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6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上刀座与驱动机构联接,上刀座上装有前刀杆、后刀杆,前刀杆及后刀杆上分别固定有前上刀、后上刀,工作台上设有前下刀、后下刀及支撑架总成,前刀杆与上刀座固定,前下刀与工作台固定,工作台上的导轨上装有后刀座,后下刀固定在后刀座上,后刀杆的上端与上刀座上的滑道滑动配合,后刀杆与后刀座上的第一导向孔间隙配合,导轨上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后刀座联接,工作台上的一螺母中穿过有丝杆,丝杆的一端与气缸联接。将轮辋放置在支撑架总成上,通过丝杆调整好气缸及后刀座的位置,启动气缸驱动后刀座将轮辋夹紧,驱动上刀座向下移动,通过前上刀、后上刀与前下刀及后下刀配合,即可对轮辋进行切割整形。
【专利说明】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辋端切机,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辋端切机上的切刀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车轮的轮辋在加工成型后,需要用轮辋端切机对其两端进行切割整形。现有的轮辋端切机上的切刀机构的基本结构为: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上刀座,上刀座上端与驱动机构联接,上刀座上固定前刀杆、后刀杆,前刀杆及后刀杆上分别固定有前上刀、后上刀,工作台上固定有与前上刀、后上刀分别对应的前下刀及后下刀,前下刀及后下刀的旁侧分别设有支撑架总成。现有的这种切刀机构中,前上刀、后上刀、前下刀及后下刀的位置基本全部固定,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前上刀与后上刀、前下刀与后下刀之间的距离可调整的范围很小,一般只能加工单一型号的轮辋(轮辋的宽度不变),对于生产多种型号轮辋的用户,需要配备多台端切机,设备投资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中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该切刀机构中的前上刀与后上刀、前下刀与后下刀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能适应多种宽度的轮辋的加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上刀座,上刀座上端与驱动机构联接,上刀座上装有前刀杆、后刀杆,前刀杆及后刀杆上分别固定有前上刀、后上刀,工作台上设有与前上刀、后上刀分别对应的前下刀及后下刀,前下刀及后下刀的旁侧分别设有支撑架总成,前刀杆与上刀座固定,前下刀与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固定有导轨,导轨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后刀座,后下刀固定在后刀座上,在上刀座上设有滑道,后刀杆的上端与滑道滑动配合,后刀座上开有第一导向孔,后刀杆与第一导向孔间隙配合,在导轨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后刀座联接,在工作台上固定有一螺母,螺母中穿过有与其螺纹配合的丝杆,丝杆的一端与气缸联接。
[0005]由上述方案可见,将待加工的轮辋放置在支撑架总成上,根据轮辋的宽度通过丝杆调整好气缸及后刀座的位置,然后启动气缸驱动后刀座将轮辋夹紧,由驱动机构驱动上刀座向下移动,通过前上刀、后上刀分别与前下刀及后下刀配合,即可对轮辋实现进行切割整形。切割完成后,由气缸带动后刀座退回,由驱动机构驱动上刀座向上移动,即可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加工。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调节方便、可靠,它可适合多种型号的轮辋的端切加工,进而达到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加工成本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08]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09]参见附图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中,工作台I的上方设有上刀座6,上刀座6上端与机架10上的驱动机构7联接,上刀座上装有前刀杆4、后刀杆5,前刀杆4及后刀杆5上分别固定有前上刀3、后上刀19,工作台I上设有与前上刀3、后上刀19分别对应的前下刀2及后下刀18,在工作台I上位于前下刀2及后下刀18的旁侧分别设有支撑架总成20。前刀杆4与上刀座6固定,前下刀2与工作台I固定。在工作台I上固定有导轨16,导轨16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后刀座17,后下刀18固定在后刀座上。在上刀座6上设有滑道6a,后刀杆5的上端与滑道6a滑动配合,后刀座17上开有第一导向孔17a,后刀杆5与第一导向孔17a间隙配合;在导轨16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气缸15,气缸15的活塞杆与后刀座17联接,在工作台I上固定有一螺母13,螺母13中穿过有与其螺纹配合的丝杆14,丝杆14的一端与气缸15联接。
[0011]本实施例中,后刀杆5的上端与上刀座6上的滑道6a滑动配合的方式为:后刀杆5的上端联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联接有螺栓9,螺栓9的头部与上刀座6上的滑道6a滑动配合,滑道6a为T型槽。为使得后刀杆5上下运行平稳,在后刀座17上开有第二导向孔17b,支撑板8上固定有一导向柱11,导向柱11与第二导向孔17b间隙配合。另外,在工作台I上固定有一支架21,螺母13装于支架21上,在螺母13上联接有手柄12。通过手柄12可方便地调节螺母13。
[0012]由附图可见,将待加工的轮辋放置在支撑架总成20上,根据轮辋的宽度,由手柄12转动螺母13,由螺母13传动丝杆14,通过丝杆14带动气缸及后刀座17移动至合理的位置,然后启动气缸15驱动后刀座17将轮辋夹紧,由驱动机构7驱动上刀座6向下移动,通过前上刀3、后上刀19分别与前下刀2及后下刀18配合,即可对轮辋实现进行切割整形。切割完成后,由气缸15带动后刀座17退回,由驱动机构7驱动上刀座6向上移动,即可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加工。
【权利要求】
1.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上刀座,上刀座上端与驱动机构联接,上刀座上装有前刀杆、后刀杆,前刀杆及后刀杆上分别固定有前上刀、后上刀,工作台上设有与前上刀、后上刀分别对应的前下刀及后下刀,前下刀及后下刀的旁侧分别设有支撑架总成,前刀杆与上刀座固定,前下刀与工作台固定,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上固定有导轨,导轨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后刀座,后下刀固定在后刀座上,在上刀座上设有滑道,后刀杆的上端与滑道滑动配合,后刀座上开有第一导向孔,后刀杆与第一导向孔间隙配合,在导轨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后刀座联接,在工作台上固定有一螺母,螺母中穿过有与其螺纹配合的丝杆,丝杆的一端与气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后刀杆的上端联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联接有螺栓,螺栓的头部与上刀座上的滑道滑动配合,在后刀座上开有第二导向孔,支撑板上固定有一导向柱,导向柱与第二导向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端切机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上固定有一支架,螺母装于支架上,在螺母上连接有手柄。
【文档编号】B23D15/04GK203636060SQ20132089492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侯文涛, 侯鑫华 申请人:蚌埠捷顺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