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1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相对于面板弹性支承荫罩的支承构件的阴极射线管,特别涉及具有相对于面板悬挂安装(suspend)荫罩的多个支承构件的阴极射线管。
一般阴极射线管具有在大致矩形的有效面的周围部分上垂直设置大致矩形的裙边(skirt)部分所形成的面板(panel),与这种面板的裙边部分单元接合的漏斗状的玻锥,在面板的有效面的内侧形成的荧光屏(phosphor screen),由形成多个电子束穿通孔的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和安装在这种荫罩主体的周围部分上的大致矩形的荫罩框架组成的荫罩,相对于面板弹性悬垂支承这种荫罩、以便使荫罩主体与荧光屏相对的多个支承构件,设置在玻锥的玻颈单元内、并通过荫罩主体的电子束穿通孔、将电子束照射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枪,和产生磁场、并使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偏转的偏转装置。
于是,利用偏转装置使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偏转,通过荫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荧光屏进行扫描,并通过面板显示彩色图像。
作为支承荫罩的支承构件,已知的有例如

图11所示的大致楔形的支承构件40。这种支承构件40,其一侧固定在荫罩的荫罩框架42上,另一侧卡合在突出设置于面板的裙边部分单元44上的柱状螺栓43上,装拆方便。
为了在荧光屏上显示没有色偏移的图像,穿过荫罩的多个电子束穿通孔45的电子束必须正确地落在荧光屏46上的规定位置。为此,重要的是高精度地保持面板和荫罩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形成荧光屏46的面板内面和形成多个电子束穿通孔45的荫罩主体的间隔。
但是,当由薄的碳钢板形成荫罩主体时,在长时间动作时由于电子束的撞击,使荫罩主体产生热膨胀,产生向着荧光屏46膨胀出的所谓拱起现象。这样,当在荫罩主体上产生搭拱时,与面板内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电子束的着屏位置产生偏移(electron beam landing misregister),在显示图像上产生色偏移。
为此,借助于使用前述的大致楔形的支承构件40,以便补偿起因于荫罩主体的搭拱现象的色偏移。也就是说,当产生荫罩主体搭拱现象时,如图中点划线所示,支承构件40将变形,将荫罩主体向荧光屏46方向推出。由此,补偿电子束的着屏(1anding)位置使得在荫罩热膨胀前后的着屏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较大型的阴极射线管中,已知的有用比荫罩框架的热膨胀系数小的殷钢材料形成荫罩主体。在这样具有比荫罩框架的热膨胀系数小的荫罩主体的阴极射线管中,使用图12所示的支承构件50。
这种支承构件50具有固定在荫罩的荫罩框架52上的第1构件和卡合在突出设置于面板的裙边部分单元54上的柱状螺栓53上的第2构件。这种支承构件50形成剖面略成V字型的左右对称形状。
当使这种阴极射线管长时间地动作时,荫罩主体几乎不产生热膨胀,仅荫罩框架52如图中点划线所示产生热膨胀。这时,因为左右对称地形成支承构件50,所以荫罩不会在相对于荧光屏56离开或接近的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即使荫罩框架热膨胀,也能保持电子束的着屏位置在正确的位置上。
但是,即使采取前述的对策,在最近的偏转角较大的阴极射线管中,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会产生起因于电子束的着屏位置的偏移的色偏移。为了补偿这种着屏误差(electron beam landing misregister),必须向离开荧光屏56的方向、即未图示的电子枪侧,移动荫罩框架52。也就是说,为了抵消荫罩主体向荧光屏56侧的热膨胀,由于荫罩框架的热膨胀而产生的支承构件的变形、必须是使荫罩框架向电子枪侧移动。
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4-14851号公报中,公开了使荫罩框架向电子枪侧移动的技术的一例。在该公报中,公开了使卡合在面板的裙边部分单元上的第1构件的板厚比固定在荫罩框架上的第2构件要厚的支承构件。这样,当第1构件的板厚较厚时,第1构件比第2构件难于变形。其结果,在荫罩框架热膨胀时,第2构件比第1构件变形大,荫罩框架向电子枪侧移动。
但是,在这种支承构件中,当从阴极射线管外部给予不希望的冲击时,应力集中在比第1构件板厚要薄的第2构件上。因此,在支承构件不能吸收来自外部冲击的场合,相对较弱地、容易变形的第2构件产生塑性变形,产生起因于这种第2构件的变形的着屏误差。
作为防止起因于外部冲击的着屏误差的技术,在日本特开昭64-27144号公报中,建议有如图11所示的具有弯折单元40a、40b的支承构件40。弯折单元40a、40b具有如图11所示对于来自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外部冲击能抑制荫罩框架移动的功能,但是对于来自阴极射线管管轴(tube axis)方向的外部冲击无效。
