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25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对钻头作上环校正与钻刃检测两项工作的两用机。
背景技术
参考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448082号“PC板钻孔专用钻头的精密自动上环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案,以及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479126号“PC板钻孔专用钻头的钻刃自动检测方法”发明专利案,在详细阅读其专利内容后,发现至少仍然存在下列几项尚未克服解决的问题一、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与公告第479126号的加工转台,均是在双侧配置进料区与排料区,导致工作人员必须在双侧往返巡视进料区与排料区的钻盒情况。
二、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与公告第479126号的进料区与排料区,其轨道均为固定宽度,无法适用不同规格大小的钻盒。
三、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的钻头,未经回压即送往退环区退环,由于钻头的高度太高,定格转动时会有不稳的现象。
四、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退环机构是由轴向上、下位的压钻气压缸、推钻气压缸与径向磁吸爪组成,由于径向磁吸爪推出时是挡在单位环的单侧,钻头容易被折断。
五、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的上环机构与台湾专利公告第479126号的校正区,均是由PLC控制器转换成脉波以驱动控制推钻器的步进马达,令推杆推抵钻头底部,由于推钻器并未设置线性滑轨与滚珠导螺杆,所以会影响到钻刃加工长度的误差。
六、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只设置一组测径机构,而公告第479126号的检测区内也仅设置一组影像视觉器,由于钻头的直径从0.2mm到2.0mm相差十倍,检测小直径的钻头时,镜头必须放大倍率,反之检测大直径的钻头时,镜头则必须缩小倍率,非常麻烦与不便。
七、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经过上环、测径作业后的钻头,与台湾专利公告第479126号经过检测作业后的钻头,均无法作翻转动作,所以钻头只能正插于钻盒上,无法依照实际需求,将钻头倒插于钻盒上。
八、台湾专利公告第448082号与台湾专利公告第479126号,仅能单独作自动上环与钻刃检测工作,而不能同时作自动上环与钻刃检测工作,所以经过上环后的钻头,如果欲作钻刃检测时,还要再一次将钻头拿到钻刃检测机,进行钻刃检测,不但费时费工,而且需要同时准备两台机器,不但成本增加,而且太占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可以同时对钻头作上环校正与钻刃检测两项工作,缩短工时、降低成本,并解决现有技术所未克服的一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关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主要是将进料、出料输送带设置在工作站基座同一边,可以方便检视料盒,并在输送带两边设有可依料盒宽度调整距离的轨道,且在输送带上设置梭台滑座、梭台升降,让料盒可以精确送到进料、出料手臂抓取位置,由工作站基座的工作回转塔,将钻头依序转动至各个工作点,其中加长回压气缸与下环回压气缸负责将钻头回压降到最低点、下环气缸负责将钻头的定位环卸除、上环气缸、上环项杆、环振动进料器、环进料气缸负责将定位环套在钻头中,视讯机构负责检视钻刃至定位环的距离,转换气缸机构与转换手臂负责将钻头移至检测基座的检测回转塔,将钻头依序转动至各个检测点,其中刃长检测基座负责检测钻刃长度,两个刀锋检测基座分别负责检测直径0.2mm~1.0mm与直径1.0mm~2.0mm的钻头,由镜头升降对焦,将影像输入电脑比对,翻转手臂负责将钻头翻转朝上或朝下,出料手臂负责将良品与不良品分别放置于不良品放置基座与出料输送带的料盒中,这样可同时进行上环校正与钻刃检测两项工作,达到缩短工时、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一种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包含基座骨架,该基座骨架设有工作站基座与检测基座,该工作站基座设有工作回转塔,该检测基座设有检测回转塔;基座骨架设有进料、出料输送带,并设有手臂基座与进料、出料手臂,在工作站基座设有将工作回转塔的钻头抓取移动至检测回转塔的转换气缸机构与转换手臂。
该进料、出料输送带为水平并排的设于该基座骨架的一侧,中间垂直并排的设有该手臂基座与该进料、出料手臂;在该检测基座设有翻转手臂与不良品放置基座,以将钻头朝上或朝下翻转。
该进料、出料输送带的两边设有具有调整槽的轨道。
该翻转手臂是设置在检测基座靠近出料输送带的位置处,包括横向气缸、纵向气缸、旋转气缸及夹具,该夹具是设置在旋转气缸上,可作前后、上下移位夹持钻头以及翻转钻头。
该不良品放置座设有放置槽,一端设有推进气缸,由推进气缸的顶杆推动钻头前进一个距离,另一端设有感应器,感应器检测是否排满钻头,并发出警讯或停机。
该工作回转塔周围环绕设有加长回压气缸、下环气缸、下环回压气缸、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振动进料器、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加长回压气缸与下环回压气缸设有中空套件;下环气缸设有四组气缸,第一组气缸设有压制定位环的压板,第二组气缸设有套设钻头的夹套,第三组气缸在夹套的径向处设有定位钻头的定位杆,第四组气缸在第二组气缸的轴向下方处设有推动钻头的顶杆;上环顶杆设有步进马达与滚珠导螺杆,在滚珠导螺杆设有螺孔座,其升降带动一推进顶杆的活动座,该活动座设有滑座与线性滑轨。
