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77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尤指一种可就灯泡的灯脚进行纵向、横向、平行拉直与分线等诸多功能的装置,如此,当该灯泡送至后端时,方能得以顺利的穿经塑胶套并结合。
已知圣诞灯泡、米灯等灯泡,其于灯泡下凸伸有两灯脚,由于该灯脚需再套经一塑胶套后弯折结合,因此其稍具有柔软的特性,导致其以往都是以人工方式穿经塑胶套,无法以机器为之,然因人工成本日益增加,使用机器已是执在必行,创作人克服诸多限制与困难,终能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可提供灯泡的灯脚进行纵向、横向、平行拉直与分线等诸多功能,以便于该灯泡送至后端时,能实现顺利穿经塑胶套并结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按下述方式实现,一种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设有四个整脚机构第一整脚机构2、第二整脚机构3、第三整脚机构4以及第四整脚机构5;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整脚机构3,具有两夹臂31、32,在夹臂31上设置有一拨针30,靠弹35、块体3、连动杆37与连动板38一一连接并驱动连接两夹臂31、32;该第一整脚机构2,其主要是包括有两下伸的夹臂221、222及复位弹25、摆臂2、连动27、连动板28、连动杆29;该第三整脚机构4设有两夹臂41、42以及一分隔板43;连动板47、连动杆48、连动板4、连动29一一连接并连接驱动两夹臂41、42;该第四整脚机构5设由两夹臂51、52,连动板56、连动杆57、连动板5、一连动杆59一一连接并连接驱动两夹臂51、52;该第一整脚机构2的前端设置有两导板211、212,该两导板21、212间形成有一导沟213;该导沟213的宽度仅够位于导沟213的下方的灯泡9的两灯脚91向上穿越凸伸;该分隔板43的本身厚度,恰好等于两灯脚91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可将灯泡的两灯脚进行纵向、横向、平行拉直与分线等诸多程序,以利于该灯泡送至后端时得以顺利的套置塑胶套。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进料夹持机构处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脚机构处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脚机构的动作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脚机构的另一动作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脚机构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脚机构的动作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脚机构的另一动作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夹脚机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夹脚机构的动作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夹脚机构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夹脚机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夹脚机构的动作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夹脚机构的另一动作图。
请参阅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主要是含盖有四个整脚机构,第一整脚机构2、第二整脚机构3、第三整脚机构4以及第四整脚机构5等;其中首先要说明的是,各灯泡都是藉由若干个下进料夹持机构17所输送,该若干个下进料夹持机构17皆是环设于一转盘上,其具有两夹臂172、173,其间设有槽孔174,该槽孔174可用以容置一灯泡9置放;第一整脚机构2,如
图1至5所示,其前端设置有两导板211、212,该两导板211、212间形成有一导沟213,该导沟213可提供并限制灯泡9的两灯脚91以先后的方式送进导沟213,一导板212上设置有磁铁2121,可使两灯脚1具有认向的作用;该第一整脚机构2,其主要是包括有两下伸的夹臂221、222,当灯泡9经由导沟213送至第一整脚机构2下方时,由于向上凸伸越过导沟213的只有两灯脚91,灯泡9本体因体积大于导沟213而位于导沟213的下方,如此,当夹臂221、222夹持两灯脚91并向上拉时,可利用两导板211、212压制灯泡9本体,以使夹臂221、222得以将两灯脚91向上拉直;该第一整脚机构2的所以能动作,是靠复位弹簧25、摆臂26、连动杆27、连动板28、连动杆29等机构适时驱动;
第二整脚机构3,如
