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体模组、导轨灯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7388发布日期:2024-02-02 21:4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灯体模组、导轨灯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灯体模组,以及设置有该灯体模组的导轨灯,包括上述导轨灯的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1、导轨灯因其比现有的射灯、筒灯等类型的灯具具有更加自由的空间位置设置及更大范围的可调光照方向,使其相比于射灯、筒灯等类型的灯具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现有的第一种导轨灯91,该导轨灯91包括灯体模组911、电源盒912和光源。其中,灯体模组911包括灯体9111和支架9112,支架9112大致呈类y型,支架9112具有轴部和两支脚91121,轴部绕自身的轴心与电源盒912可转动地连接,两支脚91121分别通过螺栓与灯体9111连接,使得灯体9111可绕螺栓的轴心相对支架9112转动;光源安装在灯体9111内,以使光源可通过灯体9111与支架9112之间的连接进行光照角度的俯仰调节,还使光源可通过支架9112与电源盒912之间的连接进行光照角度的周向调节;电源盒912安装在铺设好的导轨90上并可沿导轨90滑动,使得导轨灯91可通过导轨调节自身的空间位置,进而调节光照位置。可见,导轨灯91的空间位置设置可自由变化,使得导轨灯91的光照位置多变,且导轨灯91的可调光照角度范围广;然而,该导轨灯91存在的不足是:电源盒912与光源之间的连接线缆裸露在导轨灯91外,容易加速连线线缆的老化,且连接线缆容易在导轨灯91安装、运输过程中受损,从而影响导轨灯91的正常、稳定的使用及使用的安全性,此外还影响导轨灯91的整体美观性。

2、为了解决上述不足,如图2所示,其示了现有的第二种导轨灯92,该导轨灯92有效的解决了连接线缆外露的问题,具体地,该导轨灯92包括灯体模组921、电源盒922和光源。其中,灯体模组921包括灯体9211、后盖9212和连杆9213,灯体9211上开设有避让槽92111,避让槽92111在灯体9211的径向上贯穿灯体9211的壁部,且避让槽92111自灯体9211的末端端部向灯体9211内伸入;后盖9212盖合在灯体9211的末端端部上,后盖9212具有连接部92121,连接部92121位于避让槽92111内,连接部92121沿灯体9211的轴向向灯体9211内延伸且连接部92121上具有凹位92122,凹位92122沿灯体9211的径向自灯盖的外周壁向连接部92121内凹陷,且凹位92122与灯体9211内部连通;连杆9213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部92121连接,使得连杆9213可相对后盖9212转动,连杆9213的第二端绕回转轴心与电源盒922可转动地连接,连杆9213内成型有走线通道92131,走线通道92131贯穿连杆9213并与凹位92122连通。光源安装在灯体9211内,使得光源可通过后盖9212与连杆9213之间的连接进行光照角度的俯仰调节,还使得光源可通过连杆9213与电源盒922之间的连接进行光照角度的周向调节;电源盒922与光源之间的连接线缆可通过走线通道92131、凹位92122穿入灯体9211的内部,以避免连接线缆裸露在外,进而既对连接线缆起到保护作用,又提升了导轨灯92的整体美观性。然而,该导轨灯92尚存在的不足是:

3、第一,灯体模组921结构设计不够优化、合理,导致后盖9212与灯体9211之间的加工存在重叠性,如既要在后盖9212上成型出连接部92121,有需要在灯体9211的相应位置上成型出用于对连接部92121进行避让的避让槽92111,从而增加了灯体模组921的加工复杂性及加工成本等;

4、第二,为了使连杆9213的第一端与后盖9212之间能够进行相对转动,使得连接部92121的凹位92122需要具有足够的避让空间对连杆9213的第一端进行避让,而由于后盖9212的连接部92121是沿灯体9211的轴向向灯体9211内延伸,使得对灯体9211的内部空间挤占较为严重,不利于灯体模组921的小型化设计;

5、第三,为了避免角度调节后的连杆9213相对后盖9212转动而导致调节后的光照位置发生偏移,通常会在连杆9213和后盖9212的连接部92121之间设置胶垫,以起到止动作用,而在使用螺栓对连杆9213与连接部92121进行连接时,需要使螺栓穿过胶垫,但由于在安装过程中无法对胶垫进行定位,导致螺栓较难精准穿过胶垫的上的通孔,并使得灯体模组921的装配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加工难度低且结构优化的灯体模组。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灯体模组的导轨灯。

