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500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线材轧机出口导卫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
背景技术
在高线轧钢生产过程中,由于轧制成品的尺寸、钢种种类繁多,经常要大量的来回更换成品出口导卫,以保证红钢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导向,而成品导位的安装要求又较高,太近容易造成摩擦辊环,太远出现红钢头部偏离中心线撞击出口导位造成堆钢事故,且红钢与出口导位长时间的接触必然磨损严重,所以即使更换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轧制中仍在沿用老式的整体式成品出口导卫,整体式出口导卫在轧制中如果出现堆钢事故,经常出现堆钢不能把出口导卫从底座中冲出,造成高速旋转辊环之间红钢大量堆积并与辊环剧烈摩擦,使辊环高温爆裂,同时损坏出口导位,整体式出口导位在维护中难度较大,且成本昂贵,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成品导卫来替代老式导位。在生产维护中,有些已损坏的成品出口由于上下部分磨损不一,有些部分可以拿来回收再利用,进行二次使用,而整体式成品出口导位回收中拆装比较麻烦,且容易损坏各部件,在降本增效中也是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可以有效的减少成品轧机后的堆钢事故,减少准备预装的工作量,降低维护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安全操作系数,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时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的管身上分别设置着具有上导位体的出口上半导管和具有下导位体的出口下半导管;在轧辊的出口上设置着上导位支座和下导位支座,其中在上导位支座的支臂上设置着螺孔,在螺孔内配合安装着下端带有压块的螺栓,下导位支座是顶面为平面的支座,出口下半导管的下导位体底面与下导位支座的顶面相配合,上导位支座螺栓控制的压块与出口上半导管的上导位体顶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位底座、压块螺母、2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导管等部分组成,从而在安装拆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事故成本,达到了提高了安全操作系数、节约了劳动力和生产时间的目的。轧钢厂高速线材机组原使用的成品出口导卫为4个零散部件组装起来,组装每个导卫需要15分钟,如果堆钢,恢复导卫需要30分钟。本实用新型导卫,这种新型导卫只需要I分钟即可。为一种高速线材成品出口导卫,设计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成品轧机后的堆钢事故。减少了准备预装工的工作量、降低了导卫的成本。本实用新型导卫由上下两片组成结构简单、堆钢后可轻易被带出,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在原来的到位引角不变,延长导卫直线段距离,增加了红条高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在高线成品机后的堆钢。本实用新型去除了原来的导卫盒,反向挂水器。降低了导卫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有效地减少了成品轧机后的堆钢事故,减少了准备预装的工作量,降低了维护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安全操作系数,节约了劳动力和生产时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半导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半导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的管身上分别设置着具有上导位体5的出口上半导管6和具有下导位体8的出口下半导管7 ;在轧辊I的出口上设置着上导位支座2和下导位支座9,其中在上导位支座2的支臂上设置着螺孔,在螺孔内配合安装着下端带有压块4的螺栓3,下导位支座9是顶面为平面的支座,出口下半导管的下导位体8底面与下导位支座9的顶面相配合,上导位支座螺栓3控制的压块4与出口上半导管的上导位体5顶面相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其特征是: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的管身上分别设置着具有上导位体(5)的出口上半导管(6)和具有下导位体(8)的出口下半导管(7);在轧辊(I)的出口上设置着上导位支座(2)和下导位支座(9),其中在上导位支座(2)的支臂上设置着螺孔,在螺孔内配合安装着下端带有压块(4)的螺栓(3),下导位支座(9)是顶面为平面的支座,出口下半导管的下导位体(8)底面与下导位支座(9)的顶面相配合,上导位支座螺栓(3)控制的压块(4)与出口上半导管的上导位体(5)顶面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高线成品出口导卫,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两块形状相同的出口半导管的管身上分别设置着具有上导位体的出口上半导管和具有下导位体的出口下半导管;在轧辊的出口上设置着上导位支座和下导位支座,其中在上导位支座的支臂上设置着螺孔,在螺孔内配合安装着下端带有压块的螺栓,下导位支座是顶面为平面的支座,出口下半导管的下导位体底面与下导位支座的顶面相配合,上导位支座螺栓控制的压块与出口上半导管的上导位体顶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可以有效的减少成品轧机后的堆钢事故,减少准备预装的工作量,降低维护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安全操作系数,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时间。
文档编号B21B39/14GK203155719SQ20132017441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蒋磊, 章发强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