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1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行业中的模具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五金行业领域中,在杆部较长的五金件上挤压孔时,会采用如图1所示的模具结构,模套2内部设有浮动合金模3,浮动合金模3内部有退料管6,退料管6内有拉伸冲棒13,拉伸冲棒13固定通过冲棒套垫15和冲棒垫板16固定,冲棒套垫15上有弹簧垫块4,弹簧垫块4内有弹簧5抵住浮动合金模3,通过退料针12推动退料管6,方便进行卸料。这种模具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退料针12很长,并且拉深冲棒13固定式的设计方法造成的产品顶出与尾孔拉深冲棒脱离,故瞬时双重力量增加退料针的压力造成经常性的弯曲或折断,并且脱离时噪声很大,还有由于在接料和冲挤的时候,零件的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易产生偏离,增加废品的概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它能够使零件的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对齐,并且不会出现退料针弯曲或折断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包括模套,模套内部前端设有浮动合金模,模套内部后端设有后垫,后垫通过丝盘与模套固定,在模套内的后垫上设有弹簧垫块,弹簧垫块内设有弹簧与浮动合金模接触,在浮动合金模中间设有可滑动的退料管,在退料管内设有可滑动的拉伸冲棒,在后垫内设有退料针,退料针的一端与退料管相抵,所述的拉伸冲棒中部设有环状凸起,拉伸冲棒贯穿后垫,后垫上设有供环状凸起放置的冲棒凹槽,拉伸冲棒的一端为拉伸冲棒头部,另一端上设有限位螺母。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弹簧垫块与后垫之间设有中垫块。为了使退料管与退料针能够更好的接触,更好的完成顶出任务,所述的退料管底部设有退料管调整垫并与退料针相接触。为了能够在推出零件受力均匀,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退料针至少三个且均匀分布。为了能够方便调整拉伸冲棒,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环状凸起上靠近冲棒凹槽处设有拉伸冲棒调整垫。为了能够方便加工杆部长度不一的零件,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后垫底部设有限位凹槽与限位螺母配合。为了能够在推料之后退料管和拉伸冲棒头部前端保证齐头,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退料针的长度减去拉伸冲棒从环状凸起到拉伸冲棒底部的长度等于拉伸冲棒头部的杆部长度。[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拉伸冲棒与退料管异步推料,避免了拉深冲棒固定式的设计方法造成的产品顶出与尾孔拉深冲棒同时退出,瞬时双重力量增加退料针的压力造成经常性的弯曲或折断,且能够保证零件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一致。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挤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拉伸冲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合金冲模;2、模套;3、浮动合金模;4、弹簧垫块;5、弹簧;6、退料管;7、中塾块;8、退料管调整塾;9、后塾;10、拉伸冲棒调整塾;11、丝盘;12、退料针;13、拉伸冲棒;14、限位螺母;15、冲棒套垫;16、冲棒垫板;9_1、冲棒凹槽;9-2、限位凹槽;13-1、拉伸冲棒头部;13-2、环状凸起。