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功能刻度盘和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1496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背光功能刻度盘和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背光功能刻度盘和万用表,其中背光功能刻度盘包括呈环形的透光表盘和与透光表盘形状相同且所述贴设于所述透光表盘下端面的导光环,所述透光表盘包括刻度区和空白区,所述导光环下端面安装有用于为所述刻度区提供背光的两个第一照明结构和用于为所述空白区提供背光的一个第二照明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通过两个第一照明结构和一个第二照明结构发出光线,光线入射导光环后,为透光表盘提供强度不同的背光,便于用户在环境较暗处识别刻度。
【专利说明】
背光功能刻度盘和万用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背光功能刻度盘和万用表。
【背景技术】
[0002]万用表等仪器仪表一般具有表盘,在表盘上的局部区域设有的刻度,在现有技术中这类仪表的表盘没有背光功能,在黑暗处无法直观的读出表盘上的刻度,继而影响操作人员在黑暗环境下操作仪器仪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背光功能刻度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仪器仪表没有背光功能,在黑暗环境下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包括呈环形的透光表盘和与透光表盘形状相同且所述贴设于所述透光表盘下端面的导光环,所述透光表盘包括刻度区和空白区,所述导光环下端面安装有用于为所述刻度区提供背光的两个第一照明结构和用于为所述空白区提供背光的一个第二照明结构。
[0005]进一步地,于所述导光环下端面对应所述刻度区和所述空白区的两分界处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环被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和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分隔为强光区和弱光区,所述强光区对应贴合于所述刻度区,两所述第一照明结构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发光面均朝向所述强光区,所述第二照明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发光面朝向所述弱光区。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0008]进一步地,于所述导光环上端面对应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位置,各贴设有导光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照明结构和所述第二照明结构均为LED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环内侧壁和外侧壁均设有磨砂纹点并贴设有反射膜。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环下端面设有光学网点并贴设有反光纸。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环上端面贴设有滤光纸。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通过两第一照明结构和一第二发光结构发出光线,光线入射导光环后,在导光环内散射并从其上端面射出,为刻度区提供较强的背光,为空白区提供较弱的背光,使用户能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中清楚的分辨刻度。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万用表,包括上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背光功能刻度盘可以为表盘提供背光,使万用表可以方便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功能刻度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环的结构示意;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环的各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背光功能刻度盘I,包括呈环形的透光表盘11和与透光表盘11形状相同且贴设于透光表盘11下端面的导光环12。透光表盘11包括刻度区111和空白区112,导光环12下端面安装有用于为刻度区111提供背光的两个第一照明结构131和用于为空白区112提供背光的一个第二照明结构132。
[0021]在使用时,两第一照明结构131共同为刻度区111提供背光,二者射出的光线经由导光环12散射后能均匀的从透光表盘11的刻度区111发出,第二照明结构132为空白区112提供背光,其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环12散射后能均匀从的透光表盘11的空白区112发出,使用户能在较暗的环境下观测背光功能刻度盘I,并且在不浪费光源的前提下,突显刻度区111的背光效果,使用户可以快速的区分刻度区111和刻度区111的边界,即空白区112,便于在较暗的环境下读数使用。
[0022]第一照明结构131和第二照明结构132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胶粘、螺丝固定等,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导光环12下端面对应刻度区111和空白区112的两分界处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4和第二安装槽123,第一照明结构131和第二照明结构132可对应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4和第二安装槽123内,朝向槽的任意侧壁发光,使光线能充分的入射导光环12,而不会漏光至导光环12外。
[0023]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导光环12被第一安装槽124和第二安装槽123分隔为强光区121和弱光区122,强光区121对应贴合于刻度区111,相应地,弱光区122对应空白区112。两第一照明结构131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24和第二安装槽123内,且发光面均朝向强光区121。第二照明结构13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23内且发光面朝向弱光区122。各照明结构的发光角度如图示中箭头所示,都以与导光环12半径垂直的方向入射导光环12。
[0024]由上述结构可知,强光区121同时由两第一照明结构131提供照明,而弱光区122只由一个第二照明结构132提供照明,所以从强光区121散射出的光线强于从弱光区122散射出的光线,即可达到背光突显刻度区111的目的。
[0025]由于在第二安装槽123内同时安装有第一照明结构131和第二照明结构132,所以其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一安装槽124,这种设置方式在装配时也可以较为容易的区分二者。
[0026]如图1和2所示,在导光环12的上端面对应第一安装槽124和第二安装槽123处,各贴设有导光片125。由于导光环12具有一定得厚度,其设置第一安装槽124和第二安装槽123处必然会导致厚度减少,从而容易在该处局部容易出现亮斑,使背光不够均匀。在上端面对应各安装槽处贴设有导光片125后,对设置安装槽处厚度进行补偿,使该处的光穿过的导光环12的厚度与其他各处相同,避免出现局部亮斑。导光片125如果采用与导光环12相同的材质,则其厚度应当近似等于安装槽的厚度,如果采用其他材质,则应该根据其材质的导光性能设置厚度,以达到避免局部光斑的效果。
[002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照明结构131和第二照明结构132均采用LED灯,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代替。
[0028]如图3所示,在导光环12内侧壁和外侧壁,即图示中的b面和c面均设有磨砂纹点并贴设反射膜,当光线照射至其内侧壁或外侧壁时,在磨砂纹点上产生漫反射,使光线在导光环12内多次漫反射,出光更加均匀分散。在照射到反射膜上被反射,避免从导光环12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漏光。
[0029]在导光环12的下端面设有光学网点并贴设有反光纸,其作用原理与上述的导光环12内侧壁和外侧壁设置的磨砂纹点并贴设反射膜相同,避免从导光环12下端面漏光,也可以增加光线在导光环12内部的漫反射。
[0030]如图3所示,导光环12上端面,即图示中的a面贴设有滤光纸,滤光纸可以设置为各种颜色或者不同透光率的材质,以最终决定背光的颜色、亮度等性质,以满足不同的背光特性需求。
[0031]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万用表,包括了上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I,使万用表能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使用,便于用户读出万用表上的刻度,并且能通过背光的强弱快速识别出刻度区111。
[00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的透光表盘和与所述透光表盘形状相同且所述贴设于所述透光表盘下端面的导光环,所述透光表盘包括刻度区和空白区,所述导光环下端面安装有用于为所述刻度区提供背光的两个第一照明结构和用于为所述空白区提供背光的一个第二照明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导光环下端面对应所述刻度区和所述空白区的两分界处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环被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和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分隔为强光区和弱光区,所述强光区对应贴合于所述刻度区,两所述第一照明结构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发光面均朝向所述强光区,所述第二照明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发光面朝向所述弱光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导光环上端面对应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位置,各贴设有导光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结构和所述第二照明结构均为LED灯。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环内侧壁和外侧壁均设有磨砂纹点并贴设有反射膜。8.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环下端面设有光学网点并贴设有反光纸。9.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环上端面贴设有滤光纸。10.万用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功能刻度盘。
【文档编号】F21V7/22GK205640476SQ20162013632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发明人】袁剑敏
【申请人】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