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导光板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428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凹形微结构24依据与所述入光面21的距离越远呈越密集地分布于该内面23。因此,本实施例越接近该照明用导光板2左右两侧的凹形微结构24的分布愈疏;越接中央处的凹形微结构24的分布愈密。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凹形微结构24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62上的分布,呈渐变密度分布。
[0064]其中,与该入光面2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相邻凹形微结构24的距离为LI,与该入光面2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两相邻凹形微结构24的距离为L2,且L2为渐变距离,较佳地,Ll/L2=0.15?0.90,可达到较佳的光取出效能。每一凹形微结构24在该内面23上的开口处的宽度Wl或W2为100?500 μ m,每一凹形微结构24的深度t为20?100 μ m。
[0065]较佳地,本实施例该多个凹形微结构24在该内面23上的开口面积总合占该内面23面积的5%?25% ;更佳地为10%?20% ;最佳地为12%?18%。
[0066]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照明用导光板2的宽度W为200mm?800臟,长度L为200mm?1000mm,厚度 T 为 2mm ?8mm。
[0067]<本发明渐变密度的具体实施例>
[0068]选取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奇美实业公司制,产品名ACRYREX CM-205)经一押出机模头内押出熔融状树脂,树脂温度为230°C,上述熔融状树脂经一如图10的滚轮转写装置,其中,该第一背压滚轮81的温度为90°C,该转写滚轮7的温度为120°C,该第二背压滚轮82的温度为120°C。该转写滚轮7如图7、图8、图9的构造,所述凸形微结构72沿该转写滚轮7的该轴向方向73的距离dl为渐变距离,dl可为240?930 μ m,需要说明的是,图7虽然未示意所述凸形微结构72沿该轴向方向73为渐变距离的排列,但实际上,为了成型出本实施例渐变排列密度的所述凹形微结构24(图13),则必须改变该转写滚轮7的结构排列设计,将所述凸形微结构72沿该轴向方向73的排列方式调整为距离渐变式排列;所述凸形微结构72沿着该圆周方向74的距离d2为200 μ m。该端面721的四个边的边长皆为13 μ m,所述第一侧面722的一端距离d3为106 μ m,所述第二侧面723的一端距离d4为106 μ m ;上述凸形微结构72的高度h为100 μ m。
[0069]借由该转写滚轮7及该第一背压滚轮81对该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形成相对滚压,即可于该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上转印形成多个大小相同且依据与所述入光面的距离越远呈越密集地分布的凹形微结构,再经冷却后得到该照明用导光板,转印面即为该照明用导光板的内面。参阅图13、图14,该内面23上的凹形微结构24为一个包含四个曲面的四角锥,每一凹形微结构24的四角锥在该内面23上的开口处的宽度W2为290 μ m、Wl为185 μ m,深度t为72μπι。在该内面23上,与该入光面2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相邻凹形微结构24的距离LI为300 μ m,与该入光面2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两相邻凹形微结构24的距离L2为渐变距离,L2可为340?1030 μ m。该入光面21与距离最近的凹形微结构24的距离L3为1mm ;该照明用导光板2的宽度W为600mm,长度L为600mm,厚度T为4mm。该照明用导光板2的凹形微结构24转写率为72%,该转写率是以凹形微结构24的深度t除以转写滚轮7的凸形微结构72的高度h(图8),再乘以100%而得到,即(72 μ m/100 μ m) X 100%=72% ;且该多个凹形微结构24在该内面23上的开口面积总合占该内面23面积的16%(该内面23面积=WXL=600_X600_=360,OOOmm2)。再将该照明用导光板2与发光二极管31、反射板4及扩散板5组合成照明灯具,量测该照明灯具的光均匀度(量测方法如前述并配合参阅图11),出光光线均匀度为(Lmin/Lmax) X 100%=75%。因此,本实施例同样可提升光线均匀度。
【主权项】
1.一种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用导光板包含一个出光面、一个相对该出光面的内面、至少一个连接该出光面与该内面的入光面、以及多个分布于该内面的凹形微结构,每一凹形微结构的横切面的形状为一个包括四个曲线的四边形,每一凹形微结构在该内面上具有一个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凹形微结构为一个包括四个曲面的四角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凹形微结构的该包括四个曲面的四角锥在该内面上的开口处的宽度为100 μ m?500 μ m,每一凹形微结构的深度为20 μ m ?100 μ 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形微结构在该内面上的开口面积总合占该内面面积的5%?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形微结构在该内面上的开口面积总合占该内面面积的10%?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形微结构在该内面上的开口面积总合占该内面面积的12%?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形微结构为大小相同且均匀地分布于该内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形微结构为大小相同且依据与该入光面的距离越远呈越密集地分布于该内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凹形微结构包括一个与该四个曲线间隔并且相对于该四个曲线邻近该出光面的端部;该入光面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与该入光面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相邻凹形微结构的端部的距离为LI,与该入光面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两相邻凹形微结构的端部的距离为L2,LI < L2,且Ll/L2=0.15?0.9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用导光板的宽度为200mm ?800mm,长度为 200mm ?1000mm,厚度为 2mm ?8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凹形微结构包括一个与该四个曲线间隔并且相对于该四个曲线邻近该出光面的端部;该入光面与距离最近的凹形微结构的端部的距离为Imm?20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凹形微结构是以转写滚轮转写方式形成于该内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用导光板的材料为热可塑性树脂,该热可塑性树脂选自于下列材料所构成的群组:丙烯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合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4.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灯具包含: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导光板、一个发光单元、一个设置于该照明用导光板的内面上方的反射板、及一个设置于该照明用导光板的出光面下方的扩散板,该发光单元包括多个设置于该照明用导光板的入光面的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用导光板及照明灯具,该照明用导光板包含:一出光面、一相对该出光面的内面、至少一连接该出光面与该内面的入光面、以及多个分布于该内面的凹形微结构。每一凹形微结构的横切面为一个包括四个曲线的四边形,每一凹形微结构在该内面上具有一开口。本发明配合凹形微结构的该四个曲线的特殊结构,可达到均匀导光,使该照明灯具的照明光线均匀的目的。
【IPC分类】F21V8-00, F21V13-12, F21Y101-02
【公开号】CN104748071
【申请号】CN201410104900
【发明人】陈信宏, 郭俊良, 萧琇方, 蔡爵仰
【申请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3月2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