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卡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18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卡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螺纹车床的一种复合卡盘,尤其是用于双卡盘夹紧、放松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管螺纹车床采用两个复合卡盘来实现工件的定位及装夹,两个卡盘夹紧及放松的驱动是由电机提供动力,两个卡盘夹紧或放松要分开操作,效率不高,夹紧力难以控制,不能根据所夹持工件的特点自由地调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双卡盘驱动装置效率低且夹紧力难以控制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效率高且夹紧力容易控制的双卡盘驱动装置,可以根据所夹持工件的特点自由调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双卡盘驱动装置,用于机床主轴两端相应设有前卡盘和后卡盘的机床,其包括前轴,平行于所述机床主轴设置;前齿轮,设置在所述前轴的前卡盘端;前固定齿轮,同轴地固装在所述前卡盘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联接所述前轴,以使所述前齿轮与所述前固定齿轮进入啮合或者脱离啮合;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输出联接所述前轴,以驱动所述前轴回转;后轴,平行于所述机床主轴设置;后齿轮,设置在所述后轴的后卡盘端;后固定齿轮,同轴地固装在所述后卡盘上;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连接所述后轴,以使所述后齿轮与所述后固定齿轮进入啮合或者脱离啮合;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输出联接所述后轴,以驱动所述后轴回转;以及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同步的驱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同时,该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同步地驱动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双卡盘驱动装置采用控制装置对输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同步的驱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同时,该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同步地驱动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从而,在整个夹紧或者放松过程中前后卡盘可以同时动作,使用工时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控制不仅仅具有同步性,而且具有一致性, 保证了夹紧力的一致性,夹紧力更容易控制,那么进一步地,夹紧和松开的一致性使得可以根据所夹持工件的特点更容易调整。上述双卡盘驱动装置,所述前轴和所述后轴分居于所述机床主轴的两侧。上述双卡盘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平行于所述前轴的前液压油缸,以及静联接所述前拉杆与前轴的前拨叉;相应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平行于所述后轴的后液压油缸,以及静联接所述后拉杆于所述后轴的后拨叉。上述双卡盘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前液压马达和动联接该前液压马达与所述前轴的前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后液压马达和动联接该后液压马达与所述后轴的后齿轮传动机构。上述双卡盘驱动装置,所述前液压马达直联的前驱动轴介于所述前拉杆与所述前轴之间,所述前拨叉则与所述前驱动轴形成轴孔滑动配合;相应地,所述后液压马达直联的后驱动轴介于所述后拉杆与所述后轴之间,所述后拨叉则与所述后驱动轴形成轴孔滑动配
合 O上述所述的双卡盘驱动装置,所述前齿轮传动机构和后齿轮传动机构都含有中间传动齿轮。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双卡盘驱动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卡盘,2、前齿轮,3、前轴,4、齿轮,5、液压油缸,6、齿轮,7、齿轮,8、前驱动轴,9、前拉杆,10、前拨叉,11、前液压马达,12、后卡盘,13、后齿轮,14、后液压油缸,15、后液压马达,16、后拉杆,17、后拨叉,18、齿轮,19、后驱动轴,20、齿轮,21、后轴,22、机床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其示出了一种双卡盘驱动装置,用于机床主轴22两端相应设有前卡盘1和后卡盘12的机床,其基本结构是其包括前轴3,平行于所述机床主轴22设置;前齿轮2,设置在所述前轴的前卡盘1端;前固定齿轮,同轴地固装在所述前卡盘1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联接所述前轴3,以使所述前齿轮2与所述前固定齿轮进入啮合或者脱离啮合;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输出联接所述前轴3,以驱动所述前轴回转;后轴21,平行于所述机床主轴22设置;后齿轮13,设置在所述后轴21的后卡盘12端;后固定齿轮,同轴地固装在所述后卡盘12上;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连接所述后轴21,以使所述后齿轮13与所述后固定齿轮进入啮合或者脱离啮合;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输出联接所述后轴21,以驱动所述后轴回转;以及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同步的驱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同时,该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同步地驱动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0037]依据上述结构,直线驱动装置和转动驱动装置都是机械上的基本驱动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进行选择,设计非常方便。