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阴极开关扫描黑白显象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53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阴极开关扫描黑白显象管的制作方法
利用开关扫描远距离传送图象是已有之技术构思。
本方案所述之显象管是建立在《88205266快电子真空器件》原理结构基础上以冷阴极[2]及与之对应的收集极[7]由开关[41][42]开关[5]控制其顺序动作,按行、场同步脉冲完成图象扫描。
所述器件包括有负屏极[1]冷阴极[2]控制栅[3]开关[41][42]开关[5]屏光屏[6]收集极[7]开关[8]行倒相极[9]所构成黑白显象管,整体结构可按平行板三极管方法设计。
本器件能够成立之要点首先在于冷阴极[2]之可控发射。扫描电子束之发射,取决于置在由负屏极[1]及收集极[7]所建立之加速电场中,敷发射膜的冷阴极[2]及显象管外部电路上跨接在负载电压两端之积分电位器R1R2上所建立电位差之作用。
由于这种冷发射方式是基于积分常数C1之比值,可称为积分发射,以区别于众多已有的冷阴极发射方式,它是一种大电流高跨导低内阻低负载电压之真空器件,积分电位器由代表真空器件屏流依赖于屏压3/2次方基本公式积分常数C1比值确定,C1可达300亿~500亿或更高,此时屏流跨导非常大,显象管C1按实用调节。负屏极[1]是整块金属簿板,冷阴极[2]由敷氧化镁发射膜镍丝作成阵面型平行匀布于负屏极[1]表面,与负屏极[1]互相绝缘,其绝缘间隙即是3/2次方公式结构项分母的积分常数C2,冷阴极[2]发射丝的布设数量相当于扫描行数,引出线与开关[41][42]对应相接,收集极[7]用镍丝敷设于荧光粉上或镀敷金属簿膜,簿膜应分割成条状,镍丝或膜条或镍丝膜条二者同敷,数量与开关[5]数量相同,按图象面积4∶3设置。所考虑镍丝膜条二者同敷,因一般荧光粉上敷的是铝膜,为减少不同材料电极间接触电位差而设,不同材料最大接触电位差可达0.3伏,大大超过本发明冷阴极真空器件之灵敏度,条件许可最好也镀镍膜,则不须二者同敷。
开关[41][42]为双阵列型场开关,数量为625行制式相同,逐排顺序相联,开关[5]为单阵列行开关,与收集极[7]各行导电丝膜条对应相接,数量亦按图象面积4∶3设置,逐行顺序相联,接通外路负载电源。即冷阴极[2]开关[41][42]开关[5]收集极[7]形成发射,扫描,收集回路,接通回路之扫描点处于高电位,非扫描点处于低电位。
开关[41][42]输入端分别与开关[8]之两个输出端对应相接,从场脉冲输出级单端输出的两个场脉冲,单端输入开关[8],再分两路供给开关[41][42]进行场扫描。
开关[41][42]开关[5]为阵列式单稳触发器,前者为场开关,后者为行开关,开关[8]为双稳触发器、单级开关。
扫描过程为第一场同步脉冲通过开关[8]输入触发开关[41]翻转到暂稳态64微秒,使与开关[41]第一级相接之冷阴极[2]对应之发射丝导通发射,行脉冲同步启动触发与开关[5]相联收集极[7],从左向右顺序翻转一整行,之后,开关[41]第一级单稳触发器恢复到稳态,同时发出一个脉冲触发第二级单稳触发器翻转到暂稳态64微秒,第二个行脉冲仍同步启动触发与开关[5]相联收集极[7],再次从左向右顺序翻转一整行,如此重复下去,扫完第一场接扫第二场,以完成整帧画面重现,开关扫描不须回程消隐脉冲。
场之从上向下扫描,行之从左向右扫描过程取决于组成开关[41][42]开关[5]两阵列单稳触发器之非稳态持续时间常数。
通常情况,冷阴极[2]发射丝按水平方向布设,收集极[7]导电丝或膜条与冷阴极[2]之布设方向互相垂直,冷阴极[2]通过开关[41][42]与外电路接通后,整条发射丝均发射电子,由于收集极[7]与冷阴极[2]是互相垂直的,当收集极[7]通过开关[5]与负载电源接通后,惟有在冷阴极[2]与收集极[7]的投影垂直相交的那个扫描点导通于全部回路时,才完成点扫描,其他非扫描点部位均处于低电位。
由于场脉冲通过开关[8]之后被倒相,所以行开关[5]亦通过倒相极9与前面之行脉冲输出级相联,使之输入的行脉冲亦同步倒相,保持与场脉冲原有之相位。
控制栅[3]为图象讯号输入极,可用整块开缝隙金属簿板或金属丝匀布设置,布设方向与冷阴极[2]互相垂直,与收集极[7]互相平行。可按普通三极管栅极结构方法设计,丝径或簿板厚採用·1或·15毫米即够用。此簿板之厚度或丝径粗细决定显象管之灵敏度,原理在申请案《高放大因数冷阴极真空器件》中详述。
