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040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设于螺纹钢生产线上的轧制机组与飞剪之间,特别地,夹送辊装置由电机、齿轮箱、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组成,其中齿轮箱受驱于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轴,且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上、下夹送辊同步转动,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之间具有距离可调的辊缝。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夹送辊装置,能对钢筋尾部进行加持降速,尾部降速确保了钢筋头尾力学性能都合格,缩小了钢筋的头尾力学性能差,有利于钢筋后续加工,降低了后期使用成本;能对钢筋进行加速功能,省略加速辊道,降低了能耗;能实现钢筋的张力夹送,防止轧制强穿水钢筋时出现“S”弯现象,提高了钢筋质量。
【专利说明】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送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背景技术】
[0002]大规格螺纹钢一般是指螺25?螺50,其轧制工艺一般都需要采用脱机架的布置方式,成品道次离加速辊道较远,因此在钢筋完全脱离轧机后,就缺少前进的动力,在此情况下,需要通过加速辊道对其不断加速,方能保证其正常上冷床。也就是越是靠近钢筋尾部的那部分,其前进的速度就越快;越是大规格钢筋,其尾部的加速度就必须越高。
[0003]目前热轧高强度螺纹钢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微合金化、超细晶控轧控冷、淬火自回火工艺等三种方式。
[0004]其中,采用淬火自回火工艺轧制英标螺纹钢时,轧后必须采用高强度穿水冷却,一般情况下钢筋上冷床温度仅为50(T580°C。
[0005]在轧后穿水冷却过程中,钢筋尾部在脱离轧机后,由于不停加速,导致钢筋越是靠近尾部的部分,其力学性能就越低。严重时,尾部与头部的差值往往达到12(Tl50MPa。而像英标B500B的内控标准要求屈服强度在53(T650MPa范围内,因此极易出现钢筋的局部力学性能不合格,也存在着生产不易控制、轧材力学性能波动大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设于螺纹钢生产线上的轧制机组与飞剪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辊装置由电机、齿轮箱、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组成,其中齿轮箱受驱于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轴,且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上、下夹送辊同步转动,所述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之间具有距离可调的辊缝。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夹送辊装置在上、下夹送辊和齿轮箱外侧设有箱体,且沿螺纹钢夹送方向所述箱体对应辊缝位置的两侧分别接设有前导卫和后导卫。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夹送辊高度恒定,且上夹送辊连接气缸并受驱相对下夹送辊移动调节棍缝。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送辊装置设于飞剪前侧2米?2.3米处。
[0011]本实用新型夹送辊装置应用实施后,具有如下多方面优点。
[0012]1、能对钢筋尾部进行加持降速,确保了钢筋上冷床的精确定位,减少了钢筋因尾料短不上冷床的现象,尾部降速确保了钢筋头尾力学性能都合格,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废品率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缩小了钢筋的头尾力学性能差,实现力学性能的窄范围控制,从而将屈服强度整体控制在下限,有利于钢筋后续加工,降低了后期使用成本。
[0013]2、能对钢筋进行加速功能,无需将精轧部分全部更换为加速辊道,从而节省了更换时间,减轻了工人的作业劳动强度,该功能同时能省略较长的加速辊道,降低了能耗。[0014]3、能实现钢筋的张力夹送,防止轧制强穿水钢筋时,因穿水阻力大,钢筋前进动力小,导致钢筋出现“ S ”弯现象,提高了钢筋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0018]如图1至图2所示,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设于螺纹钢生产线上的轧制机组与飞剪之间,特别地,夹送辊装置由电机1、齿轮箱2、上夹送辊3和下夹送辊4组成,其中齿轮箱2受驱于电机I具有两个输出轴,且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上、下夹送辊同步转动,上夹送辊3和下夹送辊4之间具有距离可调的辊缝5。
[0019]其中,夹送辊装置在上、下夹送辊和齿轮箱2外侧设有箱体6,且沿螺纹钢夹送方向箱体6对应辊缝5位置的两侧分别接设有前导卫7和后导卫8。
[0020]另外,下夹送辊4高度恒定,且上夹送辊3连接气缸9并受驱相对下夹送辊3移动调节辊缝5。
[0021]最后,夹送辊装置设于飞剪前侧2米?2.3米处,较为优选的方案是在3#飞剪前端约2.15米处设置。
[002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夹送辊装置为双传动结构,由电机带动齿轮箱,驱动两根输出轴,分别传输给上、下夹送辊,使其转动;设定上、下夹送辊的辊缝时,下夹送辊采用螺纹旋转定位,保证高度不变,上辊则由气缸驱动往下压达到调整辊缝的目的。
[0023]本实用新型的夹送辊装置的优选适用规格:适用规格:Φ=16?22 二切分,Φ =25?50单线;夹送棍尺寸:长度为180mm, Φ =320mm ;适应的成品速度:每秒2.4m?18m ;夹送辊处钢筋温度200?400°C。
[0024]实施方式一:实现尾部夹持,提高力学性能。
[0025]该控制方式主要应用于螺28?螺40等大规格英标螺纹钢尾部力学性能的控制方面,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钢筋的尾部力学性能。
[0026]控制方式的实施参数如下:
[0027]①夹持方式:对螺28?螺40进行尾部夹送。
[0028]②夹送辊辊缝设定:上、下夹送辊均为平辊,下夹送辊采用螺纹旋转定位,保证高度不变。采用气缸驱动上夹送辊调节辊缝,设定的辊缝以手能拉动钢筋为宜,最高气压以不损坏钢筋表面质量为准(一般情况下,气压为0.3?0.4MPa)。
[0029]③夹送辊的速度设定:夹送辊装置由电机调节线速度,超前系数设定范围为
1.03?1.13,确保夹送辊的线速度不低于成品轧机的线速度,但又不高于飞剪的线速度。
[0030]夹送辊线速度低于成品速度时,容易导致钢筋出现“S”形弯曲;线速度太高时,又容易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影响其成品尺寸;并极有可能导致飞剪出现缠剪事故。
[0031]④夹送辊的延时设定:[0032]夹紧延时:夹紧延时以飞剪最后一刀的剪切为信号。延时公式为S= ( L-L1)/V,其中L:为钢筋最后一刀的长度平均值,L1:飞剪至成品轧机的距离(螺28:30m ;螺32:39.5m ;螺40:49.7m ; ),V:取轧制时该规格的成品轧机线速度。
[0033]松开延时:在钢筋尾部脱离夹送辊后I~2秒钟,夹送辊松开。
[0034]该项改进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0035]①力学性能的变化:
【权利要求】
1.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设于螺纹钢生产线上的轧制机组与飞剪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辊装置由电机、齿轮箱、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组成,其中齿轮箱受驱于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轴,且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上、下夹送辊同步转动,所述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之间具有距离可调的辊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辊装置在上、下夹送辊和齿轮箱外侧设有箱体,且沿螺纹钢夹送方向所述箱体对应辊缝位置的两侧分别接设有前导卫和后导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送辊高度恒定,且上夹送辊连接气缸并受驱相对下夹送辊移动调节辊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螺纹钢生产的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辊装置设于飞剪前侧2米?2.3米处。
【文档编号】B21F23/00GK203737902SQ20132088534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杜显峰, 吕新, 陈兵, 朱爱华, 杨小洪, 张鸽 申请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