以前卡盘为例,加紧过程是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前轴带动前齿轮与前固定齿轮进入啮合,然后第一转动驱动装置驱动前轴转动;松开过程相相反控制。后卡盘以此类推。至于前拨叉与前轴的配合,如附图1上部所示,采用推力轴承可以很简单的实现, 在前拨叉上使前轴具有一个转动的自由度。为了避免掣肘,同时方便设计和结构布局,所述前轴和所述后轴分居于所述机床主轴的两侧。基于该结构,具有更大的调整安装空间,且基本对称的结构,更容易形成合理的布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9平行于所述前轴的前液压油缸5, 以及静联接所述前拉杆9与前轴的前拨叉10 ;相应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 16平行于所述后轴的后液压油缸14,以及静联接所述后拉杆16于所述后轴21的后拨叉 17。采用液压控制,平稳性好,尤其是液压更容易实现同步控制,比如主油路的分支油路分配。那么作为进一步的选择,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前液压马达11和动联接该前液压马达11与所述前轴3的前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后液压马达 15和动联接该后液压马达15与所述后轴21的后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可靠性更好,液压马达的动力比较强,且有一定的柔性,减少齿轮传动的刚性冲击。优选地,所述前液压马达11直联的前驱动轴8介于所述前拉杆9与所述前轴3之间,所述前拨叉10则与所述前驱动轴8形成轴孔滑动配合;相应地,所述后液压马达15直联的后驱动轴19介于所述后拉杆16与所述后轴21之间,所述后拨叉17则与所述后驱动轴19形成轴孔滑动配合,这种结构能够对拨叉的运动产生导向作用,大大提高了前轴和后轴驱动的平稳性。为了进行速度匹配,所述前齿轮传动机构和后齿轮传动机构都含有中间传动齿轮。
权利要求1.一种双卡盘驱动装置,用于机床主轴(22)两端相应设有前卡盘(1)和后卡盘(12)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轴(3),平行于所述机床主轴(22)设置; 前齿轮(2 ),设置在所述前轴的前卡盘(1)端; 前固定齿轮,同轴地固装在所述前卡盘(1)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联接所述前轴(3),以使所述前齿轮(2)与所述前固定齿轮进入啮合或者脱离啮合;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输出联接所述前轴(3),以驱动所述前轴回转; 后轴(21),平行于所述机床主轴(22)设置; 后齿轮(13),设置在所述后轴(21)的后卡盘(12)端; 后固定齿轮,同轴地固装在所述后卡盘(12)上;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端连接所述后轴(21),以使所述后齿轮(13)与所述后固定齿轮进入啮合或者脱离啮合;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输出联接所述后轴(21),以驱动所述后轴回转;以及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同步的驱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同时,该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同步地驱动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和所述后轴分居于所述机床主轴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卡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9)平行于所述前轴的前液压油缸(5),以及静联接所述前拉杆(9)与前轴的前拨叉(10);相应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16)平行于所述后轴的后液压油缸 (14),以及静联接所述后拉杆(16)于所述后轴(21)的后拨叉(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卡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前液压马达(11)和动联接该前液压马达(11)与所述前轴(3)的前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后液压马达(15)和动联接该后液压马达(15)与所述后轴(21)的后齿轮传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卡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液压马达(11)直联的前驱动轴(8)介于所述前拉杆(9)与所述前轴(3)之间,所述前拨叉(10)则与所述前驱动轴(8)形成轴孔滑动配合;相应地,所述后液压马达(15)直联的后驱动轴(19)介于所述后拉杆(16)与所述后轴(21)之间,所述后拨叉(17)则与所述后驱动轴(19)形成轴孔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双卡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齿轮传动机构和后齿轮传动机构都含有中间传动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卡盘驱动装置,用于机床主轴两端相应设有前卡盘和后卡盘的机床,其主要采用控制装置对输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同步的驱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同时,该控制装置输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以同步地驱动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从而,在整个夹紧或者放松过程中前后卡盘可以同时动作,使用工时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控制不仅仅具有同步性,而且具有一致性,保证了夹紧力的一致性,夹紧力更容易控制,那么进一步地,夹紧和松开的一致性使得可以根据所夹持工件的特点更容易调整。
文档编号B23B31/30GK202087860SQ20112010363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张德武, 曹健, 赵宇, 闫军勇 申请人: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