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带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068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带锯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立式带,居床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带锯床,更详细地涉及能够在装卸更换带锯条时容易地进行带锯条的安装的立式带锯床。
背景技术
[0002]立式带锯床是在带锯床的机架主体的下部侧具备驱动轮,且在上部侧具备从动轮的结构。并且,环状的带锯条挂绕在上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上。在上述结构那样的立式带锯床中,在进行带锯条的装卸更换的场合,由于在锯齿的齿顶朝向操作者侧的状态下进行装卸更换,因此伴随着危险。[0003]由于认识到带锯条的锯齿危险,因此需注意由上述锯齿带来的伤害。但是,在以挂绕在从动轮及驱动轮上的方式安装环状的带锯条时,带锯条的下部侧从驱动轮的下部侧外周向下方脱离,另外,带锯条是环状的弹性部件,因此存在以离开从动轮及驱动轮的方式膨胀的倾向,难以将带锯条挂绕在驱动轮、从动轮上。[0004]并且,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从动轮和驱动轮上后,在为了对带锯条施加张力,而想要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时,带锯条有时会跨到从动轮的凸缘部上、或从从动轮脱离。因此,在想要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时,需要用手支承带锯条,此时,存在手指夹在从动轮和带锯条之间的危险。[0005]因此,以前提出了在立式带锯床中自动地进行带锯条的装卸更换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0006]现有技术文献[0007]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3-251310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4-25316号公报[0009]如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那样,在自动地进行带锯条的装卸更换的结构中, 存在装置整体的结构复杂化,并且整体结构大型化之类的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10]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带锯床具备挂绕环状的带锯条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并且在上述驱动轮的上方位置能够上下移动地具备上述从动轮,上述立式带锯床的特征在于,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上述从动轮上的状态下,在将上述带锯条的下部侧挂绕在上述驱动轮上时,为了向上述驱动轮所具备的凸缘部引导带锯条的下部侧的背部,在上述驱动轮的下侧具备带锯条引导部件,该带锯条引导部件具备上述凸缘部侧向上方倾斜的引导部。[0011]另外,在上述立式带锯床中,在比上述倾斜的引导部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向上述驱动轮的外周面引导上述带锯条的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0012]另外,在上述立式带锯床中,上述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具备将带锯条引导为夹入到与驱动轮之间的状态的夹入引导部件或/及具备与驱动轮的凸缘部的锯背支撑面大致同一平面的锯背引导面的锯背引导部件。[0013]另外,在上述立式带锯床中,具备用于抑制挂绕在从动轮上的带锯条向上述从动轮的一侧方向膨胀的膨胀抑制机构。[0014]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从动轮上后,在通过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而使带锯条向上方移动并且施加张力时,带锯条的下部侧由带锯条引导部件向驱动轮所具备的凸缘部侧被引导。即,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带锯条的上部挂绕在从动轮上的状态下,在使从动轮向上方移动而施加张力时,不需要用手支撑带锯条,能够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问题。


