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89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珠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圆珠定位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加工定位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维持定位精度的圆珠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承载被加工对象的拖板的与基板的定位精度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几何误差。而在制造各式制程设备,特别是半导体、平面显示器、新兴能源或其它新兴高科技产品所需要的高精密制程设备、模具、精密量测设备及关键零组件,更是需要高精度的零件。[0003]习知的定位技术乃使用螺固装置或凹槽装置定位基板与载板。螺固装置在基板与载板钻挖一定位孔,使用螺丝螺固基板与载板于相对应的定位孔。凹槽装置的载板具有一柱状对象,而基板具有一相对应的凹槽,藉由将柱状对象与凹槽卡合定位基板和载板。[0004]然而,螺固装置的螺丝与定位孔、以及凹槽装置的柱状物体与凹槽会受公差影响而难以紧密结合,进而降低基板和载板间定位的精度,影响加工设备加工零件的质量。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珠定位机构,以维持定位的精度。[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圆珠定位机构,包含一上固定件,为固定于一上承置机构,上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孔体;一下固定件,为固定于一下承置机构,下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孔体;以及一圆珠,设置于第一孔体与第二孔体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孔体的下表面缘端或第二孔体的上表面端缘具有一凸体。[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下固定件包含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为相互螺固。[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上固定件包含一第三固定件与一第四固定件。[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三固定件与第四固定为相互螺固。[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圆珠的上表面未露出于第一孔体,且圆珠的下表面未露出于第二孔体。[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孔体或第二孔体为锥状。[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圆珠为一钢珠。[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圆珠分别与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及凸体之间沿着圆周线而相互接触。[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0017]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即便在制造时有公差,圆珠也能够藉由在预留空间中的位置微调而紧密固定于孔体中,维持定位的精度。[0018]附带一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藉由凸体的提供能够强化圆珠与固定件之间的接触力,使得圆珠不容易受外力震动而产生位移,进一步维持定位的精度。


[0019]图I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的立体图。[0020]图2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的立体剖面图。[0021]图3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的爆炸图。[0022]图4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应用于承置机构的爆炸图。[0023]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4]100 圆珠定位机构[0025]I上固定件11 第一孔体[0027]12固定孔[0028]2下固定件[0029]21第二孔体[0030]211 第一固定件孔体[0031]2111 上孔口[0032]2112 下孔口[0033]212 第二固定件孔体[0034]2121 上孔口[0035]2122 下孔口[0036]22第一固定件[0037]221 固定孔[0038]23第二固定件[0039]231 固定孔[0040]24凸体[0041]3圆珠[0042]31孔[0043]4承置机构[0044]41下承置机构[0045]42上承置机构[0046]SI第一表面[0047]S2第二表面[0048]S3第三表面具体实施方式
[0049]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0050]参阅图I至图4所示,图I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的立体剖面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的爆炸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应用于承置机构的爆炸图。[0051]本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100包含一上固定件I、一下固定件2、一固定于上固定件I与下固定件2中的圆珠3。圆珠定位机构100通常用于定位一承置机构4的一上承置构件41与一下承置构件42。承置机构4可为固定工件的工板拖件,用于拖运并承置待加工的料件,例如加工设备的基板与载板,此时上承置机构41为一用于承载待加工的工料的载板,下承置机构42 —可设置于加工设备的基板。圆珠定位机构100设置于上承置机构41 与下承置机构42之间,用于辅助定位此二者,提升加工工件的精度。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下承置机构41也可为一加工设备的基体,上承置机构42也可为一待加工的料件, 看实际应用所需。[0052]圆珠定位机构100的结构配置及作用原理将于以下详细叙述。上固定件I具有一第一孔体11以及一固定孔12。第一孔体位于上固定件I的中央处,固定孔12设于上固定件的上表 面周围。上固定件I可藉由一设置于固定孔12中的固定构件(图未示)而与上承置构件41固定结合。固定构件可为螺丝或梢插等固定构件。