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494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轮毂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定位装置,包括轮毂,中心定位装置,所述中心定位装置包括碗口盘,所述碗口盘上有锥形定位面,所述轮毂的轮辐上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形成有与所述锥形定位面相配合的定位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结构上不具有中心碗口的轮毂上增加用于碗口定位的定位台,并设置专用碗口盘,采用碗口盘锥形面进行定位,可以很大的改善定位偏心现象,提高定位精度,提高产品的动平衡性能,完成加工后将定位台车掉,对于车加工产生的接刀印在粗磨过程打磨光滑,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
【专利说明】轮毂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轮毂机加过程使用的定位装置,属于轮毂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轮毂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三点定心方式进行定位。由于轮毂毛坯的定位止口设置于轮毂的外侧,在铸造及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变形,以上述定位止口上的三点定心方式进行定位,精度比较低,对于部分动平衡要求严格的产品,合格率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行业内不少厂家采用轮毂中心的碗口进行定位,以减小在径向定位误差,此定位方式能有效的减少由于毛坯变形和夹具精度不良造成的产品动平衡超差,但是由于部分轮毂造型结构上不具有中心碗口,无法采用现有碗口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轮毂定位方式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定位装置,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结构上不具有中心碗口的轮毂的定位。
[0004]技术方案:一种轮毂定位装置,包括轮毂,中心定位装置,所述中心定位装置包括碗口盘,所述碗口盘上有锥形定位面,所述轮毂的轮辐上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形成有与所述锥形定位面相配合的定位面。
[0005]通过在轮毂的轮辐上设置定位台,并采用具有与定位台配合的碗口盘定位,由于定位台位于轮辐上,铸造和热处理时不宜变形,定位精度高,检测和调整也更加方便。
[0006]最好的所述定位台靠近所述轮毂的中心,这样定位更加准确。
[0007]所述中心定位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碗口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碗口盘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8]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与所述碗口盘之间设置弹簧,使得轮毂定位和夹紧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夹紧力过大使得轮毂变形,更加有利于轮毂的定位和夹紧。
[0009]还包括基准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基准座上,所述基准座上还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将所述轮毂夹紧。
[0010]通过所述卡爪将所述轮毂夹紧,为进一步的加工做准备。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结构上不具有中心碗口的轮毂上增加用于碗口定位的定位台,并设置专用碗口盘,采用碗口盘锥形面进行定位,可以很大的改善定位偏心现象,提高定位精度,提高产品的动平衡性能,完成加工后将定位台车掉,对于车加工产生的接刀印在粗磨过程打磨光滑,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带夹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
[0016]如图1所示:一种轮毂定位装置,包括轮毂1,中心定位装置2,所述中心定位装置2包括碗口盘3,所述碗口盘3上有锥形定位面4,所述轮毂I的轮辐上设置有定位台5,所述定位台5上形成有与所述锥形定位面4相配合的定位面。
[0017]所述中心定位装置2还包括底座6,所述碗口盘3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碗口盘3和所述底座6之间设置有弹簧7。
[0018]如图2所示:
[0019]还包括基准座8,所述底座6设置在基准座8上,所述基准座8上还设置有卡爪9,所述卡爪9将所述轮毂I夹紧。
[002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轮毂定位装置,包括轮毂(1),中心定位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装置(2 )包括碗口盘(3 ),所述碗口盘(3 )上有锥形定位面(4 ),所述轮毂(I)的轮辐上设置有定位台(5),所述定位台(5)上形成有与所述锥形定位面(4)相配合的定位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装置(2)还包括底座(6),所述碗口盘(3)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碗口盘(3)和所述底座(6)之间设置有弹簧(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准座(8),所述底座(6)设置在基准座(8 )上,所述基准座(8 )上还设置有卡爪(9 ),所述卡爪(9 )将所述轮毂(I)夹紧。
【文档编号】B23Q3/00GK203649946SQ20132075205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刘峻松 申请人:大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