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87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
技术背景在大型结构件焊接前需对其开坡口、在板材工件上打孔,焊接后刨削焊缝表面的余高,返修焊件时,消除焊接缺陷(挖出),一般使用碳弧气刨。大型铸件清除铸件表面的毛边、飞刺、冒口和铸件中的缺陷,大量使用碳弧气刨。碳弧气刨是利用碳极和金属之间产生的高温电流,把金属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 同时利用压缩空气(压力0.5-0.7Mpa)的高速气流把这些熔化金属吹掉,从而实现对金属母材进行刨削和切割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碳弧气刨优点(1)手工碳弧气刨时,灵活性很大,可进行全位置操作。可达性好, 非常简便。( 清除焊缝的缺陷时,在电弧下可清楚地观察到缺陷的形状和深度。( 噪声小,效率高。用自动碳弧气刨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减轻劳动强度。碳弧气刨的是使用碳棒或石墨棒作电极,与工件间产生电弧,将金属熔化,并用压缩空气将熔化金属吹除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碳弧烟雾、粉尘,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对现场环境影响恶劣。碳弧气刨是在立方体的除尘室内完成的,除尘室的顶部敞口,在其顶部一端设置吸风罩,另一端设置吹风管,对除尘室内的粉尘进行吹吸排出,由于吹风机及抽风机的功率都较大,吹吸的风量都很大,因此除尘室内的补风具有一定的问题;另外,若碳弧气刨产生的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的话,工作人员的逃生也具有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除尘室的下部四周以软帘取代墙体,便于向除尘室室内补风,发生事故时也便于工作人员逃生。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包括顶部敞口的立方体除尘室,所述除尘室的顶部一端设有吸风罩,顶部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吸风罩相对的吹风管,所述吸风罩与抽风除尘系统连接,所述吹风管由吹风机吹风,所述除尘室的下半部四个面由软帘围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吹风管的管口为扁形结构,在所述管口内腔底部设置有与管口宽度一致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面固连有套筒,调节螺杆顶端的球头插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管口壳体的底面固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配合的螺母;所述调节板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始终封闭调节板下方的管口内腔。所述吸风罩并排设置为两个,所述吹风管也并排设置为两个,两个吸风罩与两个吹风管彼此相对,所述两个吸风罩与抽风除尘系统连接,所述两个吹风管由吹风机吹风。[0014]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除尘室的下半部四面由软帘围成,当吹风管及吸风罩在除尘室顶部进行吹吸除尘时,通过软帘能方便地向除尘室内部补风;另外,当碳弧气焊引发火灾时,四面的软帘能供操作人员很方便地逃生。本实用新型吹风管的管口吹风高度设置为可调结构,保证各种工况场合均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在除尘室的顶部设置两组相对应的吹风管和吸尘罩,对除尘室的顶部进行分区吹吸除尘,可大大提高抽吸除尘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吹风管管口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调节螺杆与螺母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标号1除尘室,2吸风罩,3吹风管,4调节板,41弯折部,5套筒,6调节螺杆, 7螺母,8吹风机。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除尘室1为顶部敞口的立方体结构,其四个角位置是四根支柱, 除尘室的下半部四个面由软帘围成,上半部为封板,室内碳弧气刨为工作间,为了吹吸粉尘,在除尘室的顶部一端设有吸风罩2,顶部另一端设有与吸风罩相对的吹风管3,吸风罩2 与抽风除尘系统连接,吹风管3由吹风机8吹风。参见图2、3,为适合各种不同的工况使用,将吹风管3的管口高度设置为可调结构。具体结构吹风管3的管口为扁形结构,在管口内腔底部设置有与管口宽度一致的调节板4,在调节板4的底面固连有套筒5,管口壳体的底面固设有螺母7,与螺母7配合的调节螺杆6自管口壳体底部穿过,调节螺杆的顶端球头插入在套筒5内,转动调节螺杆6即可使调节板升降,改变吹风高度及风速,为避免调节板升高时其下方漏风,调节板4设置为近似 L形,即调节板4具有弯折部41,该弯折部41在调节板升降时始终封闭调节板4下方的管口内腔。参见图4、5,吸风罩2并排设置为两个,吹风管3也并排设置为两个,两个吸风罩与两个吹风管彼此相对,两组吹风管与吸风罩将除尘室的顶部分为两个区域,可提高对粉尘的抽吸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包括顶部敞口的立方体除尘室(1),所述除尘室的顶部一端设有吸风罩O),顶部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吸风罩相对的吹风管(3),所述吸风罩 (2)与抽风除尘系统连接,所述吹风管(3)由吹风机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的下半部四个面由软帘围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3) 的管口为扁形结构,在所述管口内腔底部设置有与管口宽度一致的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 (4)的底面固连有套筒(5),调节螺杆(6)顶端的球头插入在所述套筒(5)内,所述管口壳体的底面固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6)配合的螺母(7);所述调节板(4)具有弯折部(41),所述弯折部Gl)始终封闭调节板下方的管口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2) 并排设置为两个,所述吹风管(3)也并排设置为两个,两个吸风罩与两个吹风管彼此相对, 所述两个吸风罩(2)与抽风除尘系统连接,所述两个吹风管(3)由吹风机吹风。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部为软帘的吹吸除尘室,包括顶部敞口的立方体除尘室,所述除尘室的顶部一端设有吸风罩,顶部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吸风罩相对的吹风管,所述吸风罩与抽风除尘系统连接,所述吹风管由吹风机吹风,所述除尘室的下半部四个面由软帘围成。本实用新型除尘室的下半部四面由软帘围成,当吹风管及吸风罩在除尘室顶部进行吹吸除尘时,通过软帘能方便地向除尘室内部补风;另外,当碳弧气焊引发火灾时,四面的软帘能供操作人员很方便地逃生。
文档编号B23K9/32GK202174332SQ2011202408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储元宽, 刘永忠, 吕阳, 周毅, 王仁明, 王成富, 王景祥, 程金红, 赵地 申请人:合肥丽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