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826阅读:2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包括底座和竖直安装在底座上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倒置安装的液压千斤顶,其安装方式为: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矩形框架的顶梁固定连接,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伸向下方,活塞杆端上安装有压头,压头朝下指向矩形框架的底梁并能相对于底梁作往复运动,底梁为一根凹槽向上的槽钢;所述矩形框架由底梁、顶梁和把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的2根竖梁组成;所述顶梁和2根竖梁均为槽钢;当钢管或其它条状金属工件被置于底梁上并对准压头时,用户仅通过控制液压千斤顶,便能推动所述压头向下触碰并挤压工件至塑形弯曲状态。该操作过程简易安全,工具的结构也很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领域中,人们经常要使用弯曲的钢管或钢条,如在安装电力线路防晕环时,要将具有不同弯曲角度的钢管拼接起来;又如在安装接地引下线时,导体的垂直体与导体的地面水平体,及地面水平体与地网连接处也要使用弯曲圆钢。
[0003]传统技术通过高温加热让钢管或钢条软化,然后用工具将它们打弯至一定程度再拼接起来,组成弯曲角度合适的钢管或钢条。但该方法既不简便,又有可能严重破坏材料性能,还无法精确把握具体的弯曲程度。因此中国专利CN200910028431.8和CN201220064663.6分别提供了两种制作弯管的设备。它们均包括机架,前者通过辊的组合,将工件旋转式地夹送成圆环形,而后者则通过轴、带环形凹面的管轮,和具有螺旋槽的圆柱桶,将工件夹送成螺旋弹簧状。
[0004]但上述两种方案的共同不足之处在于,设备的结构过于复杂;此外,无论是辊的组合,还是轴、滚轮和螺旋槽的组合,均需配有与之一一对应的调节装置。这也意味着在没有数控或电控设备的情况下,单个使用者无法使用设备。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制作一个简单的弯曲钢管或钢条,让多个使用者同时配合使用一台设备,或使用附带有其它装置的设备,并不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因此,技术人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操作更简便的钢管或钢条压弯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让钢管塑性弯曲的简易工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包括底座和竖直安装在底座上的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倒置安装的液压千斤顶,其安装方式为: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矩形框架的顶梁固定连接,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伸向下方,活塞杆端上安装有压头,压头朝下指向矩形框架的底梁并能相对于底梁作往复运动,底梁为一根凹槽向上的槽钢。
[0008]所述矩形框架由底梁、顶梁和把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的2根竖梁组成;所述顶梁和2根竖梁均为槽钢。所述压头的剖面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指向底梁的凹槽。此外,所述压头的剖面也可以为U字形结构,再将其半圆凸出部设置成指向底梁的凹槽。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可在所述液压千斤顶缸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一个定位环,定位环套于缸体上,其内径和缸体外径相对应;定位环前后两端均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2块定位板内壁上,定位板再通过螺栓固定在2根竖梁上。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顶梁和2根竖梁的接方式为焊接,2根竖梁和底梁,以及底梁跟底座的连接方式也为焊接。
[0011]上述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0012]1.当钢管或其它条状金属工件被置于底梁上并对准压头时,用户仅通过控制液压千斤顶,便能推动所述压头向下触碰并挤压工件至塑形弯曲状态。该操作过程简易安全,工具的结构也很简单。
[0013]2.通过控制液压千斤顶推动压头位移的距离,能使工件的弯曲角度更精确。
[0014]3.使用液体压力作为推动压头位移的介质,能最大限度控制工具工作时的发热、噪音和物理磨损。
[0015]4.将缸体的外径设置成跟定位环的内径相对应,并将定位环固定套接于缸体上,然后用2块定位板将其前后遮挡,再通过螺栓将定位环固定在2块定位板内壁上,最后再把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2根竖梁上,能有效地对整个液压千斤顶起到稳定作用,防止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和移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0018]图3是沿图1的A-A线剖面图。
[0019]附图标记:1.底座;2.底梁;3.压头;4.定位环;5.定位板;6.缸体;7.竖梁;
8.凹槽;9.活塞杆;10.液压千斤顶;11.顶梁;12.活塞杆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包括底座(I)和竖直安装在底座(I)上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倒置安装的液压千斤顶(10);具体地,液压千斤顶(10)的缸体(6)底部固定地与矩形框架的顶梁(11)连接,液压千斤顶(10)的活塞杆(9)处于缸体(6)的下方,活塞杆端(12)上安装有压头(3),压头(3)朝下指向矩形框架的底梁(2),底梁(2)为一根凹槽(8)向上的槽钢。
[0021]附图展示的实施例中,矩形框架为一个矩形框架,由底梁(2)、顶梁(11)和把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的2件竖梁(7 )组成。而顶梁(11)和2件竖梁(7 )跟底梁(2 ) —样也均为槽钢,顶梁(11)和2件竖梁(7)连接方式为焊接,2件竖梁(7)和底梁(2),以及底梁(2)和底座(I)的连接方式也均为焊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顶梁和竖梁的实际形状、尺寸、材质、受力和折叠功能,选用其它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铆钉连接和铰接等。
[002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头(3)的剖面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指向底梁
(2)的凹槽(8)。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能和弯曲形状需要,将压头(3)的剖面设置成U字形结构,让其半圆凸出部指向底梁(2)的凹槽(8)。
[0023]使用该工具时,先将钢管或其它条状金属工件置于底梁(2)上,让需要被挤压的部位对准压头(3),然后控制液压千斤顶(10),使液压千斤顶(10)的活塞(9)向下运动,让液压千斤顶(10)的活塞杆端(12)推动压头(3)向下触碰并将工件部分挤压进入凹槽(8)至塑性弯曲状态,然后控制液压千斤顶(10),使活塞(9)向上运动,带动压头(3)离开工件和底梁(2),让用户能将工件从凹槽(8)中取出。上述操作简易安全,工具的结构也很简单,还使用户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活塞(9)的位移,从而让工件的弯曲角度变得非常精确。此外,使用液体压力推动压头(3)位移,能最大限度控制工具的发热、噪音和物理磨损。[0024]为了避免整个液压千斤顶(10)在使用过程中因晃动或不规则受力而出现弯曲、变形和移位,缸体(6 )的外壁固定地套接有定位环(4 ),定位环(4 )的内径和缸体(6 )外径相对应;定位环(4)前后两端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2块定位板(5)内壁上并被2块定位板(5 )前后遮挡,定位板(5 )通过螺栓固定在2件竖梁(7 )上。
[002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定,利用本领域的普通知识和惯用技术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其它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但它们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包括底座(I)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倒置安装的液压千斤顶(10),其安装方式为,液压千斤顶(10)的底部与矩形框架的顶梁(11)固定连接,液压千斤顶(10)的活塞杆(9)伸向下方,活塞杆端(12)上安装有压头(3),压头(3)朝下指向矩形框架的底梁(2)并能相对于底梁(2)作往复运动,底梁(2)为一根凹槽(8)向上的槽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框架,由底梁(2)、顶梁(11)和把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的2根竖梁(7)组成,顶梁(11)和2根竖梁(7)均为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或钢条的弯制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压头(3)的剖面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指向底梁(2)的凹槽(8)。
【文档编号】B21D7/06GK203494959SQ20132054737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巫环科, 吴灼权, 陈寿平, 黄宪武, 袁伟明, 陈永佳, 刘健达, 梁进享, 李茹佳, 林沛基, 何其荣, 叶嘉仔, 唐锦尧, 叶灿伦, 李绍良 申请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