该检测回转塔周围环绕设有刃长检测基座、两个刀锋检测基座;第一个刀锋检测基座通用钻头直径为0.2mm~1.0mm,第二个刀锋检测基座通用钻头直径为1.0mm~2.0mm;该刀锋检测基座设有步进马达与滚珠导螺杆,在滚珠导螺杆设有螺孔座,其升降带动一推动视讯镜头的活动座,该活动座设有滑座与线性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解决前述以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一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将进料、出料输送带设置在工作站基座的同一边,可以方便检视料盒,减少工作人员往返两边巡视料盒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二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进料、出料输送带的两边设有可依料盒宽度谓整距离的轨道,适用不同规格大小的料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三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工作站基座设有加长回压气缸与下环回压气缸,负责将钻头回压,降低钻头高度,使转动更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四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下环气缸设有四组气缸,第一组气缸设有压板、第二组气缸设有夹套,在夹套的径向处设有第三组定位气缸,配合在第二组气缸的轴向下方处设置第四组推钻气缸,利用第一组气缸的压板压在定位环顶面,使第四组推钻气缸在向上推动钻头时,不会因为单侧的应力影响,而导致钻头被折断。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五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上环气缸的顶杆与刀锋检测基座的镜头设有线性滑轨与滚珠导螺杆,令顶杆推动钻头与镜头升降对焦更为精确无误。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检测基座设有两组刀锋检测基座,第一组刀锋检测基座针对钻头直径为0.2mm~1.0mm,第二组刀锋检测基座则针对钻头直径1.0mm~2.0mm,使得镜头不必放大或是缩小倍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七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检测基座设有翻转手臂,可以依照实际需求,将钻头的钻刃朝上翻转或是朝下翻转,再由出料手臂将钻头正插或是倒插在料盒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八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工作站基座与检测基座之间设有转换气缸机构与转换手臂,利用转换手臂将工作回转塔上已经上环校正后的钻头,移至检测回转塔,继续进行钻刃检测工作,既省时又省工,而且仅需要准备一台机器,不但成本降低,而且不占空间,据此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的平面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料、出料输送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进料、出料输送带的轨道调整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料、出料手臂与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站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长回压气缸的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下环气缸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下环气缸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下环气缸的动作示意图三;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下环气缸的动作示意图四;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下环气缸的动作示意图五;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下环回压气缸的动作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三;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上环顶杆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上环顶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气缸机构与转换手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刀锋检测基座的本体组合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刀锋检测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刀锋检测基座的断面组合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刀锋检测基座的动作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翻转手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翻转手臂的动作示意图一;图28是本实用新型翻转手臂的动作示意图二;图29是本实用新型不良品放置座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0是本实用新型不良品放置座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31是本实用新型不良品放置座的动作示意图二;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配置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一种PC板钻头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敬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俯视、正视的平面组合示意图。