图1、6、7、8所示,该机构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灯泡9的两灯脚91予以确实分离,以避免两灯脚91重叠靠近或接触,其主要是具有两夹臂31、32,特别是在夹臂31上设置有一拨针30,当该夹臂31夹压灯脚91时,该拨针30将恰好插入两灯脚91的中央,随着两夹臂31、32上移时,该拨针30即恰可将两原本为靠近或接触甚至交错的两灯脚19拨离分开,至于驱动两夹臂31、32主要是靠弹簧35、块体36、连动杆37与连动板38所实现;第三整脚机构4,如
图1、9、10、11所示,本机构的目的在于将已分离开的灯脚91予以压整成直立的平行状态,其主要是利用两夹臂41、42以及一分隔板43所达成,该两只已分离开的灯脚91将先分别位于夹臂41与分隔板43间,以及,分隔板43与夹臂42间,当两夹臂41、42进行夹合动作时,该两灯脚91将分别被两夹臂41、42夹靠向分隔板43移动,由于该分隔板43的本身厚度,恰好等于两灯脚91的间距,使得经过该夹臂41、42与分隔板43的压夹后的灯脚91,于两夹臂41、42复位后得以形成平行直立的关系,至于两夹臂41、42的动作原理,是靠连动板47、连动杆48以及连动板49而被连动杆29所适时驱动;第四整脚机构5,如
图1、12、13、14所示,其主要亦是由两夹臂51、52所构成,其是被连动板56、连动杆57、连动板58与一连动杆59等所驱动压夹,其作用基本上与第一整脚机构2近似,目的在于拉整灯泡9的两灯脚91,藉由夹臂51、52的压合拉整即可使两灯脚91确保直立不偏斜。
由前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装置,分别具有其独特效用第一整脚机构2,负责将灯脚91首次拉直,至于第二整脚机构3则是藉由一拨针30以便将两灯脚91拨开,以防止两灯脚91交叉接触或重叠;至于第三整脚机构4,则可以将两灯脚91整成平行状态,最后的第整脚机构5,则可以将灯脚91做最后一次整平直立,如此一来,经此四道整脚程序后的灯脚91,将可确保直立且平行,以利于后续的穿置塑胶套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独有首创的整脚功能与效用,经实际测试,确实可达成上述目的,以便于迈向制造自动化的境界,并提高产能与品质,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显然具有长远进步性与新颖性和实用性,确具突出效能,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设有四个整脚机构第一整脚机构(2)、第二整脚机构(3)、第三整脚机构(4)以及第四整脚机构(5);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整脚机构(3),具有两夹臂(31)、(32),在夹臂(31)上设置有一拨针(30),靠弹簧(35)、块体(36)、连动杆(37)与连动板(38)一一连接并驱动连接两夹臂(31)、(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整脚机构(2),其主要是包括有两下伸的夹臂(221)、(222)及复位弹簧(25)、摆臂(26)、连动杆(27)、连动板(28)、连动杆(2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整脚机构(4)设有两夹臂(41)、(42)以及一分隔板(43);连动板(47)、连动杆(48)、连动板(49)、连动杆(29)一一连接并连接驱动两夹臂(41)、(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整脚机构(5)设由两夹臂(51)、(52),连动板(56)、连动杆(57)、连动板(58)、一连动杆(59)一一连接并连接驱动两夹臂(51)、(5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整脚机构(2)的前端设置有两导板(211)、(212),该两导板(21)、(212)间形成有一导沟(2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沟(213)的宽度仅够位于导沟(213)的下方的灯泡(9)的两灯脚(91)向上穿越凸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隔板(43)的本身厚度,恰好等于两灯脚(91)的间距。
专利摘要一种灯泡机的灯脚整脚装置,其主要是配置于自动化灯泡制造机中,目的在于将灯泡的两灯脚进行纵向、横向、平行拉直与分线等诸多程序,以利于该灯泡送至后端时得以顺利的套置塑胶套。本实用新型设有四个整脚机构:第一整脚机构、第二整脚机构、第三整脚机构以及第四整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整脚机构,具有两夹臂,在夹臂上设置有一拨针,靠弹簧、块体、连动杆与连动板一一连接并驱动连接两夹臂。
文档编号H01K3/00GK2406336SQ9925798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锡万, 曾进才, 吴其良, 陈家和, 周文滨 申请人:杨锡万, 曾进才, 陈家和, 周文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