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312529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轧条带状材料的情况下,条带状材料被滚轧机的一对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连 续挤压。由于塑料加工操作,上工作辊的表面状态和下工作辊的表面分别转移到条带状材 料前表面和后表面。如果工作辊具有缺陷,裂痕或切屑被轧制,有害的缺陷和/或花样/图 案标记在通过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旋转同步沿着一卷条带状材料的整个长度而最终 产生的条带状材料上。在任何缺陷或花样被转移到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情况下,即 使在通过一旦在轧制步骤具有缺陷的工作辊轧制所产生的条带状材料之后执行任何操作, 也不能移除/消失这些缺陷或者花样。这种现象是产品产量被如此减少的原因。因此,为了检测表现为在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存在的几何图案的缺陷 或者花样,必须周期性地检查所产生的条带状材料。为了找到其中工作辊在其表面上具有 缺陷的串联式冷轧设备的具体轧制机架,在节距(Pitch)之后发现这种缺陷后,具有几米 到15米长度的轧制条带状材料被切掉,并且通过眼睛检查被切掉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 和后表面。在用于检测几何缺陷/图案的通常检查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珩磨处理,即,条带 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被磨刀石研磨,从而强调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 的缺陷。可选地,具有其它检查方法。一种是用于在轧制之后立即切掉条带状材料并通过 相对于轧制设备布置在下游侧的检查装置检测条带状材料的串联(in line)检查方法。另 一种是联机(on-line)检查方法,所述联机检查方法用于卷起轧制的条带状材料,将这种 形成卷的条带状材料输送到检查装置,绕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并且切掉轧制的条带。在检查方法中的珩磨处理期间,如果将珩磨处理施加在堆叠在检查台上的条带状 材料的上表面上,则由于珩磨操作,在与检查台接触的条带状材料的下表面上产生了新的 缺陷或花样。不可能区分在珩磨处理中产生的新缺陷或新花样和在轧制操作中产生的缺陷 或花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公开了用于通过在两对夹紧装置的任意位置处提供张应 力产生装置(张力台)而在条带状材料不与检查台接触的情况下珩磨条带状材料的检查方 法。[专利文件1]可选择地,已经公开了一种检查方法,所述检查方法用于分开两对夹紧装置以产 生相对于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并且使条带状材料旋转180度以检查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 前表面和后表面。[专利文件2]专利文件1 日本专利出版物 2006-516484 (W02004/069441)专利文件2 日本专利出版物 2008-519693 (W02006/05123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专利文件1中存在问题。即,当通过设置具有设置在任意位置处的两对夹 紧装置的拉应力生成装置(张力台)条带状材料和检查台在珩磨处理期间保持在非接触状 态时,检查方法可以仅操作珩磨处理并检查条带状材料的上表面。在上述专利文件2中存在问题。即,当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时,两对夹紧装 置分开并且条带状材料旋转180度。需要两对夹紧装置提供两个功能,即,分开功能和旋转 功能,使得检查装置的尺寸变大。在检查装置中,由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分开的距离确定条带状材料中产生的拉应力 的强度。例如,通过在IOg的夹紧装置之间伸长Imm距离而产生大约20N/mm2的拉应力。通 常,当检查条带状材料时,根据条带状材料的厚度将条带拉应力设定在ΙΟΝ/mm2至50N/mm2 范围内。这意味着夹紧装置之间的分开距离从0.5mm至2. 5mm。当检查者将珩磨处理施加 到条带状材料时,检查者接近非常靠近条带状材料的位置。因此,相对于条带状材料设定的 拉应力变得太大。必须防止条带状材料被破坏。因此,虽然高精度地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 状材料,但是用于分开两对夹紧装置的定位精度却大约为0. Imm,即,拉应力位移量大约为 2N/mm2。为了在其中夹紧装置必须一起包括分开功能和旋转功能的双层结构中保持0. Imm 的精度,必须使用具有高精度的多个部件,并且必须增加所述部件的的刚度。在长时间使用 之后机械系统恶化的情况下,难以保持具有所需的高精度的设定的拉应力。条带状材料松 弛并且夹紧装置手动移动以调节这种松弛。然后,在珩磨检查步骤中拉应力被设定地太大, 并且增加了条带状材料被破坏的风险。鉴于安全考虑该问题严重。在用于通过分开布置两对夹紧装置而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检查装置中, 必须提供能够输出与拉应力相同的动力的分开机。检查装置的尺寸则变大。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分开距离较长的情况下,即使被检查的条带状材料具有沿 其宽度方向的卷绕,所述卷绕也不是条带状材料的沿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可被调节的 卷绕。这种情况有时对于通过眼睛检查条带状材料提供了有害影响。此外,在传统的检查装置中,在运出已检查的条带状材料期间,条带状材料的前端 部分粘在检查台的后端部分上,使得已检查的条带状材料不能通过。在其长度从几米到15米的条带状材料被夹紧装置夹紧的情况下,从被夹紧装置 夹紧的点开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易于发生皱折。由于由这种皱折引起光泽 变化,对于判断任何缺陷或花样是否存在的操作具有有害影响。本发明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所 述检查装置通过简化其结构并且减少挤压装置的尺寸而在经济上占优势。此外,可以以高精度设定拉应力,使得可以最小化相对于在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 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步骤中设定的拉应力的拉应力变化。因此,由于减少了条带状材 料被破坏的风险,因此可以提供安全和高精度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 检查装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 置,其中,在用于运出已检查的条带状材料的步骤中可靠性提高。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其中可以调节条带状材料的沿其宽度方向的卷绕,并且可以控制从通过夹紧条带状材 料而夹紧条带状材料的点产生的皱折。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一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中,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 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包括两对夹紧装置, 所述两对夹紧装置用于分别夹紧条带状材料的沿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和至少两 个挤压装置,所述两个挤压装置用于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压条带状材料的前 表面或后表面。