主要是由基座骨架10、进料、出料输送带20、进料、出料手臂基座30、工作站基座40、转换气缸机构50、检测基座60、翻转手臂70、不良品放置座80、料盒90所组成,其中基座骨架10是供承载与装设所有元件,基座骨架10一侧设有电脑11,电脑11存放资料,可以作为比对钻头好坏、适不适用与显示影像之用;进料、出料输送带20,敬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进料、出料输送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进料、出料输送带的轨道调整示意图。是平行设置于基座骨架10前方同侧的位置处,利用马达21与输送带22传动,输送带22上设有梭台滑座23与梭台升降座24,可供运送与升降料盒90,输送带22的两边设有轨道25、26,轨道25设有调整槽251,轨道26则是设置在调整座27上,调整座27也设有调整槽271,可以依照料盒90宽度,调整两边轨道25、26的距离,同时由锁固元件28予以固定;进料、出料手臂基座30,敬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进料、出料手臂与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是垂直设置于基座骨架10前方同侧的中央位置处,由手臂基座31以及进料、出料手臂32、33组成,手臂基座31的两边设有马达34、传动轮35、传动皮带36、滑道37,作为进料、出料手臂32、33滑动移位之用,进料、出料手臂32、33设有负责升降的气压缸38以及负责夹取得处理与已处理钻头91的夹具39;工作站基座40,敬请配合参阅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站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是设置于基座骨架10一边,工作站基座40中央设有工作回转塔41,工作回转塔41设有数等分的置料座411,置料座411设有置料孔412,可供钻头91插设之用,工作回转塔41由马达42驱动,一次旋转一个等分,工作站基座40上位于工作回转塔41的圆周处依序设有加长回压气缸43、下环气缸44、下环回压气缸45、上环气缸46、上环顶杆47、环进料气缸48、视讯机构49;加长回压气缸43,敬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加长回压气缸的动作示意图。设有中空套件431,作为下压钻头91之用,降低钻头91的高度,让钻头91随著工作回转塔41转动时平稳;下环气缸44,敬请配合参阅图9~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下环气缸的动作示意图一~五。设有四组气缸441、442、443、444,第一组气缸441设有压板445,作为压制定位环92之用,第二组气缸442设有夹套446,作为套设续头91之用,第三组气缸443在夹套446的径向处设有定位杆447,作为定位钻头91之用,第四组气缸444在第二组气缸442的轴向下方处设有顶杆448,作为推动钻头91之用,另外设有吹气装置449,由第一组气缸441的压板445与第二组气缸442的夹套446压制住定位环92与套设住钻头91,再由第三组气缸443的定位杆447定位钻头91,使第四组气缸444的顶杆448向上推动钻头91脱离定位环92,最后由吹气装置449将定位环92吹落于收集箱440中;下环回压气缸45,敬请配合参阅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下环回压气缸的动作示意图。设有中空套件451,作为下压钻头91之用,降低钻头91的高度,让钻头91随著工作回转塔41转动时平稳;上环气缸46、上环顶杆47、环进料气缸48、视讯机构49,敬请配合参阅图15~图1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一~三。其中在工作站基座40位于环进料气缸48处旁边设有环振动进料器401(见图7),而环进料气缸48与环振动进料器401的送料动作,以及由视讯机构49负责钻头91与定位环92的监看动作,以及由上环气缸46负责将定位环92套设于钻头91的上环动作,均属于公知技术,于此不再赘述,仅就专利特征说明上环顶杆47,敬请参阅图18、图1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上环顶杆的立体组合、分解示意图。是以步进马达471驱动旋转滚珠导螺杆472,利用滚珠导螺杆472升降带动螺孔座473,将螺孔座473设置在活动座474底部,活动座474一侧设有滑座475,通过滑座475从而使活动座474设置在线性滑轨476上,再将顶杆47设置在活动座474上,通过线性滑轨476与滚珠导螺杆472,使顶杆47的推进动作更为精确;转换气缸机构50,敬请参阅图2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气缸机构与转换手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设有线性滑轨51,可供装设转换手臂52,转换手臂52设有负责升降的气压缸53以及负责夹取钻头91的夹具54,借此将工作回转塔41的钻头91,移至检测基座60的检测回转塔61;检测基座60,敬请配合参阅图2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是设置于基座骨架10的另一边,检测基座60中央设有检测回转塔61,检测回转塔61设有数等分的置料座611,置料座611设有置料孔612,可供钻头91插设之用,检测回转塔61由马达62驱动,一次旋转一个等分,检测基座60上位于检测回转塔61的圆周处依序设有刃长检测基座63与两个刀锋检测基座64、65,第一个刀锋检测基座64是针对钻头91直径为0.2mm~1.0mm,第二组刀锋检测基座65则针对钻头91直径为1.0mm~2.0mm,刃长检测基座63由视讯镜头对钻头91的钻刃作长度检测,评估钻刃在加工短少后的长度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均属于公知技术,于此不再费述,仅就专利特征说明两组刀锋检测基座64、65结构完全相同,仅以一组刀锋检测基座64作说明,敬请参阅图22、图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刀锋检测基座的立体组合、分解示意图。以及图24、图2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刀锋检测基座的断面组合、动作示意图。