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刃带麻花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861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刃带麻花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双刃带麻花钻。
背景技术
相对于其它刀具而言,钻头的刚性较差,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加工稳定性也较差。钻头的回转中心部位的切削速度几乎为零,并且中心刃附近有很大的负前角, 因此不属于正常的切削现象而是挤压现象,从而导致横刃相对于回转中心处于偏心的状态下进行加工。在此种状态下进行加工时,由于受到中心刃偏心轨道的影响,被加工孔的尺寸往往比钻头的实际外径尺寸要大。钻头的刃带具有自动导向功能,能够抑制钻头横刃处的偏心运动,防止切削振动的产生。第二刃带相对第一刃带,设置在与回转方向相反的位置, 第二刃带的设置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动导向功能。传统的双刃带麻花钻的四个刃带在钻头刃部外圆上成对称分布,虽然提高了自动导向功能,但是会引起切削扭矩增大,发生震颤,因此为了防止钻头发生破损,往往必须将切削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不影响刃带对孔加工导向的功能,又能将切削扭矩降低为最小的一种双刃带麻花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刃带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分和柄部,所述切削部分包括导屑槽、第一主切削刃、 第二主切削刃和导向刃,所述导向刃包括与第一主切削刃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外周的第一刃带和第二刃带,以及与第二主切削刃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外周的第三刃带和第四刃带,所述第一刃带和第三刃带关于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刃带和第四刃带关于双刃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非对称分布。在所述切削部分的端面投影上,所述第一刃带的中点为M1,所述第二刃带的中点为M2,所述第三刃带的中点为M3,所述第四刃带的中点为M4,点Ml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点M2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所成角度为α 1,点Μ3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点Μ4到回转中心 0的连线所成角度为α 2,α 1乒α 2,且50°彡α 1<90°,50°彡α 2<90°。在所述切削部分的端面投影上,所述第二刃带上的任意点与第四刃带上的任意点所连成的直线L均不通过回转中心0,所述直线L的长度Dl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D1<D。在所述切削部分的端面投影上,所述第二刃带上任意点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第四刃带上任意点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β,150° ( β <180°。所述第一刃带、第二刃带、第三刃带和第四刃带的宽度b相等,且宽度b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0. 05D彡b彡0. 2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双刃带麻花钻,第二刃带和第四刃带关于双刃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非对称分布,这样在进行钻孔加工时,第二刃带和第四刃带的磨檫阻力小,既能保证第二刃带和第四刃带导向功能,又能使切削力达到递减的效果。本发明的双刃带麻花钻,第一刃带、第二刃带、第三刃带和第四刃带的刃宽相等,既能保证导向刃的导向功能,又能使切削力均勻分布,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精度。


图1是本发明的双刃带麻花钻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双刃麻花钻的端部结构放大图。图中各标号表示
1、切削部分;2、柄部;3、导屑槽;4a、第一主切削刃;4b、第二主切削刃;5、导向刃;6、 第一刃带;7、第二刃带;8、第三刃带;9、第四刃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双刃带麻花钻实施例,该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分1 和柄部2,切削部分1包括导屑槽3、第一主切削刃4a、第二主切削刃4b和导向刃5,导向刃 5包括与第一主切削刃如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1外周的第一刃带6和第二刃带7,以及与第二主切削刃4b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1外周的第三刃带8和第四刃带9,第一刃带6和第三刃带8关于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对称分布,第二刃带7和第四刃带9关于双刃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非对称分布,这样在进行钻孔加工时,第二刃带7和第四刃带9的磨檫阻力小,既能保证第二刃带7和第四刃带9的导向功能,又能使切削力达到递减的效果。在切削部分1的端面投影上,第一刃带6的中点为M1,第二刃带7的中点为M2, 第三刃带8的中点为M3,第四刃带9的中点为M4,点Ml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点M2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所成角度为α 1,点Μ3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点Μ4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所成角度为α 2,α 乒α 2,且50°彡α 1<90°,50°彡α 2<90°,本实施例中α 1=82°, α 2=65°。在切削部分1的端面投影上,第二刃带7上任意点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第四刃带9上任意点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β,150° ( β <180°,本实施例中,β 的最大值为175°,β的最小值为155°,在切削部分1的端面投影上,第二刃带7上的任意点与第四刃带9上的任意点所连成的直线L均不通过回转中心0,直线L的长度Dl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D1<D,直线L的长度Dl= (D/2) XSIN ( β/2) Χ2,本实施例中D = 20mm,由此可得到Dl的最大值为19. 981,最小值为19. 526,均小于麻花钻的外径D。第一刃带6、第二刃带7、第三刃带8和第四刃带9的宽度b相等,这样既能保证导向刃5的导向功能,又能使切削力均勻分布,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精度。且宽度b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0. 05D彡b彡0. 2D,本实施例中b=0. 08D = 1. 6mm。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刃带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分(1)和柄部(2),所述切削部分(1)包括导屑槽 (3)、第一主切削刃(4a)、第二主切削刃(4b)和导向刃(5),所述导向刃(5)包括与第一主切削刃(4a)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1)外周的第一刃带(6)和第二刃带(7),以及与第二主切削刃(4b)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1)外周的第三刃带(8)和第四刃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带(6)和第三刃带(8)关于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刃带(7) 和第四刃带(9)关于双刃麻花钻回转中心0成中心非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带麻花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削部分(1)的端面投影上,所述第一刃带(6)的中点为M1,所述第二刃带(7)的中点为M2,所述第三刃带(8)的中点为M3,所述第四刃带(9)的中点为M4,点Ml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点M2到回转中心 0的连线所成角度为α 1,点Μ3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点Μ4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所成角度为 α 2,α 乒 α 2,且 50° 彡 α 1<90°,50° 彡 α 2<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刃带麻花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削部分(1)的端面投影上,所述第二刃带(7)上的任意点与第四刃带(9)上的任意点所连成的直线L均不通过回转中心0,所述直线L的长度Dl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D1<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刃带麻花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削部分(1)的端面投影上,所述第二刃带(7)上任意点到回转中心0的连线与第四刃带(9)上任意点到回转中心0 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β,150° ( β <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刃带麻花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带(6)、第二刃带(7)、第三刃带(8)和第四刃带(9)的宽度b相等,且宽度b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 0. 05D 彡 b 彡 0. 2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刃带麻花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带(6)、第二刃带(7)、第三刃带(8)和第四刃带(9)的宽度b相等,且宽度b与麻花钻外径D的关系为 0. 05D 彡 b 彡 0. 2D。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刃带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分和柄部,所述切削部分包括导屑槽、第一主切削刃、第二主切削刃和导向刃,所述导向刃包括与第一主切削刃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外周的第一刃带和第二刃带,以及与第二主切削刃相连接的位于切削部分外周的第三刃带和第四刃带,所述第一刃带和第三刃带关于麻花钻回转中心O成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刃带和第四刃带关于双刃麻花钻回转中心O成中心非对称分布。该双刃带麻花钻既不影响刃带对孔加工导向的功能,又能将切削扭矩降低为最小。
文档编号B23B51/02GK102389991SQ20111040040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卞玲玲, 孙振梅, 左小陈, 王社权 申请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