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65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夜灯。
公知的小夜灯都由壳体、发光管和插脚构成,发光管设置在壳体上,插脚在壳体内通过导线与发光管连接,壳体的两侧壁通过螺钉相对固定。这种小夜灯在装搭完毕后,其插脚的形状都已固定,不能随意变换,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如果内部线路或元器件出现问题,则必须拧开螺钉后打开壳体进行修理或更换,因此维护也不太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元器件维修更换方便,易于装搭的小夜灯。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发光管和插脚构成,壳体包括发光部和导电部,发光管设置在发光部上,发光部由左右两侧壁通过榫、槽的配合连接而成,其中的一侧壁与导电部成一体结构,插脚固定在基座上,基座与导电部相套接。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的B-B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发光管3和插脚4构成,壳体包括发光部1和导电部2,发光部1由左右两侧壁通过榫、槽的配合连接而成,发光管3设置在发光部1上,发光部1的其中一侧壁与导电部2成一体结构,插脚4可采用扁插、圆插或其它形式,并固定在基座5上,基座5与导电部2相套接,该套接应为紧配。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象线路故障或元器件损坏,可以直接掰开壳体的两侧壁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插脚4的形状与插孔不相配,也可直接拔出插脚4及基座5进行替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使小夜灯的维护更加方便快捷,具有结构简单、装搭速度快、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小夜灯,由壳体、发光管和插脚构成,壳体包括发光部和导电部,发光管设置在发光部上,其特征是发光部(1)由左右两侧壁通过榫、槽的配合连接而成,其中的一侧壁与导电部(2)成一体结构,插脚(4)固定在基座(5)上,基座(5)与导电部(2)相套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夜灯,由壳体、发光管和插脚构成,壳体包括发光部和导电部,发光管设置在发光部上,其特征是:发光部由左右两侧壁通过榫、槽的配合连接而成,其中的一侧壁与导电部成一体结构,插脚固定在基座上,基座与导电部相套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普通小夜灯维修不方便,适用范围易受插脚形状限制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装搭速度快、维护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J61/00GK2359800SQ9824821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建华 申请人:温州捷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