镗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91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镗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镗孔机,尤其是一种兼作镗、浮船用的立式镗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造船及维修企业在加工时,往往要采用手工操作,在有限的空间,用刹铁固定、铰削工具对被加工的孔进行铰削,以达到较好的配合要求。然而,这样的加工方法既吃力又费时,效率很低,质量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相对位置较小,空间狭窄、结构复杂部位打孔,能镗能浮并且自动进给的机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T型立式镗孔机,其能在船内较狭的空间,伸入到相对位置小的部位进行镗、浮,进给机械化。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镗孔机,包括机身,连接于机身的电机,由电机带动旋转的蜗杆,与蜗杆配接的涡轮,与涡轮啮合的主轴,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齿轮,所述机身上还安装有进给箱,所述进给箱内设有可转动的导管,导管上设有连接齿轮的固定齿轮,导管上还套有至少一个浮动齿轮,所述浮动齿轮连接有齿轮,齿轮与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和主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上还套有两个浮动齿轮,所述进给箱体上设有推拉杆,推拉杆与浮动齿轮之间部位设有一销轴,销轴可选的使浮动齿轮的其中一个与推拉杆及导管一起转动。再进一步的,所述进给箱体上设有推拉杆,推拉杆装在一定位螺套中,推拉杆上有三个槽,定位螺套上有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装有由弹簧压紧的定位钢球,钢球与套管上的任意一槽贴合在一起。所述导管上还套有两个浮动齿轮,所述推拉杆上的三个槽分别对应两个进给位置和一个空挡位置,当推拉杆处于空挡位置,两浮动齿轮均与导管脱开;当推拉杆拉到进给位置,推拉杆的销轴与其中任一浮动齿轮内的键槽结合。导管的一定位螺母的下部固定一圆锥齿轮,该圆锥齿轮与导管通过键连在一起,并与一圆锥齿轮啮合,圆锥齿轮装在导管的座体中,由两铜套支承,圆锥齿轮轴头装有手轮。更进一步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三角皮带轮带动设蜗杆转动。镗孔机具有两对三角带轮槽。所述电机为调频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自动进给实现了在结构复杂较小空间的孔的镗、浮,使原来手动操作的铰削体力劳动转变为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ー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传动系统局部剖视图。其中1 主轴2压盖3螺钉4 机身5下轴套6轴承7 蜗杆8蜗轮9抵套10 轴承11螺母座12调整圈13 齿轮14齿轮15上壳体16 上轴套17调节螺母18把手19 推拉杆20定位螺套21导管22 圆锥齿轮 23圆锥齿轮24座体25 浮动齿轮 26手轮27电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镗孔机具有机身4,机身4顶面右侧的T型槽内设有电机27。电机 27的输出轴通过三角皮带轮带动设于机身左侧的ー蜗杆7绕其自身轴线转动。镗孔机还具有主轴1,主轴1同时是镗杆,其安装在机身4的左側,上壳体15内的 下轴套5及上轴套16之间。主轴1后部为梯形细纹,用于进给和手动主轴上下移动。主轴 1下端外侧啮合有一与前述的蜗杆7相配的涡轮8,这样,电机27的旋转通过涡杆7和涡轮 8传递到主轴1上。压盖2通过螺钉3紧固于机身4下方,压住下轴套5,由下轴套5至下而上装有轴 承6,蜗轮8,在蜗轮8与螺母座11之间装有0型圈和抵套9,螺母座11的螺纹旋在主轴11 中尾部的螺纹上,螺母座11外圆周面上装有轴承10和调整圈12,还装有齿轮13,齿轮13 通过花键与螺母座11连在一起。螺母座11的上方装有齿轮14,齿轮14通过花键与主轴1 连在一起。齿轮14的上端设有上轴套16,上轴套16上端螺纹部分与调节螺母17相扣。上壳体15的右侧设有进给箱体,进给箱体上下两端设有轴套座,其间设有可自由 转动的导管21。导管21上装有固定齿轮,该固定齿轮与齿轮13啮合。导管21的外圆周面 上空套有两个浮动齿轮25。浮动齿轮25与齿轮14啮合,其轴向位移被轴向挡圈限制。导 管21最上端螺纹上旋有定位螺套20。进给箱体上设有推拉杆19,其与浮动齿轮25之间部 位设有ー销轴,销轴所处的位置可以决定浮动齿轮25的其中1个与推拉杆19及导管21 — 起转动,这样,与导管21固定在一起的固定齿轮带动螺母座11上齿轮13与其一起转动,就 形成主轴1的进给。两个浮动齿轮25的选择可变速进给量。