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651阅读:1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蜡烛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蜡烛是一种人们长期使用的照明用品,现在,由于地理环境与工业用电量的剧增,在山区、农村蜡烛仍是一种日常照明用品,即使在城镇,蜡烛也是停电时常用的一种备用照明用品。蜡烛虽有原料充足,制作简单、运输安全、使用卫生的优点,但亦有下列不足之处因烛焰太长,易受外界影响,火焰摇曳不定;烛体越烧越短,火焰位置越来越低,这都会影响人的视力。还有蜡烛位置不易固定,火焰亮度不能调节,顶端蜡质受热融化下流,既浪费,又污染支撑面等不足之处。实用新型专利87204182蜡烛台灯虽解决了上述部分问题,但存在有结构复杂,蜡烛在灯罩中的位置要不断调节,且火焰上、下位置仍然不固定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蜡烛燃烧中的问题及蜡烛台灯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用调整位置而蜡焰位置能固定,且亮度可调的蜡烛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蜡烛灯由灯罩1,罩座4、灯座7、灯柱5、定中环8等组成,罩座外部安有散热片9,罩座4内为空心,其上有内、外通气环12、10,外通气环10可绕固定在内通气环12转动,灯柱5分上、下两部分,灯柱上部分与罩座4相连,下部分与灯座7相连,在灯座7上方灯柱5下部分内装有弹簧12。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加以具体说明。


图1 蜡烛灯结构示意图图2 内、外通气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罩座4上方有挡风圈3,挡风圈既具有挡风之功能,又将灯罩1围于其内,灯罩1置于罩座4上。罩座外侧有扇叶形散热片9,蜡烛2顶部多余热量可通过散热片向外散热,避免了顶部蜡烛受热融化,生成“烛泪”。蜡烛2从罩座插入到灯柱5内部。上部用定中环8固定,定中环8还具有散热作用。其下端被弹簧12顶住。灯筒的上、下部分用卡口连接钉11连接在一起。灯柱5下部分,灯座7可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罩座上有内、外通气环13、10,通气环上均开有孔,内通气环固定,外通气环可转动,通过外通气环的转动可调节进气孔的大小,从而可控制蜡烛的亮度。
弹簧12上端安有垫片6,垫片6防止蜡烛与弹簧直接接触。蜡烛2长时压缩弹簧,随着蜡烛越烧越短,弹簧12不断将蜡烛上顶,从而使得火焰位置固定。再加上罩座上方有灯罩1和挡风圈3,使得蜡焰不受气流的影响而摇曳不定。采用本蜡烛灯对视力影响要小些。
本实用新型蜡焰亮度可调,蜡焰稳定,位置一定。蜡烛在整个燃烧期间不用人为地升降位置,而保证其不断燃烧,且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适用于作为无电地区,缺电地区的日常照明装置,也可作有电地区停电时的备用照明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蜡烛灯,由灯罩1,罩座4、灯座7、灯柱5、定中环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罩座4外部安有散热片9,罩座4内为空心,其上有内、外通气环13、10,外通气环10可绕固定的内通气环13转动,灯柱5分上、下两部分,灯柱上部分与罩座4相连,下部分与灯座7相连,在灯座7上方灯柱5下部分内装有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烛灯,其特征在于罩座4上方有挡风圈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烛灯,其特征在于弹簧6上端安有垫片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烛灯,其特征在于灯柱5下部分、灯座7可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蜡烛灯,由灯罩、罩座、灯座、灯柱,定中环等组成,罩座上有挡风圈,散热片、内、外通气环,灯柱分上、下部分,在灯座上方灯柱下部分内有弹簧。本蜡烛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蜡烛燃烧不产生“烛泪”,蜡焰亮度可调,稳定,适用于在无电地区、缺电地区作日常照明装置,也适用于有电地区停电时的备用照明装置。
文档编号F21V35/00GK2062006SQ89204459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2日
发明者柳国弘 申请人:柳国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