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

文档序号:3023489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线生产线张力控制主要由主控台操作人员进行,通过观察电机负荷电流的变化,及时发现张力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手段,保证张力稳定,并能预警一些事故苗头,避免事故的发生。
轧钢滚动导致导卫损坏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轧制节奏,还会破坏该架料型。导卫的磨损和损坏一直是制约工艺线稳定的重要因素,导卫损坏不仅造成憋钢而且容易产生耳子、折叠等质量缺陷,影响成材率。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可以用来指导轧钢生产,避免因滚动导位的损坏造成憋钢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利用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和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来判断所述导卫是否将要损坏。
进一步:通过联调实现中轧小张力轧制及预精轧无张力轧制,此时活套控制为无张力轧制,稳定后,以开轧稳定后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值为基准电流值,将机架轧机实时电流值及前架轧机负荷电流值与所述基准电流值对比,来判断滚动导位的在线状态。
进一步:在所述导卫损坏前,所述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和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是平稳的,当所述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升高,并且所述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下降时,判断所述导卫将损坏。
进一步:在中轧区及预精轧区依据各架次速度修正量来调整轧机转速,中轧区调速后的修正量不超过±0.25,预精轧区的修正量不超过±0.8。
进一步:当预精轧区域速度修正量或活套高度实际量偏离正常基准量时,则认为滚动导位即将损坏;当中轧区域损坏导位前架轧机速度修正量增大,并轧机负荷电流值变小,滚动导位自身架次轧机负荷电流值增大,则认为滚动导位即将损坏。
进一步:正常基准值控制在O以下负值的状态,当滚动导位该架电流升高,速度修正量前架由负变正,机架·自身的轧机电流值在基准电流值的基础上增加1.5倍,前架的活套实际高度降低,机架自身的活套实际高度升高,则认为机架自身的导位完全损坏。
进一步:机架自身的轧机电流值升高,当轧机电流值升高到大于所述基准电流值的1.5倍,并且所述机架前架的轧机负荷电流下降到小于所述基准电流值的1/2时,则预示所述机架的导位完全损坏。
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1、本发明可以用来指导轧钢生产,避免因滚动导位的损坏造成憋钢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从轧机电机的轧机负荷电流和前后架次堆拉关系中寻找到一种预先判断导卫是否将要损坏的方法,可以指导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憋钢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各班组应用以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80吨/小时X0.5小时/天(调质量耽误时间X 15天X 150元/吨(加工利润)=9万元/月。
每年产生的长期经济和社会效益=9万元/月\12个月/年+0.5吨检废父200天X 1000元(成品与检废的差价)+6台/月X 12个月X0.8万元(导卫平均价格)+50万(年节约设备维检费)=325万元。
3、本发明的推广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本发明从轧机负荷电流观察这一角度提高成品质量、掌握料型是否正常、对常见事故做出预判,降低工艺事故的先例,可长期推广应用实际生产。


图1是本发明中中轧及预精轧区域各架次轧制稳定后基准电流值对应的该时刻各架次修正值显示图2是本发明中导卫及附属工艺部件损坏前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图3是预精轧区域活套高度及速度修正量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和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来判断所述导卫是否将要损坏。具体来说,是通过手动联调实现中轧小张力轧制及预精轧无张力轧制(活套控制为无张力轧制)稳定后,以开轧稳定后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值为基准电流值,通过观察该机架轧机实时电流值及前架轧机电流值的变化情况,并将该机架轧机实时电流值及前架轧机电流值与基准电流值对比,来判断滚动导位的在线状态。
在生产实践中,导卫及附属工艺部件在破坏前往往有微妙的征兆,这一点我们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中轧及预精轧区域各架次轧制稳定后基准电流值对应的该时刻各架次修正值显示图。在稳定后的轧机负荷电流值为基准电流值时,实际上就是刚刚开轧时手动调整各架转速,弥补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秒流量”失衡,中轧区及预精轧区都是依据各架次速度修正量来调整轧机转速,中轧区调速后的修正量不要超过±0.25,预精轧区的修正量不要超过±0.8。