[0016]图1是概念地、概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的整体结构的正面说明图。[0017]图2是只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的主要部分的侧剖面说明图。[0018]图3是只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的主要部分的平面说明图。[0019]图4是表示驱动轮与夹入引导部件及锯背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平面说明图。[0020]图中[0021]1-立式带锯床,3-机架主体,5-驱动轮,7-下部轮壳体,9-从动轮,11-上部轮壳体,IlF-内侧一侧面,15-带锯条,17U、17L-上下锯条引导件,25-支撑轴,27-上下移动用促动器,33-凸缘部,37-第一带锯条引导部件,41-锯背支撑面,43-引导部,47-第二锯条引导部件(夹入引导部件),51_第三锯条引导部件(锯背引导部件),51F-前面(锯背引导面),55-前面罩,57-确认窗口,61-操作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概念地、概略地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式带锯床1具备箱状的机架主体3,在该机架主体3的下部一体地具备旋转自如地内置了驱动轮5的下部轮壳体7。 并且,在上述机架主体3的上部一体地具备旋转自如地内置了从动轮9的上部轮壳体11。 即,立式带锯床1的整体结构通过在机架主体3的一侧一体地具备上下轮壳体11、7,构成为一侧(图1中右侧)开口的二字形状。[0023]并且,为了进行载置在工件工作台(省略图示)的工作台面13(在图中以线表示) 的工件(省略图示)的切断加工,环状的带锯条15挂绕在上述驱动轮5、从动轮9上。另外,与普通的立式带锯床相同,在上述立式带锯床1上具备用于引导并支撑带锯条15切断工件的行驶部侧的上下的锯条引导件17U、17L。[0024]上述驱动轮5 —体地安装在利用内置在上述机架主体3内的驱动马达19 (参照图 2)旋转的旋转轴21上。并且,位于该驱动轮5的上方位置的上述从动轮9旋转自如地由水平地配备在上下滑块23上的支撑轴25支撑,该上下滑块23能上下移动地配备在上述上部轮壳体11内。为了使上述上下滑块23上下移动,在上述上部轮壳体11上具备例如液压气缸等那样的上下移动用促动器27。并且,在该上下移动用促动器27上可上下移动地配备的活塞杆等那样的上下动作件四与上述上下滑块23连接。[0025]因此,通过使上述上下移动用促动器27工作,能够使上述从动轮9上下移动。由此,在将带锯条15挂绕在从动轮9和驱动轮5上后,通过利用上述上下移动用促动器27使从动轮9向上移动,能够对带锯条15施加张力。相反,通过使从动轮9向下方移动,能够使带锯条15的张力松弛,从而能够相对于从动轮9、驱动轮5进行带锯条15的装卸更换。[0026]上述驱动轮5及从动轮9大致是相同直径,在挂绕带锯条15的外周面上形成周向的圆周槽31。并且,在两轮5、9上形成支撑挂绕后的带锯条15的背部的凸缘部33。另外, 因为这种驱动轮5、从动轮9的结构是公知的,因此省略对驱动轮5、从动轮9的更详细的说明。[0027]为了相对于上述驱动轮5进行带锯条15的装卸更换,在上述下部轮壳体7中,在上述驱动轮5的前侧(图2中右侧)形成用于装卸更换带锯条15的比较大的装卸空间35。 并且,在上述装卸空间35的下部具备安装在上述下部轮壳体7的局部的第一带锯条引导部件37。[0028]上述带锯条弓I导部件37安装在上述下部轮壳体7上,水平且悬臂地安装在垂直配备于上述装卸空间35内的支撑部件39上,并且,配置在通过上述驱动轮5的轴心的垂直平面内。并且,在上述带锯条引导部件37的前端部具备引导部43,该引导部43与上述驱动轮5的外周面接近,并且朝向驱动轮5的凸缘部33的支撑带锯条15的背部的锯背支撑面 41 (参照图4)方向倾斜。换言之,引导部43在将带锯条15挂绕在驱动轮5上时,以向上述凸缘部33的锯背支撑面41引导带锯条15的背部(齿顶的相反侧)的方式倾斜,其前端位于比上述凸缘部33的外周面靠内侧(内径侧)。[0029]因此,在将带锯条15的上部侧挂绕在从动轮9上,并使带锯条15的下部侧位于驱动轮5的下侧后,在使从动轮9向上方移动,想要将带锯条15的下部侧挂绕在驱动轮5上时,带锯条15的下部侧与上述引导部43接触,并向驱动轮5的凸缘部33侧被引导。此时, 由于引导部43的前端位于比凸缘部33的外周面靠内侧,因此带锯条15不会跨到凸缘部33 的外周面上。