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564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带包装用内护圈的成型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经热轧或冷轧后得到厚度较薄的薄板,如常用的1.0、1.2、1.5mm等的热轧板;为了运输方便,都是将一定长度的薄板一层一层的叠加在一起,形成圆形(圆柱状)的钢带,该种钢带的外径较大,重量较重,其内留有吊运孔,吊运孔的直径通常为几十厘米。由于重量较重,而单层薄板很薄,在吊运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薄板很容易受到损伤,尤其是其内外边缘更容易受到损伤,轻则在其边缘形成绉折、凹陷等,重则使其形成裂纹甚至断裂等而形成废品。故在运输钢带时,都需要在其内、外边缘上设置起防护作用的内护圈或外护圈,以保护钢带在吊运过程、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常用的制造内护圈的成型装置比较多,但其不足主要有如下二点1、设备比较复杂,导致设备成本较高,一般都在十万元以上,且生产效率不高;2、设备故障率较高,维修、保养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钢带内护圈制造装置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机架和传动轴其特征在于碾压轮安装在传动轴上,由传动轴带动其转动;在所述机架上设有导向轮和进料台,进料台设在碾压轮的下方,进料台与碾压轮之间留有间隙,供待加工的内护圈通过;导向轮设置在碾压轮后面;导向轮分开设置,相互之间留有间隔位置;所述碾压轮的制造加工面设有楔形形状的凸棱,两两相邻的凸棱之间形成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以生产各种长度(直径)的内护圈,对操作工人没有特别的操作技能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碾压轮(件5)主视图(剖视)。
图3是碾压轮(件5)俯视图(局部)。
图4是碾压轮(件5)A向视图(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电机、2—减速器、3—机架、4—传动轴、5—碾压轮、6—导向轮、7—进料台。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如
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机1、减速器2、机架3和传动轴4等,其中电机1、减速器2和传动轴4作为动力装置,完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和技术,对其结构以及控制方式等不作进一步介绍。碾压轮5安装在传动轴4上,由传动轴4带动其转动。在机架3上设有导向轮6和进料台7,进料台7设在碾压轮5的下方,进料台7与碾压轮5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供待加工的内护圈从该间隙中通过而碾压加工成型。导向轮6可以为多个,设在碾压轮5的后边,其作用是将经过碾压轮5碾压加工后的内护圈弯曲,使其大致呈圆形。如为两个以上的导向轮6,则应分开设置,相互之间留一定间隔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内护圈,是用预先加工成角钢形状的薄板从碾压轮5和进料台7之间穿过,经碾压加工成型而得到。
如图2、3、4所示,8—凸棱、9—凹槽。
图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碾压轮5的结构示意图。碾压轮5外部结构呈圆柱形,其内与传动轴4相连接,其圆周面上(制造加工面)设有楔形形状的凸棱8,凸棱8之间均匀设置,两两相邻的凸棱8之间形成凹槽9。经碾压轮5的碾压加工,就能得到所需的内护圈。碾压轮5的凸棱8和凹槽9的宽度、深度等由具体的工艺参数决定,不作为保护要点,在此不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启动电机1,经减速器2,带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碾压轮5转动。将待加工的内护圈从进料台7上进入(人工手动或机器自动),穿过碾压轮5和进料台7之间的间隙,经碾压加工成型;同时,经导向轮6的弯曲作用,得到大致呈圆形的内护圈。
权利要求1.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器(2)、机架(3)和传动轴(4),其特征在于碾压轮(5)安装在传动轴(4)上,在所述机架(3)上设有导向轮(6)和进料台(7),进料台(7)设在碾压轮(5)的下方,进料台(7)与碾压轮(5)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轮(6)设置在碾压轮(5)后面;导向轮(6)分开设置,相互之间留有间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轮(5)的制造加工面设有楔形形状的凸棱(8),两两相邻的凸棱(8)之间形成凹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棱(8)均匀设置在其圆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带包装用内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机架和传动轴其特征在于碾压轮安装在传动轴上,由传动轴带动其转动;在所述机架上设有导向轮和进料台,进料台设在碾压轮的下方,进料台与碾压轮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碾压轮的制造加工面设有楔形形状的凸棱,两两相邻的凸棱之间形成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以生产各种长度(直径)的内护圈,对操作工人没有特别的操作技能要求。
文档编号B21H1/06GK2836954SQ20052001022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蔡长茂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