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一本发明的一种检查装置中,根据第二发明的检查装 置特征在于,两对夹紧装置绕条带状材料的沿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中心 点附近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旋转,并且至少两个挤压装置分别布置在两对夹紧装 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并压通过夹紧装置以任意角度旋转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三本发明的一种检查装置中,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 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包括两对夹紧装置,所述两对夹 紧装置用于分别夹紧条带状材料的沿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和至少一个挤压装 置,所述至少一个挤压装置用于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 或后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二或第三本发明的一种检查装置中,根据第四本发 明的检查装置特征在于,夹紧装置和至少两个挤压装置或至少一个挤压装置分别连接到旋 转框架,用于使条带状材料绕条带状材料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中心点附近的点作 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旋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一本发明到第四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条 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中,根据第五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 检查装置包括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所述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位于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并 且所述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用于在条带状材料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的水平下沿纵向方向 输送条带状材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五本发明的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 查装置中,根据第六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能够垂直移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第一本发明到第六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条带 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根据第七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两对夹紧 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包括拉应力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至少两个挤压 装置或至少一个挤压装置的挤压量,以使由拉应力测量装置测量的拉应力等于预先设定的 拉应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一本发明到第七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条 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中,根据第八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挤压 装置相对于用于夹紧条带状材料的两对夹紧装置布置在出口侧,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 输送条带状材料,并且挤压装置相对于条带状材料的前端施加期望的卷绕形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一本发明到第八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根据第九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检 查装置包括拉应力生成装置,所述拉应力生成装置用于将拉应力施加到所述条带状材料, 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种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 面的检查方法中,根据第十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检查方向包括以下步骤通 过至少两个挤压装置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其中,条带状材料的两端被两对夹紧装置夹 紧,并且至少两个挤压装置设置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及分别检查条带状 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第十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 后表面的检查方法中,根据第十一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被两 对夹紧装置夹紧的条带状材料绕条带状材料的沿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 中心点附近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转动;通过至少两个挤压装置压以任意角度转动 并保持在任意角度下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以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 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种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 面的检查方法中,根据第十二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一个 挤压装置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其中,条带状材料的两端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并且至少 一个挤压装置设置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及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 表面,并且使条带状材料绕条带状材料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中心点附近的点作为 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转动,以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十本发明到第十二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 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根据第十三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沿 纵向方向输送条带状材料,其中条带输送装置布置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并且条带状材料 在与被夹紧装置夹紧的条带状材料的水平相同的高度下被输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十三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 后表面的检查方法中,根据第十四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转动被两对夹紧装置夹 紧的条带状材料,并且将条带输送装置垂直移动到保护位置,所述保护位置是通过转动条 带状材料而形成的圆形区域的外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十本发明到第十四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 