[0030]另外,在上述驱动轮5的周围,在比上述带锯条引导部件37靠上方位置具备向驱动轮5的外周面引导带锯条15的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更详细地说,如图1所示,在与通过上述驱动轮5的轴心的水平面45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在图1中为比上述水平面45 稍微靠下侧的位置),在上述带锯条引导件17L侧的相反侧(图1左侧)具备与驱动轮5的周面接近的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0031]该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为将带锯条15引导为夹入其与驱动轮5之间的状态的夹入引导部件,由垂直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托架49上的竖辊构成,该托架49安装于上述下部轮壳体7的局部。如图4所示,上述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接近驱动轮5的外周面,以便将带锯条15移动自如地夹入其与驱动轮5的外周面之间。并且,因为上述第二锯条引导部件 47由竖辊构成,因此上述驱动轮5的外周面和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之间的间隙为前侧(图 4下侧)变宽的敞开状态。[0032]因此,在想要将带锯条15挂绕在驱动轮5上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带锯条15的背部向上述驱动轮5的外周面和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之间的插入。并且,带锯条15由锯条引导部件47引导,以与驱动轮5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被引导,并且以带锯条15的背部与驱动轮5的凸缘部33的锯背支撑面41抵接的方式被引导。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带锯条15相对于驱动轮5的挂绕。另外,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不限于竖辊,例如也可以做成具备以与驱动轮5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前侧变宽的方式倾斜的引导面的结构的导向块。[0033]另外,以上述驱动轮5的轴心为中心,在上述第二锯条引导部件47的相反侧具备第三锯条引导部件51。更详细地说,如图1所示,在上述锯条引导件17L的下方位置,在上述水平面45的位置具备与上述驱动轮5的凸缘部33的外周面接近的第三锯条引导部件 51。该锯条引导部件51 —体地安装在上述下部轮壳体7的局部上,如图4所示,该锯条引导部件51和上述凸缘部33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为比带锯条15的厚度小的间隙,以免带锯条15进入。上述锯条引导部件51成为在将带锯条15挂绕在驱动轮5上时,支撑带锯条15的背部的锯背引导部件,其前面51F形成为与上述驱动轮5的凸缘部33的锯背支撑面41大致同一平面的锯背引导面。[0034]因此,在将带锯条15挂绕在驱动轮5上时,处于松弛状态的带锯条15的背部为被锯条引导部件(锯背引导部件)51的前面(锯背引导面)51F抵接支撑的状态。并且,在使挂绕了带锯条15的从动轮9向上方移动并对带锯条15施加张力时,带锯条15的背部被锯条引导部件51的锯背引导面(前面)51F抵接引导,并被驱动轮5的凸缘部33的锯背支撑面41抵接支撑。由此,在将带锯条15挂绕在驱动轮5上时,能够不会跨到凸缘部33上地挂绕带锯条15。[0035]在内置了上述从动轮9的上述上部轮壳体11的前面通过铰链部件53开闭自如地配备有前面罩55。并且,在前面罩55上具备用于确认带锯条15挂绕在从动轮9上的确认窗口 57,并且具备用于确认关闭了前面罩55的如限制开关等的确认开关59。在将带锯条 15挂绕在上述从动轮9上时,为了限制带锯条15的上述锯条引导件17U的相反侧(图1左侧)的部分膨胀导致较大地离开从动轮9,如图3所示,内置了上述从动轮9的上述上部轮壳体11的内侧一侧面IlF与从动轮9的外周面接近地配置。[0036]在以上那样的结构中,为了相对于立式带锯床1安装带锯条15,首先打开前面罩 55,并且操作机架3的前面所具备的操作盘61,使上下移动用促动器27工作,从而使从动轮9下降。并且,将环状的带锯条15的上部侧挂绕在从动轮9上,为了利用上下锯条引导件17U、17L进行夹持引导,将带锯条15固定在锯条引导件17U、17L上。[0037]接着,为了将处于松弛状态的带锯条15的下部侧挂绕在驱动轮5,而配置在驱动轮5的下侧。