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远红外涂层的多用白炽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39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远红外涂层的多用白炽灯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远红外涂层和反射镀层的白炽灯泡,主要用于局部照明和加热。烘干、保温等。
现有技术中,普通照明灯泡以辐射可见光(波长380-760nm)为主,只用于照明;红外线灯泡以辐射近红外线(3μm波长以下)和可见光,用于烘干加热;远红外器件(碳化硅及镍铬丝发热器等)用于烘干加热,无可见光辐射。以上产品的用途具有单一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弥补以上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即能辐射可见光、又能辐射近、远红外线(波长大于3μm),既可用于局部照明、提高照度,又可取得加热、烘干、保温效果的多用白炽灯泡,以达到节约能源、一灯多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耐高温钨丝绕成单螺旋或双螺旋形状作为辐射源,它能在加热到2350°K温度后辐射可见光及近红外线,灯泡玻璃泡壳内壁具有反射性能良好的金属反射面。在灯的透射部位涂复远红外发射涂层,接收辐射体发出的光和热后发射出远红外线。远红外材料涂层形状为环状,所占面积不大于透射区总面积的40%,其内圈直径不小于泡壳最大直径D的黄金分割值(0.618D)。该灯采用普通照明灯泡使用的金属灯头、直接接入市电网络。灯泡使用时,从透光孔射出的可见光与近红外线通过反射层的反射聚焦,加强了辐射强度,提高了被照部位的照度和加热效果;从远红外涂层区发出的远红外线则更有效地利用了灯丝的辐射能量,丰富了红外光谱,使加热效果得以提高。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作更详细的介绍。
如图所示的多用白炽灯泡,耐高温钨丝加工为单螺旋或双螺旋形状作为灯丝辐射源1。灯玻壳2成球形或蘑菇形,灯壳内壁部分面积(最大直径部位以上部分)采用真空镀膜方法镀上铝反射层3。透射部分(不镀反射层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全透射区4是透明的,用来透过可见光和近红外线;涂层区5是不透明的,呈环状,涂有远红外材料,接收能量并发出远红外线,其面积不大于整个透射部位的40%,其直径不小于外壳最大直径D的黄金分割尺寸(0.618D)。可见光与近红外线从全透射区4射向被照物体,其照度比同功率无反射层的灯泡要提高30%以上,温度也显著提高。而远红外线则从涂层区5射出,从而形成丰富的光热输出,可用于照明、取暧、烘干、保温等场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螺旋灯丝及反射聚焦,减少光散射和热损失,提高照度与热量、节约了电能,特别在局部烘干中可使能量集中,迅速提高被照物体的温度。用于烘烤时还可以进行不同功率灯泡有效组合使用,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由于光谱输出丰富,可达到一灯多用,照明取暧合为一体、方便生活、利于办公学习。该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白炽灯泡,采用绕制成单螺旋或双螺旋形的钨丝作灯丝辐射体(1),球形或蘑菇形玻璃壳为外壳(2),内壁涂有铝反射层(3),其特征在于透射部位面积涂有远红外涂层(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白炽灯泡,其特征在于远红外材料涂层处于灯泡透射区,其形状为环状,所占面积不大于透射区总面积的40%,其内圈直径不小于泡壳最大直径D的黄金分割值(0.618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主要用于局部照明和加热、烘干、保温等的多用白炽灯泡。该灯采用单螺旋及双螺旋钨丝作辐射体、玻壳内壁镀有金属反射层,玻壳透射部位牢固地涂覆远红外材料涂层。因此该灯能同时发射可见光、近红外及远红外线。该灯采用普通螺口灯头,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具有一灯多用、节能的特点,便于在居家、办公、医疗、工业等部门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H01K1/32GK2188805SQ9323563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吴幼卿, 沈全鑫 申请人:吴幼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