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91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制造工艺装备中的冷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产销量增长迅速,汽车厂商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汽车生产中的冲压工艺投资较大,包括压机设备投入、工装模具投入等。一辆白车身冲压件约300种,其中铸造模具冲压件约150种,钢板模具冲压件约150种。而一般情况下钢板模具生产的小冲压件具有结构简单、投入少、操作方便等特点。钢板模具一般在中小型冲床上生产,生产效率较高。然而近年来,随着汽车高强板应用的推广和汽车·车身减重的发展趁势,钢板模具冲压件也具有尺寸加大、成型难度加大的特点。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冲压件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一些钢板模具也采用了顶杆结构(如图2所示)。常规设计下,模具顶杆分散布置,模具顶杆的位置与压机顶杆位置对应,工作时,压机顶杆直接作用于模具顶杆上。这要求装模时,首先需要将模具顶杆对中压机顶杆孔后再进行模具的固定,然后才能开始正常的生产,并且对冲床设备的气垫结构有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传统模具顶杆结构装模时需要将模具顶杆对中压机顶杆孔,造成拆换模具时间长,压机顶杆布置、模具安装操作复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拆换模时间,压机顶杆布置、模具安装简单方便的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导向孔,模具顶杆穿过导向孔,模具顶杆端部固接有顶杆托板。下模板上固接有模具下垫板,顶杆托板设于下模板和模具下垫板之间,模具下垫板上设有与顶杆托板对应的顶杆托板过孔,顶杆托板过孔尺寸小于顶杆托板尺寸。模具顶杆有四个,在下模板上均匀分布。模具顶杆与顶杆托板为螺纹连接。模具生产时,压机顶杆作用于顶杆托板进行工作。生产前,根据顶杆托板大小,布置压机顶杆,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布置压机中间四个压机顶杆即可(钢板模具一般尺寸小)。工作时,压机顶杆穿过顶杆托板过孔,作用于顶杆托板,通过模具顶杆在工作行程内的运动,使活芯顶起,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块上的凸模向下运动,与活芯接触,下行至凹模的型腔内,完成一个工作行程,一个冲压件的生产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种方式能达到节约拆换模具时间的目的。换模时,不需要过分关注压机顶杆位置,能减少压机顶杆摆放对中的时间。钢板模具尺寸较小,通常只需要将压机中间四个压机顶杆位置放入即可。工作时,压机的四个压机顶杆同时作用于顶杆托板上即可完成。常规模具顶杆设计方式,各处模具顶杆因为长时间批量生产,造成各模具顶杆顶出位置磨损,顶出压力平衡性不好,影响冲压件成形质量,而此种模具顶杆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此问题,利用顶杆托板作为二级顶出压力,最终工作状态的平衡压力依然能保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模具顶杆平衡性好等特点,能节约拆换模时间、人员操作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安全性好、延长模具顶杆使用寿命、适用于多种生产设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上模板,2、凹模,3、活芯,4、模具顶杆,5、模具下垫板,6、凸模,7、下模板,8、顶杆托板,9、顶杆托板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下模板7,下模板7上设有导向孔,模具顶杆4穿过导向孔,模具顶杆4端部固接有顶杆托板8。下模板7上固接有模具下垫板5,顶杆托板8设于下模板7和模具下垫板5之间,模具下垫板5上设有与顶杆托板8对应的顶杆托板过孔9,顶杆托板过孔9尺寸小于顶杆托板8尺寸。模具顶杆4有四个,在下模板7上均匀分布。模具顶杆4与顶杆托板8为螺纹连接。模具生产时,压机顶杆作用于顶杆托板8进行工作。生产前,根据顶杆托板8大小,布置压机顶杆,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布置压机中间四个压机顶杆即可(钢板模具一般尺寸小)。工作时,压机顶杆穿过顶杆托板过孔9,作用于顶杆托板8,通过模具顶杆4在工作行程内的运动,使活芯3顶起,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块I上的凸模6向下运动,与活芯3接触,下行至凹模2的型腔内,完成一个工作行程,一个冲压件的生产完成。此种方式能达到节约拆换模具时间的目的。换模时,不需要过分关注压机顶杆位置,能减少压机顶杆摆放对中的时间。钢板模具尺寸较小,通常只需要将压机中间四个压机顶杆位置放入即可。工作时,压机的四个压机顶杆同时作用于顶杆托板8上即可完成。常规模具顶杆4设计方式,各处模具顶杆4因为长时间批量生产,造成各模具顶杆4顶出位置磨损,顶出压力平衡性不好,影响冲压件成形质量,而此种模具顶杆4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此问题,利用顶杆托板8作为二级顶出压力,最终工作状态的平衡压力依然能保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模具顶杆平衡性好等特点,能节约拆换模时间、人员操作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安全性好、延长模具顶杆使用寿命、适用于多种生产设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包括下模板(7),所述下模板(7)上设有导向孔,模具顶杆(4)穿过所述导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杆(4)端部固接有顶杆托板(8)。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7)上固接有模具下垫板(5),所述顶杆托板(8)设于所述下模板(7)和模具下垫板(5)之间,所述模具下垫板(5 )上设有与所述顶杆托板(8 )对应的顶杆托板过孔(9 ),所述顶杆托板过孔(9 )尺寸小于所述顶杆托板(8)尺寸。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杆(4)有四个,在所述下模板(7)上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杆(4)与顶杆托板(8)为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板模具顶杆结构,包括下模板(7),下模板(7)上设有导向孔,模具顶杆(4)穿过导向孔,模具顶杆(4)端部固接有顶杆托板(8),工作时,压机的压机顶杆作用于顶杆托板(8)上即可完成,不需要关注压机顶杆位置,能减少压机顶杆摆放对中的时间,操作简便,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模具顶杆(4)平衡性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779418SQ2012203469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吕进, 李葆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