由于电极间距离只有几个毫米,器件可制成扁平状,为了增加其强度作成园盘型,在园周边用过盈公差紧配合套上钢圈,另设挂钩。冷阴极真空器件灵敏度可作得很高,全部电极均採用同一材料镍制作,以消除不同材料接触电位差。器件负载电压用6伏、12伏。
金属镍基敷氧化镁发射膜所成之冷阴极发射体,是早在1956年已为外国研制成功之已有技术。
前面所述开关[41][42]控制冷阴极[2]之场发射及开关[5]之控制收集极[7]与外电路导通所组成图象扫描电极对可以互换成开关[41][42]控制收集极[7]作两场依次导通收集扫描电流及开关[5]控制冷阴极[2]作行发射所组成之另一式图象扫描电极对。
开关扫描有利于数字电视技术之发展。
附图

图1为整体外型图;图2为结构原理图图3为扫描系统;冷阴极[2]、开关[41][42]、收集极[7]、开关[5]之相互关系;图4为开关[8]、开关[41][42]、冷阴极[2]接线图;图5为收集极[7]、开关[5]接线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有负屏极[1]冷阴极[2]控制栅[3]场开关[41][42]行开关[5]荧光屏[6]敷设在荧光粉上收集极[7]场切换开关[8]倒相级[9]所构成扁型黑白显象管,其特征在于由敷发射膜导电丝匀布编成阵面型冷阴极[2]作积分发射,由开关[41][42]控制冷阴极[2]作场扫描及与之对应的开关[5]控制的收集极[7]作行电子收集由是组成图象扫描电极对,整体构造为园盘扁型,外设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为扫描电子束之发射取决于处在负屏极[1]与收集极[7]间之冷阴极[2]在显象管外部电路接于负载电压两端积分电位器R1R2上所建立之电位差之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在于开关[41][42]为两阵列场开关与对应冷阴极[2]之发射丝相接及开关[5]为单阵列行开关与对应收集极[7]之导电丝/膜条相接。二者组成图象扫描电极对。
4.根据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3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在于场同步脉冲通过开关[8]单路输入,双路输出分别馈给两场开关[41][42]输入端控制冷阴极[2]作场扫描发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在于行同步脉冲通过行倒相极[9]再输入开关[5]以保持与场脉冲原有之相位关系。[42]输入端控制冷阴极[2]作场扫描发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为制成控制栅[3]之开缝金属簿板之厚度或金属丝径,决定了显象管之灵敏度,板愈厚或丝径愈粗灵敏度愈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为冷阴极[2]之布设方向与收集极[7]之布设方向互相垂直,控制栅[3]之布设方向与收集极[7]之布设方向互相平行,收集极[7]与三基色彩条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为荫罩板[10]上所开缝隙方向与荧光屏[6]平面水平线成一斜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为外型整体结构作成扁平园盘悬挂式,外缘周边以过盈公差配合紧套加强钢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3所述之显象管,其特征为开关[41][42]控制冷阴极[2]之场扫描及开关[5]之控制收集极[7]与外电路导通所组成图象扫描电极对可互换为开关[41][42]控制收集极[7]作两场依次导通收集扫描电流及开关[5]控制冷阴极[2]作行发射所组成之另一式图象扫描电极对。
全文摘要
一种显象管,由敷膜冷阴极作阵面电子发射,阵列场行单稳开关作扫描成象,电极间距离小于1厘米外形扁平圆盘状,阴极发射方式为置于加速电场中之冷阴极在器件外部电路上接于电源正负极之积分电位器上所建立之电位差之作用。显象管负载电压6伏、9伏、12伏本显象管是在“88205266电子真空器件”基础上作出的。
文档编号H01J29/46GK1105777SQ94109369
公开日1995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8日
发明者白村 申请人:白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