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的挡块,所述矫正台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还包括连杆,且连杆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内螺纹套、矫正杆、滑套座和第二铰接头,滑套座上设置有通孔,内螺纹套的一端与矫正压块后端固定连接,内螺纹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矫正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矫正杆的另一端与内螺纹套成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运行可靠且噪音小、能够适用于一定强度和刚度范围以内钢构件的形变纠正,且适用钢构件受液压缸工作行程影响小。
【专利说明】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件矫形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钢结构已在厂房建筑中、设备组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构件的原材料在运输、存放和制作过程中都存在变形问题,如吊装、存放的挤压变形、加工制造中的焊接变形等。如果以上变形不予以矫正,不仅影响上述构件的制造精度,影响安装,还会降低工程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焊接钢结构产生的变形超过技术设计允许变形范围,应设法进行矫正,使其达到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同时多数变形的构件是可以矫正的。矫正的方法都是设法造成新的变形来达到抵消已经发生的变形。
[0003]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矫正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火焰矫正和综合矫正。但火焰矫正和综合矫工艺操作难度高、方法掌握、温度控制不当还会造成构件新的更大变形。因此,机械矫正方法为主要采用的矫正方法,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锤击的方法加以实现,但以上锤击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且产生的噪音不利于施工或加工现场对噪音控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机械矫正多采用锤击的方法加以实现,存在工作效率低、且产生的噪音不利于施工或加工现场对噪音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问题: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的挡块,所述矫正台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铰接连接的连杆,且连杆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
[0006]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内螺纹套、矫正杆、滑套座和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接头与矫正杆的一端呈轴孔间隙配合,且矫正杆的轴向方向还设置有防止矫正杆与第二铰接头脱落的限位挡块,连杆与第二铰接头铰接连接,所述滑套座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滑套座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部分位于滑套座内,内螺纹套的一端与矫正压块后端固定连接,内螺纹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矫正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矫正杆的另一端与内螺纹套成螺纹连接。
[0007]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运用时,设置的矫正压块与挡块之间为本实用新型钢构件的矫正工位,矫正压块与钢构件形变部位接触,当液压缸推出活塞杆时,连杆即形成一根杠杆,连杆与条形槽壁面接触点为支点,连杆上支点上端的铰接点为受力点,支点下端的铰接点为施力点。在运用时,根据液压缸的性能和钢构件的变形处的结构强度,设置为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这样便于通过连杆来放大活塞杆的推出力;同理采用其他关系的动力臂长度与阻力臂长度关系设置,可通过连杆来放大活塞杆的行程,有利于刚度较弱钢构件的变形纠正效率。
[0008]所述第二铰接头与矫正杆的一端呈轴孔间隙配合并配合限位挡块,此设置在矫正杆与第二铰接头连接完成后,矫正杆能绕其与第二铰接头的连接点轴向自由转动,这样,在待矫正钢构件单个尺寸变大时,通过旋转矫正杆加长其与内螺纹套的啮合长度,可加大挡块与矫正压块之间的宽度;在钢构件尺寸较小时,通过旋转矫正杆减少其与内螺纹套的啮合长度,以减小挡块与矫正压块之间的宽度。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为便于活塞杆与连杆的连接,还包括第一铰接头,所述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活塞杆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第一铰接头与连杆铰接连接,即先完成活塞杆与第一铰接头的螺纹连接,再完成第一铰接头与连杆的铰接连接。
[0011]由于滑套座在本实用新型运用时需要承受矫正杆径向方向的作用力,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体积小巧的同时能够长时间保证矫正杆沿其轴向运动的精准度,所述滑套座上通孔的长度范围在3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此设置为本实用新型体积和滑套座强度的综合优选。
[0012]还包括液压缸固定架、至少三个支腿,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液压缸固定架上,液压缸固定架和支腿均固定连接在矫正台的下表面上,且支腿与矫正台呈可拆卸固定连接,每个支腿均与至少一根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其他支腿或矫正台上。
[0013]以上液压缸固定架、支腿和拉杆的设置中,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的液压缸固定架实现液压缸与矫正台的位置关系不受支腿长度的影响;而支腿相对于矫正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钢结构形状和结构更换不同长短的支腿;设置的连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支撑部分的刚度。
[0014]为增强矫正杆与内螺纹套连接的紧凑性,还包括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与矫正杆上的外螺纹成螺纹配合,且锁紧螺帽与内螺纹套的端部接触。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活塞杆的运动制动矫正压块,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运行可靠且噪音小;根据液压缸的性能和钢构件的变形处的结构强度,设置为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这样便于通过连杆来放大活塞杆的推出力;同理采用其他关系的动力臂长度与阻力臂长度关系设置,可通过连杆来放大活塞杆的行程,有利于刚度较弱钢构件的变形纠正效率,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一定强度和刚度范围以内钢构件的形变纠正。
[0017]2、所述第二铰接头与矫正杆的一端呈轴孔间隙配合并配合限位挡块,此设置在矫正杆与第二铰接头连接完成后,矫正杆能绕其与第二铰接头的连接点轴向自由转动,这样,在待矫正钢构件单个尺寸变大时,通过旋转矫正杆加长其与内螺纹套的啮合长度,可加大挡块与矫正压块之间的宽度;在钢构件尺寸较小时,通过旋转矫正杆减少其与内螺纹套的啮合长度,以减小挡块与矫正压块之间的宽度。以上设置可使得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钢构件在变形方向的宽度对活塞杆的伸出长度的依耐性变小,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较宽变形方向宽度范围钢构件的矫正。【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分别为:1、矫正台,2、液压缸,3、液压缸固定架,4、拉杆,5、活塞杆,6、第一铰接头,7、支腿,8、连杆,9、第二铰接头,10、滑套座,11、矫正杆,111、锁紧螺帽,12、内螺纹套,13、矫正压块,1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I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上的挡块14,所述矫正台I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I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2铰接连接的连杆8,且连杆8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
