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00621阅读:10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
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的水龙头都是由铜材料制成的,由于铜材料易拉伸,见常用的加工工艺容易制成产品,一般使用电镀镍和铬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来防止铜锈,但电镀层视其质量优劣,快者一年或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失去表面光泽,起麻点,最后电镀层剥落、露出铜锈。如果使用经久耐用的不锈钢材料来制作水龙头,使用常用的加工方法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即不能达到与铜材料所制的水龙头相同等的效果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美观的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的工序为落料→弯曲→压形→冲开口→翻边→水咀拉伸→切口→线割焊接口→焊接→抛光→成品,其中翻边工序为二次翻边,第一次将工件的开口部分弧形端涨成槽形直面,并把开口底的半圆形边翻边成90°的半圆柱体,第二次将第一次所涨成的槽形直面修正成易拉伸的槽形直面,并把开口底的半圆柱体进一步翻边成稳定的半圆柱体,这时的半圆柱体的根部与管件之间具有美观的交接线;其水咀拉伸工序为该管件放入特殊结构的模具上,把槽形直面向内压弯拉伸,并与后部的半圆柱联接成一个合格的整圆。
采用上述加工方法,由于在翻边工序和拉伸工序采用了特殊的加工工艺,就能冲击水龙头的水咀,整体水龙头具有美观的流线形,能保留不锈钢本身具有耐酸、耐碱、硬质、韧性高、不生锈的特点。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1、落料把不锈钢(奥氏体型)无缝管截成所需的长度,如

图1所示。
2、压弯把管材弯曲至所需的弧度。如图2。
3、成形把已弯曲的管材压成所需的外形,其截面为扁圆形,如图3。
4、切口在管件的一端开一条底为半圆的槽,如图4。
5、翻边第一次翻边将管件开口部分弧形端涨成槽形直面,并把开口底的半圆形边部分进行翻边成90°的半圆柱体;第二次将第一次所涨成的槽形直面完善成易拉伸的槽形直面,并把开口底的半圆柱体进一步翻边成稳定的半圆柱体,这时的半圆柱体的根部与管件之间具有美观的交接线。如图5。
6、水咀拉伸把已翻边完的管件放入特殊结构的模具上,把槽形直面向内压弯拉伸弯拆,并与后部半圆柱联接成一个合格的整圆。如图6。
7、切口,把水咀拉伸后不平整部分切除至所要求的平切面。图7。
8、线割焊接口,把管件的另一端加工成能与水制开关连接的弧面。
9、把管件一端焊接在水制壁座上、另一端水咀上焊接螺母。图8。
10、抛光,打磨至所需的要求。
11、成品。
上述加工方法解决了因不锈钢其硬度、韧性、溶铸和切削加工方面较难的问题。保持了不锈钢本身银白色的光泽、不生锈、且具有比铸铜高2倍或更长的使用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工序为落料→弯曲→压形→冲开口→翻边→水咀拉伸→切口→线割焊接口→焊接→抛光→成品,其特殊在于翻边工序为二次翻边,第一次将管件的开口部分弧形端涨成槽形直面,并把开口底的半圆形边翻边成90°的半圆柱体,第二次将第一次所涨成的槽形直面完善成易拉伸的槽形直面,并把开口底的半圆柱体进一步翻成线稳定的半圆柱体,这时的半圆柱体的根部与管件之间具有美观的交接线;其水咀拉伸工序为该工件放入特殊结构的模具上,把槽形直面向内压弯拉伸,并与后部的半圆柱联接成一个合格的整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水龙头加工方法,该方法的加工工序为落料→弯曲→压形→冲开口→翻边→水嘴拉伸→切口→线割→焊接口→焊接→抛光→成品,其中翻边采用二次翻边,其开口翻成半圆柱体和槽形直面,再经水咀拉伸工序中的模具把槽形直面向内压弯拉钊弯折;并与后部的半圆柱连接成一个合格的整圆,这方法加工水龙头具有美观的流线形,且成本低,有原不锈钢原具有的特性。
文档编号B21D35/00GK1323665SQ0111460
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9日
发明者孔庆仪, 邓贵麟, 申泽民 申请人:南海市黄岐庆联五金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