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293阅读:5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零件大圆角成形的钣金设备,可快速、准确的完成薄板类零件的各种角度大圆角成形。根据零件的成形圆角尺寸预先制作不同圆角和不同角度的凸、 凹模具,安装后可制作相应的钣金件,圆角部位过渡圆滑,表面平整、无损伤。
背景技术
目前,薄板类零件的线性成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小圆角成形,折弯内圆角为料厚的10倍以下,成形设备采用通用的折弯机,根据材料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折弯刀和下模相配,成形角度由折弯刀的行程保证;另一种大圆角成形的方法是滚弯成形,内圆角通常为料厚的50倍以上。成形设备采用滚筒成形机,这种成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内圆角大,但展开尺寸较小的零件就不能在滚筒成形机上成形。因此,对于折弯内圆角为料厚10 100倍的封闭截面零件或轮廓尺寸小而内圆角大的零件非常需要有一种方便、可靠的成形专用设备,完成此类零件的钣金成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有助于解决折弯内圆角为料厚 10 100倍的封闭截面零件或轮廓尺寸小而内圆角大的零件钣金成形加工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形成钣金圆角加工空间的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由设于机架一旁侧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横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工件胚料成形前放置的送料机构,所述凸模的两端由分别设于机架的加载机构同步驱动上下升降。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固设于机架旁侧部上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凸模的端部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端部与机架一旁侧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另一端与手轮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上还套设有位于机架上且可相对机架横向移动的滑板,所述滑板上安设有若干凹模。所述滑板的周部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对应的机架上也设有定位孔,所述滑板定位孔和机架定位孔经定位插销固定滑板位置。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另一旁侧上的可伸缩托架,所述托架外侧采用方形钢管,内侧设有可在方形钢管内自由移动的圆钢管活动杆件。所述方形钢管的上平面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刻度尺。所述机架为箱型结构,且机架四周底部设有用以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所述凸模的两端纵向开设有用以安装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槽道,所述槽道与活塞杆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活塞杆与槽道之间通过设于凸模横向开设的长孔内的销轴组件连接。所述滑板上安设有2至6个凹模。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专利特别适用于汽车燃油箱箱体或截面为封闭的异形截面筒形件,成形后的圆角部位过渡圆滑,表面平整、无损伤,提高了生产效率,该专用设备已用于燃油箱箱体的批生产。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整机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插销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加载机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凸模一端部槽道与活塞杆之间间隙配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架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凸模一端部长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一种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以形成钣金圆角加工空间的凹模2和凸模3,所述凹模2由设于机架1上的传动机构4驱动横向移动,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以工件胚料成形前放置的送料机构5,所述凸模3的两端由分别设于机架1上的加载机构6同步驱动上下升降。上述加载机构6包括固设于机架1旁侧部上的安装支座6-1,所述安装支座6-1上设有液压油缸6-2,所述液压油缸6-2的活塞杆6-2-1连接于凸模3的端部上。上述传动机构4包括一端部与机架1 一旁侧连接的丝杆4-1,所述丝杆4-1另一端与手轮4-2连接,所述丝杆4-1的另一端上还套设有位于机架1上且可相对机架1横向移动的滑板4-3,所述滑板4-3上安设有若干凹模2,所述滑板上安设有2至6个凹模2。上述滑板4-3的周部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对应的机架1上也设有定位孔1-1,所述滑板定位孔和机架定位孔1-1经定位插销7固定滑板4-3位置。上述送料机构5包括设于机架1另一旁侧上的可伸缩托架5-1,所述托架5-1外侧采用方形钢管5-1-1,内侧设有可在方形钢管5-1-1内自由移动的圆钢管活动杆件5-1-2。上述方形钢管5-1-1的上平面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刻度尺。上述机架1为箱型结构,且机架1四周底部设有用以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1-2。上述凸模3的两端纵向开设有用以安装液压油缸的活塞杆6-2-1的槽道3-1,所述槽道3-1与活塞杆6-2-1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活塞杆6-2-1与槽道3-1之间通过设于凸模 3横向开设的长孔3-2内的销轴组件8连接。