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中,根据第十五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在两对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内的拉应力测量装置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 并且控制挤压装置(一个或多个)的挤压量以使由拉应力测量装置测量的拉应力等于预先 设定的拉应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十本发明到第十五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 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根据第十六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挤压装置(一个或多个)在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形成适当的卷绕形状,其中挤压装置 (一个或多个)相对于被输送通过两对夹紧装置的条带状材料布置在出口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第十本发明到第十六本发明中的一个的一种用于检查 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根据第十七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通过两对夹紧装置夹紧条带状材料的两端之前,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检查装置的结构可以被简化并且挤压装置的尺寸可以被减少,使得 考虑到经济原因而可以提供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优良的检查装置。此外,可以高精度地设定拉应力,并且可以最小化相对于在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 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步骤中设定的拉应力的拉应力变化,使得可以提供用于高度可靠 地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安全的检查装置。此外,可以提供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其中可以调 节条带状材料的沿其宽度方向的卷绕,并且可以控制由于由夹紧装置夹紧而产生的皱折。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最佳方式的略图;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在轧制操作期间的实施例的最佳 方式的略图;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在条带状材料旋转约180度的状态 下的实施例的最佳方式的的略图;图4a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入口侧夹紧装置的从条带状材料的入口侧的观察点所看 的实施例的最佳方式的略图,其中入口侧夹紧装置安装在入口旋转框架上;图4b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出口侧夹紧装置的丛条带状材料的出口侧的观察点所看 的实施例的最佳方式的略图,其中出口侧夹紧装置安装在出口旋转框架上;图5是比较施加到本发明的条带状材料和施加到传统技术的条带状材料的拉应 力量的比较的图表;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所述装 置安装在压力机的中心部处;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所述装 置安装在拉应力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处;图8是用于显示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是如何控制压力机的挤压量的流程 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两个挤压 装置分别设置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两个挤 压装置分别设置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并且拉应力施加到入口侧的条带状材料,并且在条带 状材料的前端处提供卷绕;图11显示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挤压装置施加张力 以提供在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的卷绕;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在挤 压装置提供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的卷绕之后,将设置在出口侧的挤压装置移动到保护位 置;图1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略图,其中在挤压装置提供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的卷绕之后,用于输送条带状材料的装置垂直移动到夹紧 位置的水平;和图1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最佳方式的略 图,其中装置用于通过在夹紧装置夹紧条带状材料之前提供拉应力。
具体实施例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检查装置及其方法。在用于检查通过轧制设备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装置中,其中条 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可以调节条带状材料的沿其宽度 方向的卷绕,并且可以控制由于被夹紧装置夹紧而产生的皱折,同时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 的任选位置处挤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在用于检查被轧制装置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方法中,检查装置 的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被简化提供安装在两对夹紧机之间的任选位置处的至少一个挤 压装置,用于在通过两对夹紧装置夹紧条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之后,挤压条带状 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并且当夹紧装置夹紧条带状材料时,在使条带状材料绕沿条带状 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或中心部分附近的位置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转动之后,通过 沿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移动两对夹紧装置而额外地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此外,通过以任意角度转动条带状材料,可容易地操作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有害缺 陷或花样的珩磨过程和光学检查过程。通过两对夹紧装置夹紧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的两端之前, 可垂直移动的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设置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并且布置在夹紧装置的夹紧 水平处。因此,夹紧装置之间的距离被最小化并且可以控制条带状材料的松弛量。可以减 小在条带状材料旋转时的条带状材料的波动量。在旋转两对夹紧装置和条带状材料之前, 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被移动到保护位置。因此,可以在紧凑的空间中操作在检查过程中具 有分开功能和旋转功能的装置。