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工具机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8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工具机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工具机固定架,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简单的操作动作就可达到快速收合使用效果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传统一种可移动式的工具机固定架10主要包含有一车轮载体11、一平台单元12、一前脚架13、一前卡定单元14、一后脚架15及一后卡定单元16,车轮载体11具有一主架杆111、一接设在主架杆111上端处的把手杆112、以及二轴设在主架杆111下端处的车轮113,平台单元12前侧与主架杆111作轴接,前脚架13上端具有一与平台单元12作轴接的耳部131,位于耳部131侧边处具有一凸缘132,该凸缘132在预定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定位孔1321及一第二定位孔1322,前卡定单元14具有一固接在把手杆112上的固定座141、以及一弹设在固定座141内的卡掣杆142,卡掣杆142在前脚架13到达展开位置时刚好可掣入第一定位孔1321,在前脚架13到达收合位置时刚好可掣入第二定位孔1322,后脚架15下端与车轮113作轴接,上端则滑设在平台单元12底部,后脚架15在预定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卡部(图未示)及一第二卡部151,后卡定单元16具有一固设在平台单元12后侧处的固定座161、以及一弹设在固定座161内的卡掣杆162,该卡掣杆162在后脚架15到达展开位置时刚好与第一卡部作成卡掣,在后脚架15到达收合位置时则刚好与第二卡部151作成卡掣。
上述工具机固定架10确实具有收合使用的效果,但是在使用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工具机固定架10是利用平台单元12装载工具机(图未示),一般的工具机都有相当的重量,当使用者要对该平台单元12进行收合时,通常要一手先提握平台单元12以防止突然掉落,另一手再对前、后卡定单元14、16进行操作,使平台单元12慢慢地放下作成收合状,但此一操作动作都会让使用者每次提举平台单元12需要花费大力才足以支撑住工具机的重量,操作上显得相当费力,另外,要让平台单元12完全靠叠在车轮载体11上,需要让前脚架13及后脚架15都完成收叠,因此需要进行二次上述的收叠动作,操作上较为麻烦且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便操作方式可快速达到收合效果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包含有一第一支架单元、一第二支架单元、一撑立杆架单元、一承载平台单元及一控制单元,其中,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第一支架、二轴设在第一支架下端处的滚轮、以及二穿设在第一支架两侧中间处的轴接元件,第二支架单元具有一第二支架、以及二固设在第二支架两侧上方处的滑槽座,第二支架中间处受到二轴接元件穿枢而与第一支架呈交叉轴枢状,该滑槽座在预定位置处至少设有二组定位孔,撑立杆架单元具有一L型架、二穿设在L型架两侧前方处的固定轴件、以及二套设在L型架两侧后方处的定位件,该L型架是由左右二平直杆及一弯折接设在二平直杆后端处的撑立杆构成,该撑立杆与二滚轮刚好位于同一侧,二固定轴件穿接在第一支架上端处作成轴固状,二定位件分别伸入二滑槽座内,可滑动位移地与上述定位孔作卡固定,承载平台单元固定设置在L型架的平直杆上,其外侧具有一可供装载工具机的承载平面,其里侧具有一安装面,控制单元具有一活动装设在承载平台单元安装面中间处的主动杆件、一接设在主动杆件前端处的操控把手、一装设在安装面上可抵制主动杆件移动的安全控制件、以及二接设在主动杆件后端处且分别与二定位件相接连动的连动杆。
本发明的功效是让操控把手只做一次操作,便可让承载平台单元迅速完成收合的使用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般工具机固定架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移动式工具机脚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说明本发明与一工具机固定结合的情形;图3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包含有一第一支架单元、一第二支架单元、一撑立杆架单元、一承载平台单元及一控制单元;图4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说明本发明位于撑展状态下的情形;图5是图4在I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相互收合呈垂直撑立状态的情形;图7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平面图,说明该控制单元具有一操控把手、一主动杆件、一安全控制件及二连动杆,二连动杆与二定位件相接连动的情形;图8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