通过手动联调实现稳定轧制后,来确定正常基准值,正常基准值控制在O以下负值的状态;当滚动导位所在的轧机电流值升高,速度修正量前架由负变正,机架自身的轧机电流值在基准电流值的基础上增加1.5倍,前架的活套实际高度降低,机架自身的活套实际高度升高,则认为机架自身的导位完全损坏。当机架自身的轧机电流值升高到大于基准电流值的1.5倍,并且,机架前架的轧机负荷电 流下降到小于基准电流值的1/2时,则预示所述机架的导位完全损坏。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导卫及附属工艺部件损坏前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图。在中轧12号机架的导卫损坏前,11号机架和12号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值是平稳的即正常基准值,当12号机架的导卫略有破损但还没有完全损坏时,轧机负荷电流图会发出征兆,指示12号机架的导卫要坏。其表现为,12号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升高(约大于正常基准值的1.5陪)(图2中上部曲线)。当11号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下降(约小于正常基准值的3/4),当小于正常基准值1/2时,则预示该导位完全损坏(图2中下部曲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12号机架的导卫破坏之前,12号机架的导卫的导辊间隙变大,致使12号机架咬入轧件时的咬入状态发生改变,导致12号机架与11号机架之间存在“拉钢”关系,12号机架与13号机架存在“堆钢”关系。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预精轧区域活套高度及速度修正量显示图。生产中,预精轧区也经常出现14号轧机、16号机架、18号机架的进口滚动导卫损坏,该区域滚动导位损坏不仅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而且预精轧憋钢,对辊箱破坏很大,通过上述电流比照法和活套高度变化、速度修正量的大小变化,以前“拉”后“堆”为判断的关键点,来掌握滚动导位的在线状态,及时更换,保证生产。除上述方法外,岗位工在机旁进行认真观察和取样,也是避免因导位损坏造成憋钢的好途径。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中轧区调速后速度修正值尽量控制在越接近“O”越好,预精轧调速后速度修正值则尽量控制在绝对值越接近“O”状态为佳。中轧采用调整轧机转速来调整速度修正量,预精轧采用调整轧机转速及活套高度给定值来调整速度修正量。
当轧机速度修正量偏离正常基准值时,例如:中轧12号机架的导卫损坏,表现为11号机架轧机速度修正量增大,轧机负荷电流变小,12号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增大;预精轧区则表现为损坏导位前架活套高度降低,速度修正量趋于“O”向正值变化,导位自身架次电流值升高,速度修正量趋于“O”向负值变化,活套高度增加,即前“拉”后“堆”的状态。该状态则认为滚动导位已经损伤或损坏。
权利要求
1.一种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和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来判断所述导卫是否将要损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联调实现中轧小张力轧制及预精轧无张力轧制,此时活套控制为无张力轧制,稳定后,以开轧稳定后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值为基准电流值,将机架轧机实时电流值及前架轧机负荷电流值与所述基准电流值对比,来判断滚动导位的在线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卫损坏前,所述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和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是平稳的,当所述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升高,并且所述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下降时,判断所述导卫将损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轧区及预精轧区依据各架次速度修正量来调整轧机转速,中轧区调速后的修正量不超过±0.25,预精轧区的修正量不超过±0.8。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精轧区域速度修正量或活套高度实际量偏离正常基准量时,则认为滚动导位即将损坏;当中轧区域损坏导位前架轧机速度修正量增大,并轧机负荷电流值变小,滚动导位自身架次轧机负荷电流值增大,则认为滚动导位即将损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基准值控制在O以下负值的状态,当滚动导位该架电流升高,速度修正量前架由负变正,机架自身的轧机电流值在基准电流值的基础上增加1.5倍,前架的活套实际高度降低,机架自身的活套实际高度升高,则认为机架自身的导位完全损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自身的轧机电流值升高,当轧机电流值升高到大于所述基准电流值的1.5倍,并且所述机架前架的轧机负荷电流下降到小于所述基准电流值的1/2时 ,则预示所述机架的导位完全损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高线生产线滚动导位损坏的方法,利用导卫所在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和相邻机架的轧机负荷电流变化来判断所述导卫是否将要损坏。本发明可以用来指导轧钢生产,避免因滚动导位的损坏造成憋钢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21B38/00GK103230947SQ2013101525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陈宏 , 候凯, 梁虎荣, 郑启蒙 申请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