述第二端部外露于所述灯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凸柱通过所述导向面进入导向槽、并经过所述限位块后,进入所述轨道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二环体设置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基座与所述灯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10.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和透镜,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和透镜设置于所述灯体内部的安装腔体中,所述基座和所述透镜与灯体固定连接;所述防眩罩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前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包括灯体、基座和防眩罩,基座与灯体固定连接,防眩罩与基座转动连接;基座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第二环体由第一环体靠近灯体的第一末端朝外周延伸形成;第一环体在外侧壁设置有槽体;防眩罩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防眩侧壁,防眩侧壁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防眩侧壁在内侧壁设置有凸柱,凸柱扣合入槽体中并可沿着槽体滑动;第二端部与第二环体之间的距离随着防眩罩与基座的转动幅度发生变化。该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通过旋转防眩罩即可调节防眩罩的外露高度,从而调节防眩深度和出光角度,以满足防眩需求。本技术还提供了包括该防眩罩伸缩调节组件的灯具。

技术研发人员:汪续宗,刘亚运,刘芳,周小科,李培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