扳拉安全控制件解除主动杆件受制状态的情形;图9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扳转操控把手提拉主动杆件带动二定位件脱掣的情形;图10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相互分离呈展开状态的情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见图2、图3所示,本发明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主要包含有一第一支架单元20、一第二支架单元30、一撑立杆架单元40、一承载平台单元50及一控制单元60,承载平台单元50上可供装载一工具机100,接着,再将上述各单元的构件形状及组合空间型态予以详述于后。
第一支架单元20具有一呈倒U形状的第一支架21、二轴设在第一支架21下端处的滚轮22、以及二穿设在第一支架21两侧中间处的轴接元件23,第一支架21下端处横设有一轴杆211,可供二滚轮22套入轴固定,第一支架21两侧中间处各延伸出有一轴管212,刚好可供轴接元件23作穿入,第一支架21两侧上方处各开设有一固定轴孔213。
第二支架单元30具有一呈H形状的第二支架31、以及二固设在第二支架31两侧上方处的滑槽座32,第二支架31两侧中间处开设有二中间轴孔311,二轴接元件23可穿枢入中间轴孔311内,使第一支架21及第二支架31彼此呈交叉轴枢状,二滑槽座32都是断面略呈C形状的长形杆,其下端形成有一开放口端321,上端具有一封闭口端322,其外侧边墙323在上下位置处分别穿设有一第一定位孔324及一第二定位孔325。
撑立杆架单元40具有一L型架41、二穿设在L型架41两侧前方处的固定轴件42、以及二套设在L型架41两侧后方处的定位件43,L型架41是由左右二平直杆411、一弯折接设在二平直杆411后端处的撑立杆412、以及一接设在二平直杆411中间处的横杆413所构成,该撑立杆412是由二平直杆411末端略做90度弯折状,且刚好与二滚轮22位于同一侧位置,二固定轴件42穿接在第一支架21上端二边的固定轴孔213处,使L型架41前端与第一支架21作成轴固状,L型架41在两侧后方处向外各延伸有一管部414,该管部414刚好可供容纳定位件4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定位件43都包含有一杆销431、一抵止该杆销431朝第一、第二定位孔324、325方向作弹移的弹簧432、以及一固接在杆销431外端处的插掣头433,二定位件43由开放口端321可进入二滑槽座32内,封闭口端322则是防止定位件43向外脱出滑槽座32外,定位件43在滑槽座32内可滑动位移,插掣头433受到弹簧432弹压,可与上述定位孔324、325作成卡固定。
承载平台单元50是呈矩形状的平台,其固定设置在L型架41的平直杆411上,其位于外侧一面具有一可供装载一工具机100(例如台锯机)的承载平面51,承载平面51在四周处螺设有数个固接孔511,可供螺接固定住该工具机100,承载平面51中央处开设有二开槽512,工具机100切削完的碎屑刚好可由开槽512掉落做集中处理,一并参见图4所示,承载平台单元50相反于承载平面51的一面具有一安装面52,该安装面52在中间位置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座521及一第二固定座522,承载平台单元50前方具有一边墙53,该边墙53中间处开设有一穿孔531。
参见图5、图7所示,控制单元60具有一活动装设在承载平台单元50安装面52中央位置处的主动杆件61、一接设在主动杆件61前端处的操控把手62、一套设在主动杆件61上且抵止在第一固定座521上的回复弹簧63、一装设在第一固定座521上可抵制主动杆件61移动的安全控制件64、以及二接设在主动杆件61后端处且分别与二定位件43相接连动的连动杆65,该主动杆件61乃略呈T形状,包含有一中央主杆611、一横接设在中央主杆611末端处的连接杆612、一插接在中央主杆611中段位置处的止挡销613,中央主杆611贯穿第一固定座521及第二固定座522,其前端更是由承载平台单元50的穿孔531穿伸出至外侧,该止挡销613横向刚好挡抵回复弹簧63,如此回复弹簧63对主动杆件61可提供一往后方向移动的弹复力,中央主杆611在对应第一固定座521的位置处更凹设有一插孔6111,该操控把手62具有一与主动杆件61前端作轴接的凸轮部621、以及一延伸连设在凸轮部621上可供使用者手部操作的柄部622,借助主动杆件61的后退弹复力,该凸轮部621的外周缘可保持与承载平台单元50的边墙53作顶抵接触,该安全控制件64包含一穿设在第一固定座521上的定位杆641、一固接在定位杆641外端处的拉柄642、一套设在定位杆641上且抵靠第一固定座521内壁的弹簧643、以及一嵌设在定位杆641上可供挡抵弹簧643的止挡环644,定位杆641借助止挡环644受到弹簧643弹抵,会产生一朝主动杆件61方向移动的弹复力,当主动杆件61在移动时使插孔6111刚好正对定位杆641的位置,定位杆641便会立刻弹掣入插孔6111而锁固定整个主动杆件61,借此可避免主动杆件61跳脱所造成的危险,再参见图7所示,二连动杆65都是略呈L形状,其中间处具有一轴接在横杆413上可活动摆转的转轴部651,其一端具有一与主动杆件61连接杆612作轴联的第一轴联端652,另一端具有一与定位件43作轴联的第二轴联端653。
以上为本发明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各构件形状及组合空间型态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发明的展开动作以及预期所能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
