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集线管端部冲分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行业中接线端与控制器配套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线管端部冲分模。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行业中连接器的接线端与控制器相连,在导线上套有集线管后使用手工钳来进行加固,由于手工钳不仅压接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压接质量不能保证使用要求,经常出现脱落现象而造成整机的故障,特别是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集线管端部冲分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集线管端部冲分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安装部和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冲模和切模,所述冲模位于所述切模外侧,且所述冲模和所述切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冲模下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冲模相平行的条形凸起,所述下模对应所述冲模的位置上设置有竖直凹槽,对应所述切模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凹槽。进一步,所述水平凹槽的下端设置有圆柱状的通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以模具加工的形式,实现加工的精确定位,将冲压、剪断在模具上一次性完成,不仅抗拉强度能够保证而且剪断尺寸一致,保证了集线管在使用中不脱落,从而保证了连接器接线端与控制器的配合,而且生产效率高,压接质量保证符合质量标准,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接触可靠,同时生产场地也改变了混乱局面。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上模2、下模3、安装部4、螺栓5、冲模6、切模7、条形凸起8、竖直凹槽9、水平凹槽1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I包括安装部3和通过螺栓4安装在所述安装部3上的冲模5和切模6,所述冲模5位于所述切模6外侧,且所述冲模5和所述切模6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冲模5下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冲模5相平行的条形凸起7,所述下模2对应所述冲模5的位置上设置有竖直凹槽8,对应所述切模6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凹槽9。所述水平凹槽9的下端设置有圆柱状的通槽1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 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集线管端部冲分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安装部和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冲模和切模,所述冲模位于所述切模外侧,且所述冲模和所述切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冲模下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冲模相平行的条形凸起,所述下模对应所述冲模的位置上设置有竖直凹槽,对应所述切模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线管端部冲分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凹槽的下端设置有圆柱状的通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集线管端部冲分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安装部和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冲模和切模,所述冲模位于所述切模外侧,且所述冲模和所述切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冲模下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冲模相平行的条形凸起,所述下模对应所述冲模的位置上设置有竖直凹槽,对应所述切模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压接质量保证符合质量标准。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779415SQ2012203416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
发明者李智成, 张彦铭 申请人:天津市德盛源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