两对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一对包括拉应力测量装置。至少一个挤压装置控制用于挤 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挤压量以将条带拉应力设定为由测量装置测量的先前 设定的拉应力,使得可将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精确地控制到预先设定值,并将所述 值保持在该水平,并且可以根据测量的拉应力检测诸如条带状材料被破坏的异常状态。安装在出口侧的挤压装置在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形成希望的卷绕形状,使得在检 查条带状材料之后条带状材料可以被平稳地输送。在两对夹紧装置将条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夹紧在与条带状材料预先确 定的水平相同的高度下之前,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可以最小化当夹紧装置夹紧条 带状材料时夹紧装置之间的条带距离。因此,可以控制由于使被夹紧装置夹紧的条带状材 料旋转而引起的条带状材料的波动量。实施例1将参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虽然本发明被描述为冷轧设备的实 施例,但是本发明的使用不限于冷轧设备。将参照图1至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方法。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查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装置的略图。如图1所示,提供上游机架100和下游机架200。上游机架100和下游机架200之 间的间隔距离与在轧制设备中轧制和切掉的条带状材料1的距离相似。用于输送条带状材 料的输送装置8设置在上游机架100和下游机架200之间,并且输送装置8可以向上/向 下移动。此外,入口输送台9相对于上游机架100设置在上游侧,而出口输送台10相对于 下游机架200设置在下游侧。在上游机架100处,盘形入口旋转框架5枢转地支撑在两个支撑辊400上。狭缝 5a设置在盘形入口旋转框架5处,并且条带状材料通过狭缝5a。多个控制辊30被设置成用于允许入口旋转框架5旋转并且防止入口旋转框架5 沿着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移动。如图4(a)所示,在入口旋转框架5的入口侧,一对入口夹紧装置3a、3b相对于狭 缝5a分别设置在上侧和下侧。夹紧装置3a、3b通过从条带状材料的上侧和下侧夹紧条带状材料的尾部而夹紧 条带状材料1。两个装置可以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入口旋转框架5移动。至少一个夹紧装置 可以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入口旋转框架5移动,而另一个可以相对于入口旋转框架固定。在如下所述的实施例中,上入口夹紧装置3a可移动,而下入口夹紧装置3b被固定。如图所示4 (b),在入口旋转框架5的出口侧,入口压下装置7a适于狭缝5a上方的 部分。入口压下装置7a可沿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入口旋转框架5移动,并且挤压条带状材 料1,以在条带状材料1上产生拉应力。另一方面,在下游机架200处,盘形出口旋转框架6枢转地支撑在两个支撑辊40 上。条带状材料被输送通过的狭缝6a设置在出口旋转框架6处。多个控制辊30被设置成 用于允许出口旋转框架6旋转并且防止出口旋转框架6沿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移动。在入口旋转框架6的出口侧,一对入口夹紧装置4a、4b相对于狭缝6a分别设置在 上侧和下侧。入口夹紧装置4a、4b通过从条带状材料的上侧和下侧夹紧条带状材料1的前部而 夹紧条带状材料1。两个装置都可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出口旋转框架6移动。至少一个夹紧 装置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出口旋转框架6可以移动,而另一个可以相对于出口旋转框架6固定。在如下所述的实施例中,上出口夹紧装置4a可移动,而下出口夹紧装置4b被固定。在出口旋转框架6的入口侧,出口压下装置7b适于狭缝6a上方的部分。出口挤压装置7b可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出口旋转框架6移动,并且压下条带状材料 1,以在条带状材料1上产生拉应力。入口旋转框架5和出口旋转框架6被电同步并且旋转。然而,如图6所示,为了以 机械关系同时旋转框架5和6,两个框架5和6可以与分离器11连接。此外,如图6所示,用于连接入口旋转框架5和出口旋转框架6的分离器11可以包括具有与挤压装置7a和7b相同性能的挤压装置7。分离器11具有作为框架的功能,除 机械同步入口旋转框架5和出口旋转框架6以一起旋转之外,挤压框架连接在所述分离器 上。挤压装置7任选地安装在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之间的位置处。为了通过眼睛检查条带状材料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轧制的条带状材料1通过冷 轧机的出口侧的剪切机(未显示)被切割成为具有几米到约15米的足够长度的段。如图 中箭头所示,切割段被输送到入口输送台9并通过松开的入口夹紧装置3a和3b,并且条带 状材料1的前端在被升起到入口夹紧3a、!3b装置和出口夹紧装置^、4b的夹紧水平2(在 附图中显示为点划线)的条带输送装置8上经过,以将条带状材料供给到松开出口夹紧装 置如和4b。在条带状材料1的末端到达松开的入口夹紧装置3a和北之后,条带状材料1的 末端被入口夹紧装置3a和北夹紧。然后,条带状材料1的前端被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夹紧。在条带状材料的沿其纵向方向的前端被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夹紧之前,条带输 送装置8被升起到入口夹紧装置3a、北和出口 4a、4b的夹紧水平2,使得条带状材料1的卷 绕量可以被最小化。通过减少条带状材料的卷绕量,同时两对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 夹紧装置^、4b旋转,可减少在条带状材料1旋转时条带状材料1的波动量,使得装置可以 提高安全点。图1显示条带状材料1被两对入口夹紧装置3a、北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夹紧的 布置状态的略图。在利用两对夹紧装置3a、3b3a和4b夹紧条带状材料1之后,如图2所示,被升起 到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夹紧水平2的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8下降到 保护位置。藉此,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没有将条带状材料1压到条带状 材料输送装置8上,使得可以使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不与条带状材料输 送装置8接触,同时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旋转。在提供条带状材料输送 装置8的向下运动之后,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向下压条带状材料1,以将 拉应力到条带状材料,其中所述拉应力增加到预先设定的拉应力。在将施加到条带状材料1的拉应力增加到预定水平并且提供入口挤压装置和出 口挤压装置7a和7b的挤压过程之后,对条带状材料1的第一检查的表面执行珩磨处理并 且通过眼睛检查第一检查表面。用于挤压条带状材料表面的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可以包括用于 与条带状材料表面接触以便防止条带状材料的表面被损坏的辊型接触部。在沿条带状材料1的宽度方向卷绕和由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 4b夹紧条带状材料所引起的皱折产生的情况下,通过将拉应力到条带状材料1可以调节这 种卷绕并且可以消除这种皱折。因此,可以在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对条带状材料1的检 查的表面执行光学检查。图2显示在下降条带输送装置8到保护位置之后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 和7b压条带状材料1,以将在条带状材料中产生的拉应力增加到预定水平的状态的略图。