3、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导轨灯的照明系统。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体模组,包括后盖和连杆,其中,后盖自自身的外端面向自身的内侧内凹形成有容纳位,容纳位的两个呈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均成型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侧壁,每个侧壁在自身的第一通孔处成型有垫片支撑台,垫片支撑台位于容纳位内,垫片支撑台具有限位卡槽,后盖上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位于容纳位内,穿线孔贯穿后盖;连杆具有杆部和连接部,杆部的第一端与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连杆内部成型有穿线通道,穿线通道沿杆部的延伸方向贯穿杆部并贯穿连接部,穿线通道与穿线孔连通;灯体模组还包括两组锁紧组件,两组锁紧组件与两个侧壁一一对应,锁紧组件包括胶垫和第一螺栓,胶垫放置在侧壁的限位卡槽内,第一螺栓穿过侧壁的第一通孔和胶垫后与连接部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连接部可绕第一螺栓转动至容纳位内。

5、由上可见,通过对连杆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小后盖的容纳位伸入至灯体内的深度,以减小容纳位所挤占灯体的内部空间,从而有利于灯体模组的小型化设计,其中连杆的穿线通道及后盖的穿线孔则用于供设置有本灯体模组的导轨灯的电源盒与光源之间的供电线缆进行走线,以避免供电线缆裸露在导轨外,从而提升导轨灯的整体美观性;容纳位内的垫片支撑台通过自身的限位卡槽对胶垫进行定位和支撑,使得当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后能够精准地穿过胶垫并与连杆螺纹连接,从而使胶垫的安装更加的快速、方便,并大幅度地提高灯体模组的装配效率。

6、进一步的方案是,锁紧组件还包括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弹簧垫圈套装在第一螺栓的螺杆上,平垫圈套装在第一螺栓的螺杆上,平垫圈邻接在侧壁和弹簧垫圈之间,弹簧垫圈、平垫圈均位于容纳位外。

7、由上可见,通过增设弹簧垫圈和平垫圈,能够对第一螺栓起到止动作用,以防止在对连杆与后盖进行转动调节时,第一螺栓出现松动,从而防止调节后的连杆与后盖之间的相对位置出现偏移。

8、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平垫圈与第一螺栓的螺杆过盈配合。

9、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在第一螺栓、弹簧垫圈与平垫圈进行装配前,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先将第一螺栓、弹簧垫圈与平垫圈装配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在将第一螺栓、弹簧垫圈与平垫圈装配至后盖和连杆上时更加方便、快速,以更好的提升灯体模组的整体装配效率。

10、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容纳位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在容纳位的深度方向上贯穿后盖;灯体模组还包括灯体和第二螺栓,灯体的末端端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二通孔相匹配地设置,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部转动至容纳位内时,连接部与容纳位的底部具有间隙,和/或连接部具有避让槽,避让槽自穿线通道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向连接部的第二端延伸。

11、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后盖与灯体之间的装配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避让槽的设计还能够用于容纳设置有本灯体模组的导轨灯的电源盒与光源之间的供电线缆,以进一步的减小容纳位的深度,进而进一步减小容纳位挤占灯体内部的空间。

1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螺栓的螺杆的伸出末端与避让槽的槽壁齐平;或第一螺栓的螺杆的伸出末端位于避让槽外。

13、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避免第一螺栓损伤设置有本灯体模组的导轨灯的电源盒与光源之间的供电线缆,保证该导轨灯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同时,还保证导轨灯的使用安全性。

14、进一步的方案是,容纳位呈长条状设置,两个侧壁沿容纳位的宽度方向分布,容纳位的第一端靠近后盖的中部设置,第一通孔靠近容纳位的第二端处设置,容纳位的第二端靠近后盖的外周设置;穿线孔位于容纳位的底部并靠近容纳位的第二端设置。

15、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灯体模组的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优化合理,并能够更好的避免设置有本灯体模组的导轨灯的电源盒与光源之间的供电线缆裸露在导轨灯外,以进一步提升灯体模组的整体美观性。

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后盖上设置有散热槽。

17、由上可见,散热槽的设计有助于灯体对光源进行散热,以保证光源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保证光源的光照效果。

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后盖由铝合金制成。

19、由上可见,采用铝合金制作后盖,使得后盖能够辅助灯体对光源进行进一步地散热,从而进一步保证光源的光照效果及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

20、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轨灯,包括光源和电源盒,电源盒与光源之间电连接供电线缆,其中,导轨灯还包括上述的灯体模组;连杆的第二端与电源盒可转动地连接,光源安装在灯体模组内,供电线缆穿过穿线孔和穿线通道。

21、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灯体模组的导轨灯可避免供电线缆裸露在导轨灯外,对供电线缆起到保护作用,并提升导轨灯的整体美观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导轨灯的装配难度,提高导轨灯的装配效率。

2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其中,照明系统还包括上述的导轨灯;控制单元与电源盒电连接,和/或控制单元与电源盒进行信息交互。

23、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导轨灯的照明系统能够具有更好的美观性,保证照明系统的光照效果,同时能够延长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对照明系统的维护频率及维护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