除此以外,考虑了提高支承构件的各构件的刚性、难以塑性变形的方法。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充分地校正由于阴极射线管长时间动作时的热影响而导致的色偏移,而且使阴极射线管的制造工序中支承构件的装拆性能变差。
如前所述,为了在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上显示没有色偏移的图像,支承荫罩的支承构件的形状是重要的。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难以提供能同时校正起因于外部冲击而使荫罩与面板的位置关系变化引起的色偏移、和由于阴极射线管长时间动作时的热影响而导致的色偏移的支承构件。
本发明鉴于前述各点,其目的是提供能同时校正起因于外部冲击的色偏移和起因于热膨胀的色偏移、能稳定地显示优质图像的阴极射线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有效面、沿着这种有效面的周围部分垂直设置的大致矩形的侧壁部分、和突出设置在所述侧壁部分的内面上的多个柱状螺栓的面板;在所述面板的有效面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屏;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具有与所述荧光屏相对的多个孔的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和支承所述荫罩主体的周围部分、并与所述面板的侧壁部分相对的大致矩形的荫罩框架的荫罩;分别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上、同时分别卡合在所述面板的各个柱状螺栓上、相对于所述面板弹性支承所述荫罩框架的多个支承构件;射出电子束、并通过所述荫罩主体的多个孔照射到所述荧光屏上的电子枪;使从所述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产生偏转的偏转装置,所述各个支承构件,包括弯折成具有弹性的细长的板状体而形成的第1和第2构件;所述第1构件,包括卡合所述柱状螺栓的卡合部分,与所述第2构件连接的第1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1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卡合部分沿离开所述第2构件的方向上倾斜并延伸的第1倾斜单元;所述第2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上的固定单元,与所述第1构件的第1连接单元连接的第2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2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固定单元沿离开所述第1构件的方向上倾斜并延伸的第2倾斜单元;
所述第1构件的板厚d1比所述第2构件的板厚d2薄,所述第1倾斜单元的长度L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的长度L2短。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构件的第1倾斜单元和卡合部分所成的角度θ1比所述第2构件的第2倾斜单元和固定单元所成的角度θ2大。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单元对于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所成的角度φ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对于所述管轴所成的角度φ2大。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单元的长度L1、所述角度φ1、所述第2倾斜单元的长度L2、所述角度φ2、满足L1×cosφ1<L2×cosφ2的关系。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构件的第1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1倾斜单元延长的方向上。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有效面、沿着这种有效面的周围部分垂直设置的大致矩形的侧壁部分、和突出设置在所述侧壁部分的4个角部的内面上的4个柱状螺栓的面板;在所述面板的有效面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屏;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内侧、具有与所述荧光屏相对的多个孔的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和支承所述荫罩主体的周围部分、并与所述面板的侧壁部分相对的比所述荫罩主体热膨胀系数要大的大致矩形的荫罩框架的荫罩;分别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的4个角部上、同时分别卡合在所述面板的各个柱状螺栓上、相对于所述面板弹性支承所述荫罩框架的4个支承构件;射出电子束、并通过所述荫罩主体的多个孔照射到所述荧光屏上的电子枪;使从所述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产生偏转的偏转装置,所述各个支承构件,包括弯折成具有弹性的细长的板状体而形成的第1和第2构件;所述第1构件,包括卡合所述柱状螺栓的卡合部分,与所述第2构件连接的第1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1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卡合部分沿离开所述第2构件的方向上倾斜并延伸的第1倾斜单元;