本发明由加载机构、凸模、机架、定位插销(定位装置)、传动机构、凹模、送料机构及液压控制回路组成。整机技术方案采用“扁担式”受力结构,两端加载中间受力实现薄板件的内圆角成形,对于多道弯形的封闭截面也可以实现连续成形,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机架是设备的基础部件,箱型结构,是设备的主要受力部件和工作平台;凸模、凹模是根据零件的成形圆角尺寸预先制作的不同圆角和不同角度的凸、凹模具;传动机构由手轮、丝杠副、滑板等组成,作用是使用于安装凹模的滑板往复运动,实现凹模方便的移动换位。图示的机构是手动方式,根据需要也可采用电动机构或液力驱动机构;本实施过程采用定位插销为定位装置,用于滑板的定位;加载机构由液压油缸、安装支座和销轴组件等零件构成,作用是施加工件成形的作用力;送料机构是工件坯料的放置托架。工作时,根据工件的内圆角尺寸和成形角度,选择合适的凸、凹模,通过传动机构将凸模、凹模调整到位,定位插销固定滑板的位置后通过送料机构将工件坯料送入模具准备成形,操纵液压控制回路,加载机构施加压力将工件坯料折弯成形,卸载,升起凸模,移动工件,准备下一次成形。具体实施过程本发明的加载机构由液压油缸、安装支座和销轴组件等部件构成。 作用是施加工件成形的作用力。液压油缸做为液压控制回路的执行元件,将压力传递到凸模。两侧的液压油缸依靠液压回路实现同步,确保两端压力同时施加到工件成形区,做到受力均勻。安装支座用于固定油缸,销轴组件用于连接油缸的活塞杆和凸模,连接方式见图 5。为消除安装支座的制造误差或液压系统压力的差异引起的同步问题可能产生的油缸活塞卡死或偏磨现象,将一端的凸模安装孔设计成长孔,活塞杆和凸模两侧均留有间隙(见图 5、图8),从X、Y两个方向消除系统误差,始终保证两侧的油缸活塞杆处于平行状态,确保油缸的可靠、耐用。传动机构由手轮、丝杠副、滑板等组成。作用是使用于安装凹模的滑板往复运动, 实现凹模方便的移动换位。图2所示的机构是手动方式,根据需要也可采用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螺母副或等行程油缸替代。当采用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螺母副或等行程油缸时,定位插销将采用为行程开关或行程电磁阀控制驱动执行元件。送料机构是一套可伸缩的托架构件,用于工件坯料成形前的放置。托架构件外侧采用方形钢管,内侧活动杆件采用圆钢管,圆钢管可以自如的在方管内移动(见图7)。根据工件坯料的大小,抽拉活动杆件,支撑工件,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便于计算送料尺寸,在方形钢管的上平面安装刻度尺,两侧对应,工人可根据刻度计算送料尺寸,确保工件的折弯尺寸一致。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形成钣金圆角加工空间的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由设于机架一旁侧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横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工件胚料成形前放置的送料机构,所述凸模的两端由分别设于机架的加载机构同步驱动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固设于机架旁侧部上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凸模的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端部与机架一旁侧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另一端与手轮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上并还套设有位于机架上且可相对机架横向移动的滑板,所述滑板上安设有若干凹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周部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对应的机架上也设有定位孔,所述滑板定位孔和机架定位孔经定位插销固定滑板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另一旁侧上的可伸缩托架,所述托架外侧采用方形钢管,内侧设有可在方形钢管内自由移动的圆钢管活动杆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钢管的上平面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刻度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箱型结构,且机架四周底部设有用以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的两端纵向开设有用以安装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槽道,所述槽道与活塞杆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活塞杆与槽道之间通过设于凸模横向开设的长孔内的销轴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安设有2至6 个凹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钣金大圆角加工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形成钣金圆角加工空间的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由设于机架一旁侧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横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工件胚料成形前放置的送料机构,所述凸模的两端由分别设于机架的加载机构同步驱动上下升降,本发明专利特别适用于汽车燃油箱箱体或截面为封闭的异形截面筒形件,成形后的圆角部位过渡圆滑,表面平整、无损伤,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5/01GK102430617SQ2011103429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军灿, 范智勇, 谢建春 申请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