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348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卷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圆机,该卷圆机包括机体、主动轮、从动轮和出圆工作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出圆工作轮均设置在机体上,主动轮和从动轮为多个,多主动轮连成一排形成主动轮组,多个从动轮连成一排形成从动轮组,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并排设置工作组,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之间形成供工件穿过的,工件通孔,出圆工作轮设置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形成的工作组的一端。该设备可实现连续的定时定点的卷圆工作,并且出圆均匀,本发明结构简洁,操作方便,利于在卷圆领域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卷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圆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金属管的卷圆领域大多数的方法都只是能够实现在一段金属管上实现一次性的卷圆工作,无法进行连续的定点卷圆。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圆机,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卷圆机无法连续均匀的定点卷圆的缺陷。
[0004]技术方案:
一种卷圆机,其特征在于:该卷圆机包括机体、主动轮、从动轮和出圆工作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出圆工作轮均设置在机体上,主动轮和从动轮为多个,多主动轮连成一排形成主动轮组,多个从动轮连成一排形成从动轮组,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并排设置工作组,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之间形成供工件穿过的,工件通孔,出圆工作轮设置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形成的工作组的一端。
[0005]在机体上设置有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至设置在机体上的动力轮,动力轮与主动轮的转动轴啮合;出圆工作轮通过丝杠连接至变频机,变频机连接至工作电机。
[0006]丝杠通过丝杠轴承设置在机体上。
[0007]优点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圆机,该卷圆机包括机体、主动轮、从动轮和出圆工作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出圆工作轮均设置在机体上,主动轮和从动轮为多个,多主动轮连成一排形成主动轮组,多个从动轮连成一排形成从动轮组,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并排设置工作组,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之间形成供工件穿过的,工件通孔,出圆工作轮设置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形成的工作组的一端。
[0008]该设备可实现连续的定时定点的卷圆工作,并且出圆均匀,本发明结构简洁,操作方便,利于在卷圆领域推广应用。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圆机,该卷圆机包括机体1、主动轮2、从动轮3和出圆工作轮6 ;主动轮2、从动轮3和出圆工作轮6均设置在机体I上,主动轮2和从动轮3为多个,多主动轮2连成一排形成主动轮组,多个从动轮3连成一排形成从动轮组,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并排设置工作组,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之间形成供工件穿过的,工件通孔10,出圆工作轮6设置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形成的工作组的一端。[0011]在机体I上设置有驱动主动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5,电机5通过传动轴连接至设置在机体I上的动力轮4,动力轮4与主动轮2的转动轴啮合;出圆工作轮6通过丝杠7连接至变频机,变频机连接至工作电机9 ;丝杠7可以保证出圆工作轮6的工作的连续性、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突然用力导致的出圆不均。
[0012]丝杠7通过丝杠轴承8设置在机体I上。丝杠轴承8可以保证丝杠7移动的顺滑。
[0013]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金属管置入工件通孔10内,启动驱动电机5使其带动动力轮4转动,动力轮4驱动主动轮2转动,主动轮2和从动轮3推动待加工的金属管前进,当金属管前进至出圆工作轮6的位置时,根据需要控制工作电机9动作,使工作电机9带动出圆工作轮6向一侧顶向金属管,随着金属管的前进和出圆工作轮6的顶力,使金属管出现圆弯形,根据需要可设定出圆工作轮6的工作力度和频率,这样在金属管前进的过程中就会定时、定位的完成金属管的出圆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卷圆机,其特征在于:该卷圆机包括机体(1)、主动轮(2)、从动轮(3)和出圆工作轮(6 );主动轮(2 )、从动轮(3 )和出圆工作轮(6 )均设置在机体(1)上,主动轮(2 )和从动轮(3)为多个,多主动轮(2)连成一排形成主动轮组,多个从动轮(3)连成一排形成从动轮组,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并排设置工作组,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之间形成供工件穿过的,工件通孔(10),出圆工作轮(6)设置在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形成的工作组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圆机,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上设置有驱动主动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5),电机(5)通过传动轴连接至设置在机体(1)上的动力轮(4),动力轮(4)与主动轮(2)的转动轴啮合;出圆工作轮(6)通过丝杠(7)连接至变频机,变频机连接至工作电机(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圆机,其特征在于:丝杠(7)通过丝杠轴承(8)设置在机体(1)上。
【文档编号】B21D7/08GK103894461SQ20141008847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建民 申请人:李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