所述第2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上的固定单元,与所述第1构件的第1连接单元连接的第2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2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固定单元沿离开所述第1构件的方向上倾斜并延伸的第2倾斜单元;所述第1构件的板厚d1比所述第2构件的板厚d2薄,所述第1倾斜单元的长度L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的长度L2短;所述第1构件的第1倾斜单元和卡合部分所成的角度θ1比所述第2构件的第2倾斜单元和固定单元所成的角度θ2大;所述第1倾斜单元对于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所成的角度φ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对于所述管轴所成的角度φ2大。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单元的长度L1、所述角度φ1、所述第2倾斜单元的长度L2、所述角度φ2、满足L1×cosφ1<L2×cosφ2的关系。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构件的第1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1倾斜单元延长的方向上。
图1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
图2表示图1阴极射线管的荫罩支承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3(A)-图3(C)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关的支承构件。
图4是表示使支承构件的第1倾斜单元的长度L1变化时的着屏(landing)移动量。
图5是表示使支承构件的第2倾斜单元的长度L2变化时的着屏移动量。
图6是表示使支承构件的第1倾斜单元的倾斜角度φ1变化时的着屏移动量。
图7是表示使支承构件的第2倾斜单元的倾斜角度φ2变化时的着屏移动量。
图8是表示使支承构件的第1构件的板厚d1变化时的着屏移动量。
图9是表示使支承构件的第2构件的板厚d2变化时的着屏移动量。
图10(A)-图10(C)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2相关的支承构件。
图11表示以往的支承构件的剖视图。
图12表示以往的支承构件的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1包括具有在由曲面组成的有效面2a的周围部分上垂直设置裙边部分2b的大致矩形的玻壳面板2(下面简称为面板2)、和与板2的裙边部分2b接合的漏斗状的玻锥4的管壳。在板2的有效面2a的内侧形成由发光蓝、绿、红光的3色荧光体层组成的荧光屏6。在板2的内侧与荧光屏6相对,设置荫罩10。
如图2部分放大所示,荫罩10具有形成多个电子束穿通孔8a的曲面的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8、和安装在荫罩主体8的周围部分上的大致矩形的荫罩框架9。荫罩框架9形成向荫罩主体8的内侧弯折的剖面呈大致L字形状。利用热膨胀系数小并且板厚较薄的殷钢材料形成荫罩主体8,利用较荫罩主体8的热膨胀系数大的碳钢板形成荫罩框架9。
在荫罩框架9的各角部外侧上分别固定地设置后面详细描述的弹性支承构件12(下面简称为支承构件12)。各支承构件12对于设置在板2的裙边部分2b的各角部内侧上的螺柱14,能卡合装拆。也就是说,通过4个支承构件12,荫罩10可以相对于板2的裙边部分2b,进行悬挂安装。
另一方面,在玻锥4变得细长的玻颈4a内,设置放出3束电子束15的电子枪16。在玻锥4的外侧设置产生用于使从电子枪16放出的3束电子束15偏转的磁场的偏转装置18。
于是从电子枪16放出的3束电子束15,利用偏转装置18产生的磁场进行偏转,并通过荫罩10照射在荧光屏6上。由此,利用电子束15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荧光屏进行扫描,并通过荧光屏6显示彩色图像。
这时,为了在阴极射线管1的荧光屏6上显示没有色偏移的高质量的图像,穿过荫罩主体8的各电子束穿通孔8a后的3束电子束15必须分别正确地落在荧光屏6的3色荧光体层上。为此,必须正确地保持板2和荫罩10之间的位置关系。特别,在考虑到使荧光屏6的间距变小以提高图像分辨率时,必须更高精度地保持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换言之,在不能高精度地保持板2和荫罩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场合,电子束15的着屏位置发生偏移、发生着屏误差(electron beam landing misregister)。作为产生这样的着屏误差的主要原因,可以考虑有荫罩框架9的热膨胀和从阴极射线管1的外部给予的冲击等。