[0023]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13、内螺纹套12、矫正杆11和滑套座10,所述滑套座10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上,矫正杆11的一端与连杆8铰接连接,滑套座10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11部分位于滑套座10内,内螺纹套12的一端与矫正压块13后端固定连接,内螺纹套1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矫正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矫正杆11的另一端与内螺纹套12成螺纹连接。
[002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运用时,设置的矫正压块12与钢构件形变部位接触,当液压缸2推出活塞杆5时,连杆8即形成一根杠杆,连杆8与条形槽壁面接触点为支点,连杆8上支点上端的铰接点为受力点,支点下端的铰接点为施力点。在运用时,根据液压缸2的性能和钢构件的变形处的结构强度,设置为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这样便于通过连杆8来放大活塞杆5的推出力;同理采用其他关系的动力臂长度与阻力臂长度关系设置,可通过连杆8来放大矫正压块12在活塞杆5作用下的行程,有利于刚度较弱钢构件的变形纠正效率。
[0025]所述第二铰接头9与矫正杆11的一端呈轴孔间隙配合并配合限位挡块,此设置在矫正杆11与第二铰接头9连接完成后,矫正杆11能绕其与第二铰接头9的连接点轴向自由转动,这样,在待矫正钢构件单个尺寸变大时,通过旋转矫正杆11加长其与内螺纹套12的啮合长度,可加大挡块14与矫正压块13之间的宽度;在钢构件尺寸较小时,通过旋转矫正杆11减少其与内螺纹套12的啮合长度,以减小挡块14与矫正压块13之间的宽度。
[0026]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挡块14与矫正台I成螺栓连接,矫正台I上还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以便于根据钢构件的宽度调整挡块14的位置;同时挡块14上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筋,以提高挡块14的承载能力,挡块14为两个且成排设置,矫正压块13在工作时向两块挡块14之间的空隙运动,以在矫正过程中得到更大的矫正变形。。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进一步改进:如图1,为便于活塞杆5与连杆8的连接,还包括第一铰接头6,所述液压缸2包括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铰接头6与活塞杆5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第一铰接头6与连杆8铰接连接,即先完成活塞杆5与第一铰接头6的螺纹连接,再完成第一铰接头6与连杆8的铰接连接。
[0029]由于滑套座10在本实用新型运用时需要承受矫正杆11径向方向的作用力,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体积小巧的同时能够长时间保证矫正杆11沿其轴向运动的精准度,所述滑套座10上通孔的长度范围在3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此设置为本实用新型体积和滑套座10强度的综合优选。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还包括液压缸固定架3、至少三个支腿7,所述液压缸2固定连接在液压缸固定架3上,液压缸固定架3和支腿7均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的下表面上,且支腿7与矫正台I呈可拆卸固定连接,每个支腿7均与至少一根拉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其他支腿7或矫正台I上°
[0032]以上液压缸固定架3、支腿7和拉杆4的设置中,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上的液压缸固定架3实现液压缸2与矫正台I的位置关系不受支腿7长度的影响;而支腿7相对于矫正台I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钢结构形状和结构更换不同长短的支腿7 ;设置的连杆8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支撑部分的刚度。
【权利要求】
1.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I)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上的挡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台(I)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I)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2 )铰接连接的连杆(8 ),且连杆(8 )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 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13)、内螺纹套(12)、矫正杆(11)、滑套座(10)和第二铰接头(9),所述第二铰接头(9)与矫正杆(11)的一端呈轴孔间隙配合,且矫正杆(11)的轴向方向还设置有防止矫正杆(11)与第二铰接头(9)脱落的限位挡块,连杆(8)与第二铰接头(9)铰接连接,所述滑套座(10)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上,滑套座(10)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11)部分位于滑套座(10)内,内螺纹套(12)的一端与矫正压块(13)后端固定连接,内螺纹套(1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矫正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矫正杆(11)的另一端与内螺纹套(12)成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头(6),所述液压缸(2)包括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铰接头(6 )与活塞杆(5 )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第一铰接头(6 )与连杆(8 )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座(10)上通孔的长度范围在3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缸固定架(3)、至少三个支腿(7),所述液压缸(2)固定连接在液压缸固定架(3)上,液压缸固定架(3)和支腿(7)均固定连接在矫正台(I)的下表面上,且支腿(7)与矫正台(I)呈可拆卸固定连接,每个支腿(7)均与至少一根拉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其他支腿(7)或矫正台(I)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调整最大压持宽度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帽(111),所述锁紧螺帽(111)与矫正杆(11)上的外螺纹成螺纹配合,且锁紧螺帽(111)与内螺纹套(12 )的端部接触。
【文档编号】B21D7/06GK203621166SQ20132085452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王开银 申请人:四川东科管道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