在下面,如图3所示,当保持施加到由入口夹紧装置和出口夹紧装置7a和7b夹紧 的条带状材料的预定拉应力时,入口旋转框架5和出口旋转框架6机械同步,并且与夹紧装置3a、3b、4a和4b—起绕条带状材料的沿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者靠近中心点 的点作为旋转轴线旋转180度角,以检查第二表面,通过眼睛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执行对条 带状材料1的珩磨处理。通过相对于水平线将条带状材料的检查表面倾斜任意角度,可以容易地检测条带 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有害缺陷或花样。图3显示的略图是入口旋转框架5和出口旋转框架6电同步并且与夹紧装置3a、 3b,4a和4b —起绕条带状材料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靠近中心点的点作为旋转轴线而 旋转,同时将由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施加到条带状材料7的拉应力保持 在预定水平。因此,如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最佳模式中所示,在用于检查由轧制设备轧制 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方法中,在使用两对夹紧装置3a、3b、4a和4b加紧条带 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的两端之后,至少一个挤压装置7、7a和7b在两对 夹紧装置3a、3b、4a和4b之间的任意部分处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通过使被两 对夹紧装置3a、3b、4a和4b夹紧的条带状材料绕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 向的中心点或靠近中心点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旋转,由于通过两对入口夹紧装置 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沿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夹紧所述条带状材料,因此条带状 材料不会移动。除夹紧功能之外,用于提供拉应力的功能分别设置,使得检查设备可以简单 化,并且可减小挤压装置7、7a和7b尺寸。从经济上考虑,可以提供用于精确地检查条带状 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装置。调节沿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卷绕,并且控制发生在被夹紧装置3a、3b、4a和 4b夹紧的点处的皱折,使得可以容易地检查条带状材料1的检查表面。除了上述作用之外,通过最小化两对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 之间的条带状材料的距离,同时条带输送装置8被大致升起到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 夹紧装置4a、4b的夹紧水平2,可以最小化条带状材料的卷绕量。通过减少条带状材料与 两对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 —起旋转的波动量,可以提高条带状材料 1转动一次之后条带状材料1的稳定性。通过将挤压装置7、7a和7b设置在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的 夹紧水平2的上方,即,将挤压装置7、7a和7b设置成与条带输送装置8相对,设置在两对 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之间的条带输送装置8具有足够的总长,因为 可防止条带输送装置8和挤压装置7、7a和7b相互接触,使得可以提高条带状材料输送性 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增加其操作效率,。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发明的效果,S卩,分别准备用于提供拉应力的功能和用于夹 紧条带状材料的功能。图5显示在用于通过分开两对夹紧装置而将拉应力到条带(专利文 件2)的传统的方法和用于通过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压至少一个挤压装置而 压条带状材料的表面以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本发明的方法中由条带状材料中的 应变产生的应力σ [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单位拉应力]。为了使传统的方法和本发明的方法之间的差异清楚,分别计算和比较拉应力,即, 由分别设置的两对夹紧装置所夹紧的条带状材料的拉伸和挤压装置的压下力所产生的单 位拉应力。
用于计算拉应力σ (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单位拉应力)的公式是σ = (AL/ L)XE,其中E是杨氏模量,AL是条带状材料的拉伸量,而L是夹紧装置之间的距离。在用 于分开两对夹紧装置的传统的方法中,条带状材料的拉伸量(AL)由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 分开距离计算。在用于通过挤压装置压条带状材料的本发明的方法中,条带状材料的拉伸 量(AL)由挤压量计算。在检查过程中,操作员必须接近条带状材料旁边的位置,以执行珩磨处理,在条带 状材料处设定的拉应力太大。必须小心处理条带状材料而不被破坏。因此,施加到条带状 材料的拉应力必须被高精度地设定。在检查时间内,施加到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拉应力为从大约 ΙΟΝ/mm2到达约50N/mm2。根据条带状材料的厚度确定拉应力的大小。在用于通过分开两对夹紧装置而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的传统的方法中,例如,在 夹紧装置之间的距离是IOm的情况下通过远离0. 5mm的距离而产生约ΙΟΝ/mm2的拉应力 (每单位拉应力)。即,如果拉应力的范围被设定为从ΙΟΝ/mm2至50N/mm2,则远离夹紧装置 的距离从0.5mm至2. 5mm。这是非常精细的范围。因此,在用于远离两对夹紧装置的传统 的方法中用于定位夹紧装置的精度大约为0. Imm,即,每单位的拉应力移动量必须被设为约 2N/W。在具有分开功能和旋转功能的双结构装置下夹紧装置之间的距离是IOm并且保 持0. Imm分开精度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具有高精度和高刚性的部件。如果机械系统由于长 时间使用而恶化,则难以保持设定的拉应力恒定。如果条带状材料下垂并通过分开夹紧装 置手动调节松弛,在珩磨处理中在检查时拉应力太大。因此,增加了条带材料被破坏的风 险。具有严重的安全问题。在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最佳模式中,入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 置7a和7b分别设置在入口旋转框架5和出口旋转框架6处,并且挤压装置在两对夹紧装 置之间的位置处压条带状材料,如果两个挤压机的位置与各自的夹紧装置分开1米,则在 挤压力的大小在从ΙΟΝ/mm2到约50N/mm2的情况下分开距离可以被设定为从约20mm到约 50mm。即使分开距离移动1mm,挤压力的最大变化是2N/mm2。因此,可以减少条带状材料在 检查时间内被破坏的风险。用于设定挤压位置的精度足以满足高精度地设定拉应力。在图1至图3中,分离器1不是必须的,使得可以提供用于通过肉眼检查条带状材 料的操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小设备的总重量和设备的总成本。此外,如图6所示,在挤压装置7压夹紧装置之间的中心部分的情况下,如果拉应 力在从约ΙΟΝ/mm2到约50N/mm2的范围内,则挤压量在从约50mm到约1 IOmm的范围内。艮口, 所述范围是相对较大。即使挤压量变化1mm,拉应力的最大位移是lN/mm2。可以足以获得 用于设定挤压量的精度,使得可以提供具有高稳固特性的拉应力设定装置,所述高稳固特 性能够设定具有高精度的拉应力。相邻的支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半,使得可以提高用于调节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 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卷绕的效果。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即使在长时间使用装置之后装置的机械系统恶化, 在挤压量的误差位移在几mm的情况下,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ο [单位拉应力]仅在 士几N/mm2范围内变化。