由于电子束15的撞击而加热的荫罩主体8的热量通过传导使荫罩框架9热膨胀。也就是说,从电子枪16放出的电子束15中,穿过荫罩主体8的电子束穿通孔8a到达荧光屏6上的电子束为全部电子束的1/3以下,其余的电子束与荫罩主体8碰撞。因此,当阴极射线管1长时间动作时,在加热荫罩主体8的同时也加热荫罩框架9,使荫罩框架9热膨胀。
如本实施例所示,在使用具有由热膨胀系数小的殷钢材料组成的荫罩主体8的荫罩10的场合,即使荫罩框架9热膨胀、荫罩主体8几乎不变形。但是,在电子束的偏转角较大的阴极射线管中,当由于长时间动作在荫罩框架9上产生热膨胀时,使用如图12所示的以往的支承构件,荫罩也要向荧光屏侧移动,发生电子束着屏不准确。
另一方面,当从阴极射线管1外部给予冲击时,相对于螺柱14的支承构件12的卡合状态变化,荫罩10产生不希望的移动,并且产生电子束的电子束着屏不准确。
由于前述理由,为了显示分辨率高的高质量的图像,减小起因于荫罩框架9的热膨胀的电子束着屏不准确和起因于对于阴极射线管1的外部冲击的电子束着屏不准确是必不可缺的。
为此,本发明者等发明了相对于板2弹性地悬垂支承荫罩10的支承构件,作为能同时补偿起因于荫罩框架9的热膨胀的电子束着屏不准确和起因于对于阴极射线管1的外部冲击的电子束着屏不准确的支承构件。
实施例1图3(A)-图3(C)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关的支承构件12。图3(A)表示从电子枪16侧看支承构件12的底视图,图3(B)表示从面板2的裙边部分单元2b侧看支承构件12的侧视图,图3(C)表示支承构件12的正视图。
由大致矩形板状的第1构件21和大致矩形的第2构件22形成这种支承构件12。第1和第2构件21、22分别具有规定的板厚d1、d2。第1构件21具有为了与安装在面板2的裙边部分单元2b上的柱状螺栓14卡合而形成的卡合孔21c的卡合部分。第2构件22具有固定在荫罩10的荫罩框架9上的固定单元。第1和第2构件21、22具有形成规定长度接合的接合单元的端部21a、22a,从这种接合单元的结束端在相互离开的方向上弯折、形成大致V字形的支承构件12。
第1构件21在离开其接合单元的结束端长度L1的位置,向着第2构件22弯折,在离开第1构件21的一端21a的另一端近的位置,靠向着第2构件22略作弯折。
第2构件22在离开其接合单元的结束端长度L2的位置,向着第1构件21弯折。也就是说,第1和第2构件21、22分别具有长度L1、L2的倾斜单元21b、22b,在倾斜单元的结束端在相互接近方向上用角度θ1、θ2弯折。
在荫罩框架9和裙边部分单元2b之间正常地安装支承构件12的状态(图2所述的状态)下,对于与阴极射线管1的管轴平行的方向(图中箭头z方向),第1构件21的倾斜单元21b的倾斜角为φ1,第2构件22的倾斜单元22b的倾斜角为φ2。
虽然利用前述支承构件12的作用,能补偿起因于荫罩框架9的热膨胀的着屏误差和起因于阴极射线管外部冲击的着屏误差、即起因于荫罩10的不希望的移动而造成的电子束15的着屏位置的偏移,但支承构件12的补偿量和补偿方向,取决于第1和第2构件21、22的板厚d1、d2,倾斜单元21b、22b的长度L1、L2,弯折角度θ1、θ2,倾斜角度φ1、φ2等参数。此外,在本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中,利用支承构件12的荫罩10的补偿方向是向着电子枪16的负方向。
也就是说,前述支承构件12的各参数存在能使着屏误差最小的最佳,借助于设定各参数最佳值,能使着屏误差最小。为了求得这种适当值,首先,设定预先给定的各参数的基准值,然后使特定参数从基准值开始变化,测量这时的电子束的着屏位置的移动量,作为特性参数。
另外,这里,测定使阴极射线管1长时间动作时的热平衡状态的特性参数、在阴极射线管1的管轴方向上给予冲击时的特性参数、和与管轴方向垂直的短边方向上给予冲击时的特性参数。将支承构件12的各参数的基准值设定成d1=0.6mm,d2=0.8mm,L1=15mm,L2=15mm,θ1=169°,θ2=163°,φ1=15°,φ2=15°。此外,各附图的电子束的着屏位置的移动量为荫罩10的各部分的平均。图4到图9表示这时的测定结果。
图4表示仅变化第1构件21的倾斜单元21b的测定L1时的特性参数(PL)的变化,图5表示仅变化第2构件22的倾斜单元22b的测定L2时的特性参数(PL)的变化,图6表示仅变化倾斜单元21b的倾斜角度φ1时的特性参数(Pφ)的变化,图7表示仅变化倾斜单元22b的倾斜角度φ2时的特性参数(Pφ)的变化,图8表示仅变化第1构件21的板厚d1时的特性参数(Pd)的变化,图9表示仅变化第2构件22的板厚d2时的特性参数(Pd)的变化。此外,在各附图中表示着屏位置的移动量、即特性参数越小、着屏误差越小。
从图4、图5、图8和图9可知,长时间动作时的特性参数和外部冲击(管轴冲击和短边冲击)时的特性参数,在支承构件12的倾斜单元21b、22b的长度L1、L2变化时和各构件21、22的板厚d1、d2变化时,表示出相互相反的倾向。因此,为了既抑制起因于外部冲击的电子束着屏位置的移动、又减轻起因于长时间动作时荫罩框架热膨胀的电子束着屏位置的移动,以将倾斜单元的长度L1、L2和板厚d1、d2设定成图中交点附近的值为佳。若注意一下各附图的交点附近的值,则为L1<L2和d1<d2。因此,借助于设定各参数值使L1<L2、d1<d2成立,能减轻着屏误差。