是以步进马达641驱动旋转滚珠导螺杆642,利用滚珠导螺杆642升降带动螺孔座643,将螺孔座643设置在活动座644,活动座644一侧设有滑座645,活动座644通过滑座645设置在线性滑轨646上,再将视讯镜头647设置在活动座644,通过线性滑轨646与滚珠导螺杆642,使视讯镜头647的对焦动作更为精确;翻转手臂70,敬请参阅图2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翻转手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与图27、图2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翻转手臂的动作示意图一、二。是设置在检测基座60靠近出料输送带20的位置处,包括横向气虹71、纵向气缸72、旋转气缸73、夹具74,该夹具74是设置在旋转气缸73上,让夹具74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气缸71、72作前后、上下移动,同时利用旋转气缸73翻转钻头91,使钻头91的钻刃朝上或朝下;不良品放置座80,敬请参阅图2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不良品放置座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与图30,3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不良品放置座的动作示意图一、二。设有放置槽81,可供钻头91排列之用,不良品放置座80一端设有推进气缸82,当不良品的钻头91被放置在放置槽81时,推进气缸82的顶杆83即会推动钻头91前进一个距离,不良品放置座90另一端设有感应器84,当感应器84检测到有钻头91时,即表示放置槽81已经排满不良品的钻头91,即会发出警讯或停机。
通过上述各元件所组合而成的本实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种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在实际操作应用上,敬请参阅图3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配置流程示意图。料盒90在进料输送带20上,由进料手臂32输入工作回转塔41的置料座411的料孔412中,依序由加长回压气缸43、下环气缸44、下环回压气缸45、上环气缸46、上环顶杆47,进行钻头91的加长回压、下环、下环回压、上环处理工作,同时通过转换手臂70将已经上环校正后的钻头91,移动至检测回转塔61的置料座611的置料扎612中,依序由刃长检测基座62与刀锋检测基座64或65,进行钻头91的刃长检测与刀锋检测处理工作,经电脑11比对判定为良品或不良品,由出料手臂33输出至出料输送带20的料盒90或不良品放置座80的放置槽81中,而翻转手臂70可以依照实际需求,将钻头91的钻刃翻转呈朝上或是朝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包含基座骨架,该基座骨架设有工作站基座与检测基座,该工作站基座设有工作回转塔,该检测基座设有检测回转塔;其特征在于基座骨架设有进料、出料输送带,并设有手臂基座与进料、出料手臂,在工作站基座设有将工作回转塔的钻头抓取移动至检测回转塔的转换气缸机构与转换手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该进料、出料输送带为水平并排的设于该基座骨架的一侧,中间垂直并排的设有该手臂基座与该进料、出料手臂;在该检测基座设有翻转手臂与不良品放置基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该进料、出料输送带的两边设有具有调整槽的轨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该翻转手臂是设置在检测基座靠近出料输送带的位置处,包括横向气缸、纵向气缸、旋转气缸及夹具,该夹具是设置在旋转气缸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该不良品放置座设有放置槽,一端设有推进气缸,由推进气缸的顶杆推动钻头前进一个距离,另一端设有感应器,感应器检测是否排满钻头,并发出警讯或停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回转塔周围环绕设有加长回压气缸、下环气缸、下环回压气缸、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振动进料器、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加长回压气缸与下环回压气缸设有中空套件;下环气缸设有四组气缸,第一组气缸设有压制定位环的压板,第二组气缸设有套设钻头的夹套,第三组气缸在夹套的径向处设有定位钻头的定位杆,第四组气缸在第二组气缸的轴向下方处设有推动钻头的顶杆;上环顶杆设有步进马达与滚珠导螺杆,在滚珠导螺杆设有螺孔座,其升降带动一推进顶杆的活动座,该活动座设有滑座与线性滑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回转塔周围环绕设有刃长检测基座、两个刀锋检测基座;第一个刀锋检测基座通用钻头直径为0.2mm~1.0mm,第二个刀锋检测基座通用钻头直径为1.0mm~2.0mm;该刀锋检测基座设有步进马达与滚珠导螺杆,在滚珠导螺杆设有螺孔座,其升降带动一推动视讯镜头的活动座,该活动座设有滑座与线性滑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板钻头的上环与检测两用机,可以同时对钻头作上环校正与钻刃检测两项工作,该两用机的基座骨架同侧设有进料、出料输送带,中间设有手臂基座与进料、出料手臂,基座骨架左右两边设有工作站基座、检测基座与工作回转塔、检测回转塔,工作回转塔周围环绕设有加长回压气缸、下环气缸、下环回压气缸、上环气缸、上环顶杆、环振动进料器、环进料气缸、视讯机构、转换气缸机构、转换手臂,检测回转塔周围则环绕设有刃长检测基座、刀锋检测基座、翻转手臂、不良品放置基座,通过转换手臂将工作回转塔上已校正后的钻头移至检测回转塔,进行钻刃检测工作,同时利用翻转手臂将钻刃翻转,再由出料手臂将不良品与良品分开放置。
文档编号B23Q17/20GK2602859SQ0320342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5日
发明者董文荣 申请人:智茂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