变化拉应力不受预设的拉应力的影响,使得可以减少条带状材料被破坏的风险。根据本发明,两对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不会沿纵向方向移 动。独立提供用于设定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的功能和用于夹紧条带状材料的功能, 使得可以高精度地设定拉应力,并且可以最小化在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的过程中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拉应力量的拉应力变化。因此,可以减小条带状材料被破坏的 风险,并且检查装置可以被简化。可以提供用于在高可靠度的情况下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 表面和后表面的安全检查装置。参照如图7和图8所示的控制略图和挤压方法,将说明在至少一个挤压装置压在 条带状材料的表面上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施加到条带状材料拉应力以等于预先设定的拉应 力。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预先设定的拉应力如上所述在从约 ΙΟΝ/mm2至约50N/mm2的范围内。根据条带状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方向确定预先设定的拉应 力。如图所示7,作为用于挤压条带状材料的表面的挤压装置,入口挤压装置7a布置 在一对入口夹紧装置3a和3b之间,而出口挤压装置7b布置在一对出口夹紧装置4a和4b 之间。拉应力测量装置12连接到出口夹紧装置4a和4b。挤压量控制装置13将用于控制 挤压量的指令输出到入口挤压装置7a和出口挤压装置7b,以便由拉应力测量装置12测量 的拉应力大小等于预先设定的拉应力。可以通过连接到出口夹紧装置4a和4b的拉应力测 量装置12进行测量而实现测量施加到条带状材料1的拉应力的方法,用于计算挤压装置7 的挤压力或挤压量的方法。根据如图8所示流程图控制施加到条带状材料1的拉应力。条带状材料的1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被一对入口夹紧装置3a和3b与一对出 口夹紧装置4a和4b夹紧,并且实现条带输送装置8的向下移动(步骤S 1),挤压装置7a 和7b下降到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的夹紧水平2 (步骤S2)。在将入 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设定在夹紧水平2之后,即,条带状材料1垂直移 动,同时条带状材料被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夹紧(步骤S3)。通过下 降挤压装置7a和7b直到拉应力被拉应力测量装置12检测到而压条带状材料1,其中挤压 力被控制(步骤S4)。在检测拉应力之后(S5),挤压装置7a和7b控制挤压量以将施加到 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保持在预定水平(步骤S7和S8)。在提供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 面的检查(步骤S10)之后,控制挤压装置(步骤S6)。在将挤压装置7a和7b设定在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的夹紧 水平2下之后,在用于控制挤压量的控制过程中,由拉应力测量装置12测量的施加到条带 状材料的拉应力总是反馈到挤压量控制装置13,从而控制挤压量。拉应力以高精度设定,并 且可以最小化在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时间时拉应力的位移,使得 可以将通过肉眼检查的拉应力设定状态保持在恒定水平。因此,可以高可靠性地设置用于 检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通过将拉应力的大小保持在恒定水平,可 以减少条带状材料被破坏的风险,并且可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此外,在用于设定由挤压装置72和7b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的步骤中,在拉 应力测量装置12检测到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测量的拉应力为零的情况下,装置12判断夹紧装置3a、3b、4a和4b是否没有适当地夹紧和/或条带状材料是否被破坏。然后,挤压装置 7a和7b停止挤压,并且挤压量控制装置13输出警报(步骤Sll)。藉此,保护了检查装置, 并且可以检测到异常状态,使得可以提供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具有高 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检查装置。在如下情况下,即,设置至少两个挤压装置,并且一个挤压装置布置在一对入口夹 紧装置的旁边的位置处,而另一个挤压装置布置在一对出口夹紧装置旁边的位置处,布置 在一对出口夹紧装置旁边的位置处的挤压装置控制来自夹紧装置的夹紧水平的挤压的挤 压量,计算所述挤压量用于相对于条带状材料形成适当的卷绕形状,而布置在一对入口夹 紧装置旁边的位置处挤压装置控制挤压量以使由拉应力测量装置测量的拉应力与预先设 定的拉应力相等。以下参照图9至图13说明这些装置的布置和其挤压方法将参照。图9 显示出口挤压装置7b连接到出口旋转框架6而入口挤压装置7a连接到分离器11的略图。图10显示出口挤压装置7b压条带状材料从而以期望的角度卷绕条带状材料(条 带状材料的前端朝向上方向稍微弯曲)而入口挤压装置7a将适当的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 材料的略图。在传统的检查装置中,当条带状材料1在完成检查过程之后被运出时(条带状材 料1从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a、4b中的空间被输送),条带状材料1的前端 被相对于检查装置布置在下游侧的出口输送台10粘住。由于考虑传输条带状材料的不方 便性,检查装置的操作效率降低。为了避免用于输送条带状材料1的这种麻烦,挤压量控制装置13通过从夹紧水平 2进行判断而计算出口挤压装置7b的挤压量,从而以适当的卷绕形状使条带状材料1的前 端变形。根据计算,条带状材料1被布置在出口夹紧装置4a和4b附近位置处的出口挤压 装置7b挤压以卷绕条带状材料1。根据出口挤压装置7b与出口夹紧装置4a和4b之间的距离、机械特性、条带状材 料1的厚度和宽度计算出口挤压装置7b的用于以适当的形状卷绕条带状材料的挤压量。图11是将适当的卷绕设置到条带状材料1的前端的略图。如图所示12,为了运出具有适当卷绕形状的条带状材料1,出口挤压装置7b被升 起到保护位置,然后条带输送装置8被升起到用于夹紧条带状材料1的高度(所述高度低 于夹紧水平2)。接下来,如图所示13,在松开夹紧装置4a、4b之后,条带输送装置8被升起 到夹紧水平2和入口夹紧装置3a和3b,从而开始运出条带状材料1。条带状材料的前端以 适当的形状卷绕,使得条带状材料1可以在没有任何麻烦(即,由粘住而导致条带状材料停 止)的情况下被运出,提高了装置的操作效率。图13显示在刚刚运出条带状材料1之前时的状态。如果在松开出口夹紧装置4a和4b之前,出口挤压装置7b向上移动到上保护位 置,然后条带输送装置8被升起到夹紧水平2,条带状材料1的前端卷绕形状返回到原始形 状。因此,必须避免这种现象。如上所述,适当的卷绕形状通过出口挤压装置7b设置在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并 且适当的拉应力通过入口夹紧装置72施加到条带状材料1,使得可独立提供用于设定拉应 力的功能和用于设定卷绕形状的功能。用于提供拉应力的入口挤压装置7a和用于提供卷 绕形状的出口挤压装置7b独立存在,使得每个挤压量根据各自期望的拉应力和各自期望的卷绕度而变化。虽然入口挤压装置7a如图9和图10所示连接到分离器11,但是入口挤压装置7a 可以连接到入口旋转框架5。同样地,虽然出口挤压装置7b连接到出口旋转框架6,但是出 口挤压装置7b可以连接到分离器11。接下来,参照图14,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和方法,其中,条带状材料的沿纵 向方向的两端都被入口夹紧装置3a、!3b和出口夹紧装置^、4b夹紧以处于夹紧水平2下, 并且布置用于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装置。在条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都被两对夹紧装置3a、3b3a* 4b夹紧的情况 下,为了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拉应力生成装置14相对于入口夹紧装置3a和北设 置在入口侧。