另一方面,从图6和图7可知,倾斜单元21b、22b与阴极射线管1的管轴所成的倾斜角度φ1、φ2,两方都是在偏大时能同时减轻长时间动作时的着屏误差和由于外部冲击的着屏误差。但是,这种倾斜角度φ1、φ2过大时,会使支承构件12的装拆困难。另外,支承构件12的尺寸大小也有限制,φ1+φ2将受到柱状螺栓14和荫罩框架9之间距离的限制。
比较图6和图7,则可知变化φ1时比变化φ2时,电子束着屏位置的移动量的变化比例、即直线的倾斜较大。因此,相对于φ2优先考虑增大φ1,能减轻着屏误差。从这点考虑,设定倾斜单元21b、22b的倾斜角度使φ1>φ2为佳。
因第2构件22固定在荫罩框架9的固定单元与阴极射线管1的管轴平行,所以为了能得到用于卡合荫罩10的弹簧压力,第1构件21的与柱状螺栓14的卡合部分相对于管轴必须有一定角度。因此,设定弯折角度使θ1>θ2为佳。
如前所述,借助于设定支承构件12的各参数,使得L1<L2,d1<d2,φ1>φ2和θ1>θ2成立,能同时补偿起因于荫罩9的热膨胀的着屏误差和起因于外部冲击的着屏误差,能稳定地显示没有色偏移的高质量的图像。
在例如设定支承构件12的第1和第2构件21、22的各部分的尺寸为L1=15.6mm,φ1=19.52°,θ1=169.0°,d1=0.6mm,L2=16.11mm,φ2=17.35°,θ1=162.6°,d1=0.8mm的场合,与以往的支承构件(为了比较,取d1=0.5mm、d2=0.8mm、L1>L2)相比,如后所述,能改善电子束的着屏位置的移动量。即长时间动作时的电子束着屏位置的移动量,用荫罩10的整个面进行平均,从+44μm变为+24μm,大约改善45%,由于外部冲击的电子束着屏位置的移动量,用荫罩10的周围部分进行平均,从17μm变为14μm,大约改善18%,最大值从50μm变为37μm,大约改善26%。此外可以知道,这时的支承构件12的倾斜单元21b、22b的长度L1、L2和各倾斜单元21b、22b与管轴所成的倾斜角度φ1、φ2的关系,满足L1×cosφ1<L2×cosφ2的关系,当这种关系满足时,能使电子束着屏位置的移动量更小,能减轻着屏误差。
实施例2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1,可以是在本发明范围内的种种变形,例如,图10(A)-图10(C)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2相关的支承构件30。
这种支承构件30分别具有矩形板状的第1和第2构件21’、22。在延长倾斜单元31的方向上,设置接合第1构件21’和第2构件22的接合单元。这样,借助于以延长倾斜单元31的形状作为第1构件的接合单元,能更容易地进行支承构件30的装拆。
权利要求
1.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有效面(2a)、沿着这种有效面(2a)的周围部分垂直设置的大致矩形的侧壁部分(2b)、和突出设置在所述侧壁部分(2b)的内面上的多个柱状螺栓(14)的面板(2);在所述面板(2)的有效面(2a)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屏(6);设置在所述面板(2)的内侧、具有与所述荧光屏(6)相对的多个孔(8a)的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8)、和支承所述荫罩主体(8)的周围部分、并与所述面板(2)的侧壁部分(2b)相对的大致矩形的荫罩框架(9)的荫罩(10);分别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10)上、同时分别卡合在所述面板(2)的各个柱状螺栓(14)上、相对于所述面板(2)弹性支承所述荫罩框架(9)的多个支承构件(12);射出电子束(15)、并通过所述荫罩主体(8)的多个孔(8a)照射到所述荧光屏(6)上的电子枪(16);使从所述电子枪(16)射出的电子束(15)产生偏转的偏转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支承构件(12),包括弯折具有弹性的细长的板状体而形成的第1和第2构件(21、22);所述第1构件(21),包括卡合所述柱状螺栓(14)的卡合部分,与所述第2构件(22)连接的第1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1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卡合部分沿离开所述第2构件(22)的方向倾斜并延伸的第1倾斜单元(21b);所述第2构件(22),包括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9)上的固定单元,与所述第1构件(21)的第1连接单元连接的第2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2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固定单元沿离开所述第1构件(21)的方向倾斜并延伸的第2倾斜单元(22b);所述第1构件(21)的板厚d1比所述第2构件(22)的板厚d2薄,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的长度L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22b)的长度L