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71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口连接器使用的撞针结构及制作方法,属于油田井口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用于井深测试的井口连接器,只要采用声弹作为声源,就必须使用撞针。现在的撞 针为一体化设计,为了满足撞针主体的加工要求和击发部位耐磨要求,通常选用马氏体型不 锈钢作为撞针材料。其主要缺点有两点 一是局部硬化处理成本高;二是撞针主体和击发部 位之间有明显的尺寸突变,突变处容易由于应力集中,导致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加工简单、工作可靠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及 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构造包括针尖和针体,在针体上设有压 接孔,压接孔连接排气孔,针尖插入压接孔内。
上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压接孔大于排气孔的直径。
上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针尖材料的硬度大于针体材料的硬度。
上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针尖表面光滑。
上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针尖与针体的压接孔为过盈配合。
井口连接器用撞针制作方法,分别制作针尖和针体,在针体上制作出压接孔,压接孔连 接排气孔,将针尖插入压接孔内,得到撞针。
上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制作方法,针尖采用滚动轴承钢淬火后直接磨削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针尖外形简单,可以在淬火后直接磨削成型,硬度 高,加工简单,无应力集中点。针体硬度低,加工容易,制作的撞针,在两者的结合处无应 力集中,针尖不会发生断裂。本发明充分兼顾了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在降低加工难度的情 况下保证了撞针的工作可靠性。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 可靠等优点。


附图l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分别制作针尖2和针体1,在针体1上制作出压接孔3,压接孔3连接排 气孔4,将针尖2插入压接孔3内,得到撞针。
针尖2采用滚动轴承钢淬火后直接磨削成型,表面光滑,硬度高,加工简单,无应力集 中点。制作针尖2材料的硬度大于针体1材料的硬度,针体1硬度低,加工容易。
压接孔3应大于排气孔4的直径。为了固定稳固,针尖2与针体1的压接孔3为过盈配合。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构造包括针尖(2)和针体(1),在针体(1)上设有压接孔(3),压接孔(3)连接排气孔(4),针尖(2)插入压接孔(3)内。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接孔(3)大于排气孔(4)的直径。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尖(2)材料的硬度大于针体(1)材料的硬度。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尖(2)表面光滑。权利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尖(2)与针体(1)的压接孔(3)为过盈配合。权利要求6一种井口连接器用撞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制作针尖(2)和针体(1),在针体(1)上制作出压接孔(3),压接孔(3)连接排气孔(4),将针尖(2)插入压接孔(3)内,得到撞针。权利要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尖(2)采用滚动轴承钢淬火后直接磨削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接孔 (3)大于排气孔(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尖( 2)材料的硬度大于针体(1)材料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尖( 2)表面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尖( 2)与针体(1)的压接孔(3)为过盈配合。
6. 一种井口连接器用撞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制作针尖( 2)和针体(1),在针体(1)上制作出压接孔(3),压接孔(3)连接排气孔(4),将针 尖(2)插入压接孔(3)内,得到撞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口连接器用撞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尖(2)采用滚动轴承钢淬火后直接磨削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口连接器用撞针结构及制作方法,构造包括针尖(2)和针体(1),在针体(1)上设有压接孔(3),压接孔(3)连接排气孔(4),针尖(2)插入压接孔(3)内。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针尖外形简单,可以在淬火后直接磨削成型,硬度高,加工简单,无应力集中点。针体硬度低,加工容易,制作的撞针,在两者的结合处无应力集中,针尖不会发生断裂。本发明充分兼顾了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在降低加工难度的情况下保证了撞针的工作可靠性。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1418678SQ20081030592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冯贵洪, 勇 夏, 庞云伟, 勇 张, 苗红雷 申请人: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