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光反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411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光反射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光反射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为了使舞台的演出能达到较佳的演出效果,或者营造气氛,需要有变化的灯光效果来配合,而要达到变化的灯光效果一般通过灯光反射机构完成,传统的灯光反射机构其光线反射效果较为单一,而且多为规则的光线运动,无法满足更加多变和动感的灯光效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光反射机构,通过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的配合转动,将单一的光线经过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达到多种光线运动效果,满足舞台灯绚丽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灯光反射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有一透光通孔,在安装座上位于透光通孔的上方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反射件,第一转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反射件转动,第一反射件用于接收并反射穿过透光通孔的光线;在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反射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二反射件转动,所述第二反射件用于接收并反射由第一反射件所反射的光线。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反射件为由多个第一反射镜片组成的第一棱台,第一棱台的上底面大于下底面的面积,第一棱台的轴心固定于第一电机的转轴上,第一电机的转轴垂直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为第二电机,第二反射件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第二反射镜片,第二反射镜片的背面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为平衡关系。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由多个第二反射镜片组成的棱柱,棱柱的轴心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为平衡关系。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由多个第一反射镜片组成的第二棱台,第二棱台的上底面小于下底面的面积,第二棱台的轴心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垂直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
[0011]优选地,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于支撑架的底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件和第二转动机构均为一个或多个,且多个第二反射件围绕于第一反射件的四周设置。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的配合转动,将单一的光线经过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达到多种光线运动效果,通过分别控制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转速,可以形成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光线扫描效果,满足舞台灯绚丽多变的光线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灯光反射机构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参考图1和图2,一种灯光反射机构,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I上开有一透光通孔2,在安装座I上沿着透光通孔2的上方延伸设有一支撑架3,支撑架3的底部依次设有第一转动机构4和第一反射件5,具体的,第一转动机构4为第一电机,第一反射件5为由多个第一反射镜片组成的第一棱台,第一棱台的上底面大于下底面的面积,第一棱台的轴心固定于第一电机的转轴上,第一电机的转轴垂直于透光通孔2所在的平面。
[0021]安装座I上还设有第二转动机构6和第二反射件7,具体的,第二转动机构6为第二电机,第二反射件7为第二反射镜片,第二反射镜片的背面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透光通孔2所在的平面为平衡关系。第二转动机构6和第二反射件7均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第二反射件7围绕于第一反射件5的四周设置。
[0022]上述灯光反射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光源从安装座的下方通过透光通孔2射向第一反射件5,而第一反射件5在第一转动机构4的带动下旋转,相应地由第一反射件5中的反射镜片将光线进行反射产生运动的一次光线;同时,第二反射件7也在第二转动结构6的带动下旋转,而且一次光线射向第二反射件7中,由第二反射件7产生运动的二次光线。由一次光线和二次光线可以形成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光线扫描效果。
[0023]实施例2:
[0024]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的灯光反射机构与实施例1中的灯光反射机构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灯光反射机构中的第二反射件7为由多个第二反射镜片组成的棱柱,棱柱的轴心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透光通孔2所在的平面为平衡关系。本实施例中的灯光反射机构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灯光反射机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光线扫描效果。
[0025]实施例3:
[0026]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的灯光反射机构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灯光反射机构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灯光反射机构中的第二反射件7为由多个第一反射镜片组成的第二棱台,第二棱台的上底面小于下底面的面积,第二棱台的轴心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垂直于透光通孔2所在的平面。本实施例中的灯光反射机构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灯光反射机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光线扫描效果。
[0027]基于上述三种实施例中的灯光反射机构,其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的配合转动,将单一的光线经过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达到多种光线运动效果,通过分别控制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转速,可以形成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光线扫描效果,满足舞台灯绚丽多变的光线效果。
[0028]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有一透光通孔,在安装座上位于透光通孔的上方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反射件,第一转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反射件转动,第一反射件用于接收并反射穿过透光通孔的光线;在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反射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二反射件转动,所述第二反射件用于接收并反射由第一反射件所反射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反射件为由多个第一反射镜片组成的第一棱台,第一棱台的上底面大于下底面的面积,第一棱台的轴心固定于第一电机的转轴上,第一电机的转轴垂直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为第二电机,第二反射件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第二反射镜片,第二反射镜片的背面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为平衡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由多个第二反射镜片组成的棱柱,棱柱的轴心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为平衡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由多个第一反射镜片组成的第二棱台,第二棱台的上底面小于下底面的面积,第二棱台的轴心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机的转轴垂直于透光通孔所在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于支撑架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反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和第二转动机构均为一个或多个,且多个第二反射件围绕于第一反射件的四周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光反射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有一透光通孔,在安装座上位于透光通孔的上方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反射件,第一转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反射件转动,第一反射件用于接收并反射穿过透光通孔的光线;在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反射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二反射件转动,所述第二反射件用于接收并反射由第一反射件所反射的光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的配合转动,将单一的光线经过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达到多种光线运动效果,通过分别控制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转速,可以形成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光线扫描效果,满足舞台灯绚丽多变的光线效果。
【IPC分类】F21W131-105, F21V7-10, F21S10-00, F21V14-04, F21W131-406
【公开号】CN204573897
【申请号】CN201520277391
【发明人】赵冠鉴
【申请人】赵冠鉴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