2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构件(21)的第1倾斜单元(21b)和卡合部分所成的角度θ1比所述第2构件(22)的第2倾斜单元(22b)和固定单元所成的角度θ2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对于阴极射线管(1)的管轴所成的角度φ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22b)对于所述管轴所成的角度φ2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的长度L1、所述角度φ1、所述第2倾斜单元(22b)的长度L2、所述角度φ2、满足L1×cosφ1<L2×cosφ2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构件(21)的第1连接单元设置在对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延长的方向上。
6.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有效面(2a)、沿着这种有效面(2a)的周围部分垂直设置的大致矩形的侧壁部分(2b)、和突出设置在所述侧壁部分(2b)的4个角部的内面上的4个柱状螺栓(14)的面板(2);在所述面板(2)的有效面(2a)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屏(6);设置在所述面板(2)的内侧、具有与所述荧光屏(6)相对的多个孔(8a)的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8)、和支承所述荫罩主体(8)的周围部分、并与所述面板(2)的侧壁部分(2b)相对的比所述荫罩主体(8)热膨胀系数要大的大致矩形的荫罩框架(9)的荫罩(10);分别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10)的4个角部上、同时分别卡合在所述面板(2)的各个柱状螺栓(14)上、相对于所述面板(2)弹性支承所述荫罩框架(9)的4个支承构件(12);射出电子束(15)、并通过所述荫罩主体(8)的多个孔(8a)照射到所述荧光屏(6)上的电子枪(16);使从所述电子枪(16)射出的电子束(15)产生偏转的偏转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支承构件(12),包括弯折具有弹性的细长的板状体而形成的第1和第2构件(21、22);所述第1构件(21),包括卡合所述柱状螺栓(14)的卡合部分,与所述第2构件(22)连接的第1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1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卡合部分沿离开所述第2构件(22)的方向倾斜并延伸的第1倾斜单元(21b);所述第2构件(22),包括固定在所述荫罩框架(9)上的固定单元,与所述第1构件(21)的第1连接单元连接的第2连接单元,在从所述第2连接单元向着所述固定单元沿离开所述第1构件(21)的方向倾斜并延伸的第2倾斜单元(22b);所述第1构件(21)的板厚d1比所述第2构件(22)的板厚d2薄,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的长度L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22b)的长度L2短;所述第1构件(21)的第1倾斜单元(21b)和卡合部分所成的角度θ1比所述第2构件(22)的第2倾斜单元(22b)和固定单元所成的角度θ2大;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对于阴极射线管(1)的管轴所成的角度φ1比所述第2倾斜单元(22b)对于所述管轴所成的角度φ2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的长度L1、所述角度φ1、所述第2倾斜单元(22b)的长度L2、所述角度φ2、满足L1×cosφ1<L2×cosφ2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构件(21)的第1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1倾斜单元(21b)延长的方向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有效面(2a)、沿着这种有效面(2a)的周围垂直设置的大致矩形的裙边部分单元(2b)的面板(2);具有大致矩形的荫罩主体(8),和支承荫罩主体(8)、并与裙边部分单元(2b)相对的荫罩框架(9)的荫罩(10);配置在裙边部分单元(2b)和荫罩框架(9)之间、弹性悬垂支承荫罩框架(9)的支承构件(12);支承构件(12)包括具有与柱状螺栓(14)卡合的卡合部分的第1构件(21)和具有固定在荫罩框架(9)上的固定单元的第2构件(22)。
文档编号H01J29/02GK1199239SQ9810921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2日
发明者中川慎一郎, 清水纪雄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