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处理供液系统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00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处理供液系统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类板材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前处理供液系统配置结 构,适合于供液系统的配置进行改造。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类板材加工生产线前处理供液系统有4个供液系统,其中1#泵组为 IR125-100-400J 2 台,配 37KW 电机 2 台;2# 泵组为 IR125-100-400J 2 台,配 30KW 电机 2 台;4#泵组为IH125-100-400 4台,配30KW电机4台。在生产线运转中发现,1#、2#、4#泵 组如果进出口阀门全开,则电机发热快,且易烧电机;如果用阀门进行节流,则泵头震动大, 供液量少且不稳定,缓冲垫及轴承极易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前处理供液 系统配置结构。该不仅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而且为供液系统的配置进行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础上,设计安装基座,基座上连接安装泵和与泵 连接的15KW电机,两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并联连接构成一套,同样结构又构成一套,即两 组,然后。基座上连接安装泵和与泵连接的15KW电机四组结构通过四台并联进、出口连接 管并联连接一套组装一体而构成。使用时,调整焊接基座高度,使新泵组的进、出液口管线 分别与原供、排液管道线重合,更改供液管的法兰、截止阀,更改排液管的法兰、截止阀、软 连接、单向阀后连接好即可。这样,就用8台套15KW的泵组,取代了原来的2台套37KW泵 组和6台套30KW泵组。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及节能降耗的预期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及节能降耗 的预期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编号为1.泵,2.电机,3.基座,4.两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5.四台并联进、 出口连接管,6.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基础6上,设计安装基座3,基座3上连接安装泵1和与泵1连接的15KW 电机2,两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4并联连接构成一套,同样结构又构成一套,即两组,然后, 基座3上连接安装泵1和与泵1连接的15KW电机2四组结构通过四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 5并联连接成一套而组装一体构成,使用时,调整焊接基座高度,使新泵组的进、出液口管线分别与原供、排液管道线重合,更改供液管的法兰、截止阀,更改排液管的法兰、截止阀、软 连接、单向阀后连接好即可。这样,就用8台套15KW的泵组,取代了原来的2台套37KW泵 组和6台套30KW泵组。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及节能降耗的预期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前处理供液系统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基础上,设计安装基座,基座上连接安装泵和与泵连接的15KW电机,两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并联连接构成一套,同样结构又构成一套,即两组,然后,基座上连接安装泵和与泵连接的15KW电机四组结构通过四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并联连接成一套而组装一体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处理供液系统配置结构,主要由基座上连接安装泵和与泵连接的15KW电机,两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并联连接构成一套,同样结构又构成一套,即两组,然后。基座上连接安装泵和与泵连接的15KW电机四组结构通过四台并联进、出口连接管并联连接成一套而组装一体而构成。使用时,调整焊接基座高度,使新泵组的进、出液口管线分别与原供、排液管道线重合,更改供液管的法兰、截止阀,更改排液管的法兰、截止阀、软连接、单向阀后连接好即可。这样,就用8台套15KW的泵组,取代了原来的2台套37KW泵组和6台套30KW泵组。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及节能降耗的预期效果。
文档编号B23Q11/00GK201618998SQ20092031691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腾晓飞 申请人: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