拉应力生成装置14可以使用用于通过利用夹紧辊的切向力而施加张力的方 法、用于远离用于夹紧条带状材料的夹紧装置如和4b的方法和其它不同的方法。拉应力生成装置14可以相对于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布置在出口侧,或者每个拉 应力生成装置14设置在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为了通过眼睛检查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通过设置在冷轧设备 (未显示)的出口侧的剪切机切割轧制的材料,并且切割段的长度从几米到大约15米。切 割段,即,条带状材料具有必需和足够的长度以作为条带状材料1通过眼睛进行检查。条带 状材料1在入口输送台9上通过,并且通过拉应力生成装置和被松开的入口夹紧装置3a和 北。然后,条带状材料1的前端通过升起到夹紧水平2的条带输送装置8,并且到达被松开 的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在条带状材料1的前端到达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处之后,条 带状材料的前端被出口夹紧装置如和4b夹紧。拉应力通过相对于入口夹紧装置3a和北 布置在入口侧的拉应力生成装置14施加到条带状材料1。当将拉应力施加到条带状材料1 时,条带状材料1的后端被入口夹紧装置3a和北夹紧,并且条带输送装置8下降,并且入 口挤压装置和出口挤压装置7a和7b压条带状材料1。藉此,可以最小化条带状材料1被挤 压装置7a和7b挤压之前时的卷绕量,并且可以被控制在当两对夹紧装置3a、3b3a和4b 旋转时的条带状材料的波动,使得可以从任意角度检查条带状材料。因此,获得本发明的如下效果。在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中,条带状 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并且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压 条带材料的前表面或者后表面。两对夹紧装置调节条带状材料1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宽 度方向的卷绕,并且可防止长度为从几米到大约15米的条带状材料1被夹紧装置夹紧的情 况下发生皱折,使得条带状材料1被容易地检查。除上述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所述的另一种效果。在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 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中,条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被两对夹紧装置 夹紧,并且至少一个挤压装置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压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 后表面,并且被夹紧装置夹紧的条带状材料绕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 的中心点或中心点附近的部分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旋转。因此,在夹紧条带状材料之 后,夹紧装置相对于条带状材料的纵向轴线在结构上没有移动。用于提供拉应力的功能和 用于夹紧条带状材料的功能被单独和分别设置,使得可以简化检查装置,并且可以通过在 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点处压条带状材料来减少至少一个压下装置的尺寸。从经济考虑这有
17优势的。除上述效果之外,具有如下所述的另一种效果。垂直移动的条带输送装置设置在 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位置处。在由两对夹紧装置夹紧条带状材料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之 前,可垂直移动的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将条带状材料设定在夹紧装置的夹紧水平处。因此, 夹紧装置之间的条带材料沿纵向方向的长度可以被最小化,并且可控制条带状材料的松垂 量,使得条带状材料的当条带状材料与夹紧装置一起旋转时的波动量减少。因此,可以更安 全地旋转条带状材料。在两个夹紧装置与条带材料一起旋转之前,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移 动到保护位置,使得可以在紧凑的空间中提供检查操作中用于输送薄片材料的功能和用于 旋转条带状材料功能,其中所述保护位置是相对于由条带状材料的旋转半径形成的圆的外 侧。可以节省装置的构造成本。两对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一对夹紧装置处的拉应力测量装置。拉应力测 量装置测量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拉应力。为了使测量的拉应力在期望的水平下,挤压条带 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至少一个挤压装置控制挤压量。藉此,施加到条带状材料的张 力的希望的水平被高精度地设定,使得提高了用于设定拉应力的精度,可以减少条带状材 料在检查操作时被破坏的风险,并且可更加安全地操作装置。拉应力测量装置可以检测异 常状态,可以提供用于在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下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 检查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之外,具有如下所述的另一种效果。至少两个挤压装置位于两对夹 紧装置之间。两个挤压装置分别布置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布置在出口侧的挤压装置在控制 下挤压条带状材料,使得从夹紧装置的计算的夹紧高度施加挤压量,从而将条带状材料变 形到适当的卷绕形状。布置在入口侧的挤压装置在控制下挤压条带状材料,使得拉应力测 量装置可以测量适当的拉应力。藉此,可以通过出口挤压装置调节在检查条带状材料之后 对于输送条带状材料来说重要的条带状材料的沿进给方向的前端的卷绕度。条带状材料可 以以高可靠性输送,并且提高了检查操作的效率,且减少条带状材料在检查操作时被破坏 的风险。可以更加安全地操作检查装置。除上述效果之外,具有如下所述的另一种效果。在通过两对夹紧装置将条带状材 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夹紧在夹紧装置设定的夹紧水平之前,将拉应力 施加到条带状材料,使得可以最小化条带状材料在夹紧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控制在当 条带状材料与两对夹紧装置一起旋转时条带状材料的波动量。可以平稳地旋转条带状材 料,并且可安全地操作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所述用于 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两对夹紧装置,所述两对夹紧装置用于分别夹紧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 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和至少两个挤压装置,所述两个挤压装置用于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压 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两对夹紧装置绕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 述中心点附近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旋转,并且至少所述两个挤压装置分别布置在 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并压通过所述夹紧装置以任意角度旋转的所述条带 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