并且,关闭前面罩55,从确认窗口 57确认带锯条15挂绕在从动轮9上的情况,通过对操作盘61进行操作并使从动轮9上升,能够对挂绕在从动轮9和驱动轮5上的带锯条15施加张力。[0038]如上所述,在使从动轮9上升时,挂绕在从动轮9上的带锯条15的上部侧的一侧部由锯条引导件17U夹持,并且与该锯条引导件17U相反侧的另一侧部处于利用上述轮壳体11的内侧一侧面IlF限制膨胀的状态,因此不会脱离从动轮9。[0039]并且,相对于下部的驱动轮5,带锯条15的下部侧的一部分利用夹入引导部件47 夹在夹入与驱动轮5的外周面之间,在该夹入引导部件47的相反侧,利用锯背引导部件51, 带锯条15的背部与驱动轮5的凸缘部33的锯背支撑面41同一平面抵接支撑。并且,在驱动轮5的下部侧,利用带锯条引导部件37的前端部所具备的引导部43向上述锯背支撑面 41侧被引导。因此,在从动轮9上升时,带锯条15不会跨到驱动轮5的凸缘部33上地挂绕。[0040]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在将带锯条15挂绕在上下的从动轮9、驱动轮5上时,在两轮9、5的一例,带锯条15由上下的锯条引导件17U、17L夹持引导,并且在从动轮9的另一侧,处于利用上部轮壳体11的内侧一侧面IlF限制膨胀的状态。并且,在驱动轮5的另一侧,处于利用夹入引导部件47夹在与驱动轮5的外周面之间的状态。[0041]因此,在对操作盘61进行操作使从动轮9上升时,操作者不需要支撑带锯条15,能够在关闭前面罩55的状态下使从动轮9上升。由此,能够安全地进行带锯条15相对于立式带锯床1的从动轮9、驱动轮5的挂绕作业。[0042]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那样的实施方式,通过进行适当的变更,可利用其他方式来实施。例如,将上部轮壳体11的内侧一侧面IlF替换为接近从动轮9地配置的引导板,能够保持与上述内侧一侧面IlF相同的功能。另外,能够做成一体地连接带锯条引导部件37、夹入引导部件47及锯背引导部件51的结构。即,例如在半圆弧状的部件的一端侧具备起到与夹入引导部件47相同功能的结构,在中央部具备起到与带锯条引导部件37相同功能的结构。并且,可做成在另一端侧具备起到与锯背引导部件51相同功能的结构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带锯床,具备挂绕环状的带锯条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并且在上述驱动轮的上方位置能够上下移动地具备上述从动轮,该立式带锯床的特征在于,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上述从动轮上的状态下,在将上述带锯条的下部侧挂绕在上述驱动轮上时,为了向上述驱动轮所具备的凸缘部引导带锯条的下部侧的背部,在上述驱动轮的下侧具备带锯条引导部件,该带锯条引导部件具备上述凸缘部侧向上方倾斜的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在比上述倾斜的引导部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向上述驱动轮的外周面引导上述带锯条的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另一个带锯条引导部件具备将带锯条引导为夹入到与驱动轮之间的状态的夹入引导部件或/及具备与驱动轮的凸缘部的锯背支撑面大致同一平面的锯背引导面的锯背引导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抑制挂绕在从动轮上的带锯条向上述从动轮的一侧方向膨胀的膨胀抑制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容易、安全地将环状的带锯条挂绕在上下从动轮、驱动轮上的立式带锯床。其具备挂绕环状的带锯条(15)的驱动轮(5)和从动轮(9),并且在上述驱动轮的上方位置能上下移动地具备上述从动轮,在将带锯条挂绕在上述从动轮上的状态下,在将上述带锯条的下部侧挂绕在上述驱动轮上时,为了向上述驱动轮具备的凸缘部(33)引导带锯条的下部侧的背部,在上述驱动轮的下侧具备具有上述凸缘部侧向上方倾斜的引导部(43)的带锯条引导部件(37),且具备将带锯条引导为夹入与驱动轮之间的状态的夹入引导部件(47)或/及具备与驱动轮的凸缘部的锯背支撑面(41)大致同一平面的锯背引导面(51F)的锯背引导部件(51)。
文档编号B23D55/00GK202239938SQ20112038201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6日
发明者锻代政孝 申请人:株式会社天田, 株式会社天田机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