具体来说,第一孔体11具有一设于上表面处的上孔口 111,与一设于下表面处的下孔口 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体 11孔体为锥状。圆珠3可设置于第一孔体11中并沿着圆周线与一第三表面S3接触。固定孔12以数个为佳,以一圆环状分布于上固定件I的上表面,能够强化上固定件I与上承置机构41的固定能力,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固定孔12亦可为单数,看实际应用需求。[0053]下固定件2具有一第二孔体21。详细而言,下固定件2包括一第一固定件22、一第二固定件23、及一凸体24,下固定件2可与下承置机构42固定连结。第二孔体21位于第一固定件22与第二固定件23的中央处,凸体24位于第二孔体21的表面缘侧,而圆珠3 置于第二孔体21中且沿着圆周线与凸体24于一第二表面S2碰触。[0054]第二孔体21包括第一固定件孔体211和第二固定件孔体212,供圆珠3设置于其中。具体来说,第一固定件孔体211具有一上孔口 2111设于第一固定件22的上表面处,与一下孔口 2112设于第一固定件22的下表面处。圆珠3与第一固定件孔体211沿着圆周线接触于一第一表面SI。[0055]第二固定件孔体212具有一位于第二固定件23上表面处的上孔口 2121,以及一位于第二固定件23下表面处的下孔口 2122。凸体24位于第二孔体21的第二固定件孔体 212的上表面缘端,与圆珠3接触于第二表面S2。[0056]第一固定件22具有一位于上表面的固定孔221。藉由固定构件设置于固定孔221 和设置在第二固定件23且贯通上、下表面的固定孔231之中,固定组合第一固定件22与第二固定件23为下固定件2,能够强化圆珠3与第一表面SI和第二表面S2的接触力,使圆珠3能够更稳固的设置于第二孔体21中,即便圆珠3受到震动影响也不易晃动,维持定位的精度。[0057]此外,固定孔221与固定孔231以数个为佳。其中,固定孔221以圆环状分布于第一固定件22的上孔口 2111周围,固定孔231以圆环状分布于第二固定件23的上孔口 2121 周围,使得第一固定件22与第二固定件23的固定能力较好。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固定孔231亦可为单数,更甚之,也可移除固定孔231不使用固定构件固定,仅将第一固定件22与第二固定件23叠放组合,看实际应用所需。[0058]第二固定件23具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固定孔231,藉由固定构件设置于固定孔231 中和第一固定件22的固定孔221中,与第一固定件22固定组合。当然,第二固定件23也可与上固定件I固定组合。详细而言,藉由固定构件设置于上固定件I的固定孔12及第二固定件的固定孔231中,可使第二固定件23与上固定件I固定结合。在这情况中,凸体24 设置于第二固定件孔体23的下表面缘端,并与圆珠3接触。[0059]圆珠3为一球体,具有一孔31,可使用固定机构辅助圆珠3固定于第一孔体11与第二孔体21中。当然,圆珠3也可不提供孔31,而靠其表面与第一孔体11和第二孔体21 接触而固定。附带一提,在本实施例中圆珠3为钢珠,然而,其材质也可以是铁或其它材质制成。[0060]在本实施例中,圆珠3的上表面未露出于第一孔体11的上孔口 111,且其下表面未露出于第二孔体21的下孔口 2112,藉此在圆珠3上表面与上孔口 111之间保有一预留空间,以供圆珠3、第一孔体11、或第二孔体21在有公差的情况下,藉由圆珠3在预留空间中的位置微调而使其表面与第一孔体11及第二孔体21紧密结合,保持定位精度。[0061]圆珠3的尺寸,最好能与第一固定件22沿着圆周线接触于第一表面SI、与凸体24 接触于第二表面S2、以及与第一孔体11处接触于第三接触面S3,确保圆珠3所受的接触力足够,使得圆珠3不易受外力影响而晃动位移,维持定位的精度。[0062]藉由将圆珠3设置于第一孔体11与第二孔体21之中,即便圆珠3或孔体有公差, 圆 珠3也能够于孔体中微调位置与孔体接触。另一方面,由于圆珠3沿着圆周线接触第一表面SI、第二表面S2和第三表面S3而受接触力,使得圆珠3更加稳固于孔体中,使之不易受震动影响而位移。因此,本实施例的圆珠定位机构100应用在承置机构4时,能够维持承置机构4的定位精度。[0063]由以上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圆珠定位机构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然而,以上的叙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精于此项技艺者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然而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及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固定件,为固定于一上承置机构,该上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孔体;一下固定件,为固定于一下承置机构,该下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孔体;以及一圆珠,设置于该第一孔体与该第二孔体之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体的下表面缘端或该第二孔体的上表面端缘具有一凸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圆珠分别与该第一孔体、该第二孔体及该凸体之间沿着圆周线而相互接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固定件包含一第一固定件与一第二固定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为相互螺固。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件包含一第三固定件与一第四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固定件与该第四固定为相互螺固。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体或该第二孔体为锥状。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圆珠的上表面未露出于该第一孔体,且该圆珠的下表面未露出于该第二孔体。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圆珠为一钢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圆珠定位机构,包含一上固定件、一下固定件、及一圆珠,上固定件包含一第一孔体,下固定件包含一第二孔体,圆珠置于第一孔体与第二孔体中,即便孔体或圆珠受公差影响,仍然可藉由圆珠在预留空间中的位置微调而紧密固定于第一孔体与第二孔体中,维持定位的精度。
文档编号B23Q3/00GK202780572SQ2012204595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董秀玲 申请人:又允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