3.一种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所述用于 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两对夹紧装置,所述两对夹紧装置用于分别夹紧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料 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和至少一个挤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挤压装置用于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处压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或后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挤压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挤压装置分别连接到旋 转框架,用于使所述条带状材料绕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中心 点附近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包括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所述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位于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并且所 述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用于在所述条带状材料被所述两对夹紧装置夹紧的水平下沿所述 纵向方向输送所述条带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条带状材料输送装置能够垂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包括拉应力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挤压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挤压装置的挤压量,以使由所述 拉应力测量装置测量的拉应力等于预先设定的拉应力。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相对于用于夹紧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两对夹紧装置布 置在出口侧,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输送所述条带状材料,并且所述挤压装置相对于所 述条带状材料的前端施加期望的卷绕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包括拉应力生成装置,所述拉应力生成装置用于将拉应力施加到所述条带状材料,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纵向方向的所述两端被所述两对夹紧装置夹紧。
10.一种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所述用 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两个挤压装置压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其中,所述条带状材料的两 端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并且至少所述两个挤压装置设置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 位置处;以及分别检查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或所述后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被所述两对夹紧装置夹紧的所述条带状材料绕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沿所述条带状材 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中心点附近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转动;通过至少所述两个挤压装置压以所述任意角度转动并保持在所述任意角度下的所述 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或所述后表面,以检查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或所述后表
12.一种用于检查由轧制机轧制的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所述用 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一个挤压装置压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其中,所述条带状材料的两 端被两对夹紧装置夹紧,并且至少所述一个挤压装置设置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 位置处;以及检查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或所述后表面,并且使所述条带状材料绕所述条带 状材料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点或所述中心点附近的点作为旋转轴线以任意角度转动,以检 查所述条带状材料的所述前表面或所述后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 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纵向方向输送所述条带状材料,其中条带输送装置布置在所述 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并且所述条带状材料在与所述条带状材料被所述夹紧装置夹紧的水平 相同的高度下被输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查方法,其特 征在于转动被所述两对夹紧装置夹紧的所述条带状材料,并且将所述条带输送装置垂直 移动到保护位置,所述保护位置是通过转动所述条带状材料而形成的圆形区域的外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 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两对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内的拉应力测量装置将 拉应力施加到所述条带状材料,并且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挤压装置的挤压量以使由所述拉 应力测量装置测量的拉应力等于预先设定的拉应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 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挤压装置在所述条带状材料的前端处形成适当 的卷绕形状,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挤压装置相对于被输送通过所述两对夹紧装置的所述条 带状材料布置在出口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检 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两对夹紧装置夹紧所述条带状材料的两端之前,将拉应力施加到所述条带状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查条带状材料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装置。两对夹紧装置夹紧沿纵向方向在两侧夹紧条带,并且条带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被挤压,使得在夹紧条带之后,两对夹紧装置不会沿着条带的纵向方向移动。通过分开张力设定功能和夹紧功能可简化检查装置,并且通过在两对夹紧装置之间压条带,可以使至少一个挤压装置紧凑。检查装置具有优秀的成本性能并且高度安全和可靠,并且在所述装置中,可以以高精度设定张力,并且通过最小化相对于在用于检查条带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时设定的张力的张力变化可减少条带被破坏的风险。此外,可以调节沿条带的宽度方向的卷绕,并且可抑制当条带被夹紧装置夹紧时的皱折。
文档编号B21C51/00GK102123802SQ20088011436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下釜宏德, 小野濑满, 石井久义, 藤井基维 申请人: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