参见图6、图7所示,在一般收合状态下,整个工具机脚架利用撑立杆412可垂直撑立在地面上,工具机100被固定在承载平台单元50上,二滚轮22刚好与地面接触,让使用者可便利地对工具机100进行搬运移动,此时借由定位件43插掣在第二定位孔325,使第一支架单元20与第二支架单元30被定位在折收靠合的状态。
参见图8所示,当使用者要对本发明进行展开动作时,首先,使用者要先解除主动杆件61的受制状态,将安全控制件64的拉柄642向外拉出,使定位杆641自主动杆件61的插孔6111脱离出来,如此整个主动杆件61就可开始动作。
参见图9所示,接着,使用者对操控把手62柄部622向上扳动,使凸轮部621转移以较长的外周边缘与边墙53作顶抵接触,如此主动杆件61端部会受到凸轮部621提拉而上升一段距离,刚好带动二连动杆65偏摆,二连动杆65带动二定位件43向内侧缩移,如此二定位件43便可同时自滑槽座32的第二定位孔325脱离出来,最后,使用者再将第二支架单元30与第一支架单元20分开,定位件43的位置可由原来第二定位孔325移至第一定位孔324并自动作成卡掣,如此第一支架单元20及第二支架单元30便可快速地被定位在展开状态,如图10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移动式工具机脚架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工具机固定架10操作性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利用第一支架单元20、第二支架单元30及撑立杆架单元40的连杆组合变化,使用者只要透过控制单元60的操控把手62,便可一次控制二定位件43与上述定位孔324、325的离合状态,轻易让本发明达到收合展开的状态,本发明的操作动作相当简单,只需操作一次便可完成收合或展开,使用上相当快速,能有效节省时间及提升工作效率,且本发明在操作上不需提举负荷工具机100的重量,对使用者而言,更可减轻劳力的付出,具有极佳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支架单元,具有一第一支架、二轴设在第一支架下端处的滚轮、以及二穿设在第一支架两侧中间处的轴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单元,具有一与第一支架作交叉轴枢状的第二支架、以及二固设在第二支架两侧上方处的滑槽座,所述滑槽座在预定位置处至少设有二组定位孔;一撑立杆架单元,具有一L型架、二穿设在L型架两侧前方处的固定轴件、以及二套设在L型架两侧后方处的定位件,所述L型架是由左右二平直杆及一弯折接设在二平直杆后端处的撑立杆构成,所述撑立杆与二滚轮刚好位于同一侧,二固定轴件穿接在第一支架上端处作成轴固状,二定位件伸入二滑槽座内可滑动位移地与上述定位孔作卡固定;一承载平台单元,固定设置在L型架的平直杆上,其外侧具有一可供装载工具机的承载平面,其里侧具有一安装面;及一控制单元,具有一活动装设在承载平台单元安装面中间处的主动杆件、一接设在主动杆件前端处的操控把手、一装设在安装面上可抵制主动杆件移动的安全控制件、以及二接设在主动杆件后端处且分别与二定位件相接连动的连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座下端形成有一开放口端,上端具有一封闭口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两侧各具有一可供装容所述定位件的管部,每一定位件都包含有一杆销、一弹抵所述杆销可朝定位孔方向弹移的弹簧、以及一固接在杆销外端可与定位孔相套合的插掣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中间处具有一可供装设二连动杆的横杆,每一连动杆中间处具有一轴接在横杆上的转轴部,两端处具有二分别与主动杆件及定位件相轴联的轴联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更具有一可对主动杆件作弹复移动的回复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单元前方具有一边墙,所述边墙中间处开设有一可供主动杆件伸出的穿孔,所述操控把手具有一与主动杆件作轴接的凸轮部,所述凸轮部外周缘与边墙顶抵接触可控制主动杆件作直线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件包含有一定位杆及一弹抵定位杆可朝主动杆件方向弹移的弹簧,所述主动杆件杆身在预定位置处凹设有一可供定位杆套入的插孔。
全文摘要
一种移动式工具机脚架,包含有一第一支架单元、一第二支架单元、一撑立杆架单元、一承载平台单元及一控制单元,第一支架单元下端设有二滚轮,与第二支架单元交叉枢接可做展开收合状,撑立杆架单元一端轴固定在第一支架单元上,另一端对称设有二可伸缩移动的定位件,可选择插接在第二支架单元上的二组定位孔内,承载平台单元固接于撑立杆架单元上可供装载一工具机,该控制单元具有一主动杆件及一操控把手,扳转操控把手可带动主动杆件以控制定位件与定位孔的离合状态,借此快速操作可达到便利收合使用的效果。
文档编号B23D47/02GK1928416SQ200510096809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5日
发明者陈裕田, 蔡庆耀 申请人:墩丰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