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包括模套2,模套2内部前端设有浮动合金模3,模套2内部后端设有后垫9,后垫9通过丝盘11与模套2固定,在模套2内的后垫9上设有弹簧垫块4,弹簧垫块4内设有弹簧5与浮动合金模3接触,在浮动合金模3中间设有可滑动的退料管6,在退料管6内设有可滑动的拉伸冲棒13,在后垫9内设有退料针12,退料针12的一端与退料管6相抵,所述的拉伸冲棒13中部设有环状凸起13-2,拉伸冲棒13贯穿后垫9,后垫9上设有供环状凸起13-2放置的冲棒凹槽9-1,拉伸冲棒13的一端为拉伸冲棒头部13-1,另一端上设有限位螺母14 ;所述的弹簧垫块4与后垫9之间设有中垫块7 ;所述的退料管6底部设有退料管调整垫8并与退料针12相接触;所述的退料针12至少三个且均匀分布;所述的环状凸起13-2上靠近冲棒凹槽9-1处设有拉伸冲棒调整垫10 ;所述的后垫9底部设有限位凹槽9-2与限位螺母14配合;所述的退料针12的长度减去拉伸冲棒13从环状凸起13-2到拉伸冲棒13底部的长度等于拉伸冲棒头部13-2的杆部长度,即LI = L2 (如图2所不)。如图3所示合金冲模I先将零件压入主模孔中,零件首先推动拉伸冲棒13和退料管6后退,退料管6推动退料管调整垫8和退料针12后退,当拉伸冲棒13上的环状凸起13-2与拉伸冲棒调整垫10抵住之后不再后退,此时,冲模继续前进挤压,零件余料推动退料管6继续后退同时尾孔成型,当退料管调整垫8与后垫9接触之后,停止后退,零件继续推动浮动合金模3压缩弹簧5后退,当浮动合金模3与弹簧垫块4接触时,停止运动,冲挤动作完成。如图4所示首先退料针12推动退料管调整垫8和退料管6向前运动,退料管6推动零件向前运动,零件带动拉伸冲棒13向前运动,当拉伸冲棒13后端的限位螺母14与后垫9内的限位凹槽9-2接触,拉伸冲棒13不再向前运动,此时,退料针12继续推动退料管6和零件运动,零件与拉伸冲棒13脱离,之后,退料针12推动退料管6跟着浮动合金模3 —起运动,推出零件,完成整个退料动作。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包括模套(2),模套(2)内部前端设有浮动合金模(3),模套(2)内部后端设有后垫(9),后垫(9)通过丝盘(11)与模套(2)固定,在模套(2)内的后垫(9)上设有弹簧垫块(4),弹簧垫块(4)内设有弹簧(5)与浮动合金模(3)接触,在浮动合金模(3)中间设有可滑动的退料管¢),在退料管¢)内设有可滑动的拉伸冲棒(13),在后垫(9)内设有退料针(12),退料针(12)的一端与退料管(6)相抵,其特征是:所述的拉伸冲棒(13)中部设有环状凸起(13-2),拉伸冲棒(13)贯穿后垫(9),后垫(9)上设有供环状凸起(13-2)放置的冲棒凹槽(9-1),拉伸冲棒(13)的一端为拉伸冲棒头部(13-1),另一端上设有限位螺母(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弹簧垫块(4)与后垫(9)之间设有中垫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退料管(6)底部设有退料管调整垫(8)并与退料针(12)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退料针(12)至少三个且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环状凸起(13-2)上靠近冲棒凹槽(9-1)处设有拉伸冲棒调整垫(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垫(9)底部设有限位凹槽(9-2)与限位螺母(14)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退料针(12)的长度减去拉伸冲棒(13)从环状凸起(13-2 )到拉伸冲棒(13)底部的长度等于拉伸冲棒头部(13-2)的杆部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包括模套,模套内部前端设有浮动合金模,模套内部后端设有后垫,后垫通过丝盘与模套固定,在模套内的后垫上设有弹簧垫块,弹簧垫块内设有弹簧与浮动合金模接触,在浮动合金模中间设有可滑动的退料管,在退料管内设有可滑动的拉伸冲棒,在后垫内设有退料针,退料针的一端与退料管相抵,拉伸冲棒中部设有环状凸起,拉伸冲棒贯穿后垫,后垫上设有供环状凸起放置的冲棒凹槽,拉伸冲棒的一端为拉伸冲棒头部,另一端上设有限位螺母。拉伸冲棒与退料管一起推料,避免了拉深冲棒固定式造成的产品顶出与尾孔拉深冲棒同时退出,瞬时双重力量增加退料针的压力造成弯曲或折断,能够保证零件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一致。
文档编号B21C35/02GK203061593SQ2013200426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彭华勋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