推拉杆19装在定位螺套20 中,推拉杆19上有三个槽,定位螺套20上有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装有由弹簧压紧的定 位钢球,钢球与套管上的任意一槽贴合在一起以实现定位,并进行相应的功能选择。三个槽 中,上下是进给位置,中间是空挡位置,当推拉杆19处于空挡位置,两浮动齿轮25均与导管 21脱开,形成空转,无进给。当推拉杆19拉到进给位置,推拉杆19的销轴与其中任ー浮动 齿轮25内的键槽结合,主轴1带动齿轮14,进而带动浮动齿轮25之一转动,带动导管21转动及固定齿轮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螺母座11上齿轮13 —起转动实现进给。推拉杆19上端装有把手18。镗孔机主轴1停转情况下,可实现主轴1手动移动上下运动。因为在导管21 定位螺母的下部固定一圆锥齿轮22,该圆锥齿轮22与导管21通过键连在一起,并与圆锥齿轮23啮合,圆锥齿轮23装在座体M中,由两铜套支承,圆锥齿轮轴头装有手轮26。当正反转手轮沈时,就可以实现主轴1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三角皮带轮的松紧只要松开螺母、电机27,在机身4上T型槽内左右移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主轴转速是根据三角皮带轮相对应轮槽位置而决定,本实施例中有两对三角带轮槽,故主轴转速为两档。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镗孔机,包括机身G),连接于机身的电机(27),由电机带动旋转的蜗杆(7), 与蜗杆配接的涡轮(8),与涡轮啮合的主轴(1),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齿轮(14),所述机身上还安装有进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箱内设有可转动的导管(21),导管上设有连接齿轮(14)的固定齿轮,导管上还套有至少一个浮动齿轮(25),所述浮动齿轮连接有齿轮 (13),齿轮(1 与一螺母座(11)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和主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还套有两个浮动齿轮,所述进给箱体上设有推拉杆(19),推拉杆与浮动齿轮之间部位设有一销轴,销轴可选的使浮动齿轮的其中一个与推拉杆及导管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箱体上设有推拉杆(19),推拉杆装在一定位螺套00)中,推拉杆上有三个槽,定位螺套上有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装有由弹簧压紧的定位钢球,钢球与套管上的任意一槽贴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还套有两个浮动齿轮,所述推拉杆上的三个槽分别对应两个进给位置和一个空挡位置,当推拉杆(19)处于空挡位置, 两浮动齿轮均与导管脱开,;当推拉杆拉到进给位置,推拉杆的销轴与其中任一浮动齿轮内的键槽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导管的一定位螺母的下部固定一圆锥齿轮(22),该圆锥齿轮0 与导管通过键连在一起,并与一圆锥齿轮啮合,圆锥齿轮装在导管的一座体04)中,由两铜套支承,圆锥齿轮轴头装有手轮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三角皮带轮带动设蜗杆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有两对三角带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调频电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镗孔机,包括机身,连接于机身的电机,由电机带动旋转的蜗杆,与蜗杆配接的蜗轮,与蜗轮啮合的主轴,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齿轮,所述机身上还安装有进给箱,其中,所述进给箱内设有可转动的导管,导管上设有连接齿轮的固定齿轮,导管上还套有至少一个浮动齿轮,所述浮动齿轮连接有齿轮,齿轮与一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和主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自动进给实现了在结构复杂较小空间的孔的镗、浮,使原来手动操作的铰削体力劳动转变为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3B47/18GK102266961SQ20101019385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姚维华 申请人:姚维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