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65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装配于以SF6气体绝缘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中,用以产生X射线源,利用X射线的特性可对各种材料及其构件的缺陷进行非破坏性质量检查。
传统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阳极端是采用小可伐圈与玻碗和玻壳焊接,由于X射线管阳极很重,阳极玻璃碗处成为受力的集中点,很容易破碎。因此机械强度较低。这种结构X射线管装机使用时,是将整个管子密封于管桶内,工作中产生的高温只能通过装在阳极端的散热器传导给管桶内绝缘介质,因此这种结构的X射线管多用于油绝缘X光机中。
七十年代以后携带式X射线探伤机已由传统的工频充油式发展成为变频充气式,使携带式探伤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但是这种探伤机散热条件差,还要充有0.4~0.5MPa的SF6气体压力,这就需要为之配套的X射线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耐气压能力,从而出现了锥体阳极可伐碗结构的玻璃X射线管,这种结构X射线管所采用的可直接与X光机壳体紧密连结的锥体阳极,增强了散热能力,改善了气体绝缘X光机散热条件差的缺点。玻壳阳极端采用可伐碗结构,使X射线管玻壳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增加了耐气压能力。目前这种X射线管的制造技术已被国内外生产厂家广泛采用。
随着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X射线管的生产与制造应用了陶瓷技术,于是出现了金属陶瓷结构X射线管。这种结构X射线管是以波纹状陶瓷壳代替玻璃壳(故又称波纹陶瓷X射线管)。该管的阳极主体装有法兰盘,能够实现与X光机密封连结,使阳极主体能探出X光机壳体外,直接与散热器紧固散热,从而使X射线管的机械强度和热传导性能大大提高。但是,由于这种结构X射线管的制造工艺很复杂,成本高价格贵,影响了普及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容易的、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本实用新型与以SF6气体绝缘的携带式X光机配套使用时,能够满足热传导,气密封和耐气压强度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玻璃X射线管的阳极端装上带有密封槽的法兰盘。该法兰盘能与X光机密封连结,使阳极主体探出机外,直接与散热器紧固在一起。当X光机工作时,X射线管阳极产生的热量能通过两个途径传导,一是通过探出机外的阳极主体与紧固其上的散热器直接散热,二是通过法兰盘将热量传导给X光机壳体进行间接散热。本实用新型的玻壳与阳极主体用大可伐圈焊接,用以增大玻壳阳极端的焊接口径,保证了该处的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法兰盘,该法兰盘装于X射线管阳极主体上,在制造工艺方面很容易实现,法兰盘的大小应与X光机装配尺寸一致。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外形图。
图2是装于X光机中的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局部剖面图。
下面结合
图1和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配细节及工作情况。
根据
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法兰盘(1)焊于阳极主体(2)上,法兰盘(1)可以在工艺过程中固定在X射线管阳极主体(2)上,也可在管子形成后再焊上。
根据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配于X光机中,是通过法兰盘(1)和X光机壳体(6)实现密封连结的,阳极主体(2)可直接探出X光机壳体(6)外边与散热器(5)紧固在一起,当X光机壳体内充有0.4~0.5MPa压力的SF6绝缘气体(7)时,法兰盘受到内压力可使密封性能得到提高,当X光机工作时,X射线管阳极产生的热量除通过阳极主体(2)直接传导给散热器(5)进行直接散热外,同时还可通过法兰盘(1)传导给X射线机壳体进行再散热,达到增加散热的目的。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是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是在玻璃结构X射线管的阳极主体(2)上装有法兰盘(1),在X射线管玻壳(4)的阳极端采用大可伐圈(3)和阳极主体(2)作过渡焊接,其特征是在玻璃X射线管阳极采用法兰盘(1)和大可伐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X射线管的阳极端与主机的结合是靠法兰盘(1)联结,该法兰盘(1)可以在工艺过程中固定在X射线管阳极主体(2)上,也可在管子形成后再焊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法兰盘(1)形状不限,具有密封槽实现与主机壳体(6)密封联结。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装有法兰盘的玻璃结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X射线管玻壳(4)的阳极端是采用大可伐圈(3)和阳极主体(2)作过渡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在玻璃结构X射线管的阳极主体上装上带有密封槽的法兰盘,实现与X光机壳体的密封联接,将阳极主体探出机外直接与散热器紧固达到散热目的,还可通过法兰盘将热量传给壳体向外间接散热。耐气压强度是采用大可阀圈作过渡焊接来实现的。
文档编号H01J35/08GK2059023SQ8920425
公开日1990年7月4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8日
发明者赵明涛, 王成斌 申请人:丹东仪表元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