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理线机构、拔线头机构、第一梳理机构、第二梳理机构、第一焊接机构、第二焊接机构和上料机械手等,该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在传送、理线、拔线、梳理、焊接等多个机构的配合下,对继电器底座与引线依次进行梳理、拔线、焊接等工序,实现了自动化安全生产,该焊接机大大提高了继电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0002]长期以来,在继电器行业生产过程中,端子引线焊接都是依赖操作者手工进行底座和引线的对位和焊接,其中,端子位置、端子引线送线位置、底座的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起打火、焊渣飞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这种焊接工艺已成为继电器生产行业的发展瓶颈,同时,手工操作还带来生产效率地、产品稳定性差、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并且利用该焊接机提高继电器产品的质量、实现自动化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理线机构、拔线头机构、第一梳理机构、第二梳理机构、第一焊接机构和上料机械手,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继电器第二底座的承载座,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第一焊接机构设有第二焊接机构,其中:所述理线机构用于对继电器第二底座的引线进行梳理;所述第一梳理机构与第二梳理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梳理机构包括有梳齿组件,所述拔线头机构包括有拔刀组件,所述梳齿组件与拔刀组件相对设置,并且由梳齿组件夹持引线,由拔刀组件拔去引线端部的线头;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上焊接电极,所述第二焊接机构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下焊接电极,所述上焊接电极位于下焊接电极上方并且二者之间设有翻转机构和底座上料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继电器第一底座的夹具;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将继电器第一底座移动至底座上料机构,由底座上料机构将继电器第一底座推入翻转机构的夹具上,再由翻转机构带动继电器第一底座翻转至预设焊接位,再由上焊接电极和下焊接电极将引线焊接于继电器第一底座的端子与继电器第二底座的端子之间。
[0006]优选地,还包括有至少一组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压头沿传送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头位于承载座的上方并且二者相对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理线机构包括有理线支架,所述理线支架上设有理线齿和压块,所述压块位于继电器第二底座的上方,所述理线齿位于引线的上方,所述理线齿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理线气缸驱动而前后移动,所述理线支架由第一气缸驱动而上下移动。
[0008]优选地,所述拔线头机构包括有拔线头支架,所述拔线头支架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拔刀驱动气缸和下拔刀驱动气缸,所述拔刀组件包括有上拔刀和下拔刀,所述上拔刀驱动气缸连接有上拔刀安装板,所述上拔刀固定连接于上拔刀安装板,所述下拔刀驱动气缸连接有下拔刀安装板,所述下拔刀固定连接于下拔刀安装板,所述拔线头支架的底部设有拔线滑轨,所述拔线头支架的侧部向外延伸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连接第
二气缸。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梳理机构包括有梳理支架,所述梳理支架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梳齿驱动气缸和下梳齿驱动气缸,所述梳齿组件包括有上梳齿和下梳齿,所述上梳齿驱动气缸连接有上梳齿安装板,所述上梳齿固定连接于上梳齿安装板,所述下梳齿驱动气缸连接有下梳齿安装板,所述下梳齿固定连接于下梳齿安装板,所述梳理支架的底部设有梳理滑轨,所述梳理支架的侧部向外延伸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连接第三气缸。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包括有竖直支撑架、水平支撑板和驱动电机,所述竖直支撑架固定于水平支撑架上,所述水平支撑架设于第一滑轨之上并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丝杆驱动水平支撑架在第一滑轨上滑动,所述竖直支撑架上设有第一竖直气缸,所述第一竖直气缸驱动一第二竖直气缸,所述第二竖直气缸连接有第一焊机,所述上焊接电极设于第一焊机上。
[0011]优选地,所述竖直支撑架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竖直支撑架的侧部设有气缸支撑架,所述第二丝杆的上端部设有手轮,所述第二丝杆与气缸支撑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气缸固定于气缸支撑架上。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焊接机构包括有气缸支撑架和第二滑轨,所述气缸支撑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气缸支撑架上固定有第一水平气缸,所述第一水平气缸驱动一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底部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上固定有第二水平气缸,所述第二滑轨上固定有两个第三竖直气缸,所述第二水平气缸通过连接件带动两个第三竖直气缸水平滑动,所述第三竖直气缸的端部固定有下电极座,所述下电极座上固定有散热器,所述下焊接电极固定于下电极座上。
[0013]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翻转架,所述夹具位于所述翻转架上,所述夹具包括有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翻转架上设有夹具气缸,所述夹具气缸驱动活动板向前滑动,所述翻转架的底部设有转轴并且该翻转架能够绕转轴在预设角度内翻转,所述翻转架上向外延伸有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连接第四气缸。
[0014]优选地,所述底座上料机构包括底座定位装置和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位于底座定位装置与翻转机构之间,所述底座定位装置包括有定位支撑架,所述定位支撑架上设有多个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驱动挡板沿挡板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挡板向推料装置方向延伸,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有推料支撑架,所述推料支撑架向上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料板,两个挡料板之间形成有滑道,所述滑道之内设有推块,所述推料支撑架上固定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驱动推块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5]本发明公开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在传送、理线、拔线、梳理、焊接等多个机构的配合下,对继电器底座与引线依次进行梳理、拔线、焊接等工序,实现了自动化安全生产,其有益效果在于,该焊接机大大提高了继电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6]图1为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中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继电器底座与引线焊接后的立体图。
[0019]图4为压线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5为理线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6为拔线头机构的立体图。
[0022]图7为第一梳理机构的立体图。
[0023]图8为第一焊接机构的立体图。
[0024]图9为第二焊接机构的立体图。
[0025]图10为翻转机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6]图11为翻转机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0027]图12为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0028]图13为推料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14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3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结合图1至图14所示,该焊接机用于将引线103焊接于继电器第一底座100与继电器第二底座101之间,该焊接机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I上设有传送机构2,该传送机构2包括有链轮、链条和伺服电机,并且由该伺服电机驱动传送机构2运转,沿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理线机构3、拔线头机构4、第一梳理机构5、第二梳理机构6、第一焊接机构7和上料机械手9,所述传送机构2上设有用于放置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承载座20,所述机架I上对应所述第一焊接机构7设有第二焊接机构8,其中:所述理线机构3用于对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引线103进行梳理;所述第一梳理机构5与第二梳理机构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梳理机构5包括有梳齿组件50,所述拔线头机构4包括有拔刀组件40,所述梳齿组件50与拔刀组件40相对设置,并且由梳齿组件50夹持引线103,由拔刀组件40拔去引线103端部的线头;所述第一焊接机构7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上焊接电极70,所述第二焊接机构8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下焊接电极80,所述上焊接电极70位于下焊接电极80上方并且二者之间设有翻转机构12和底座上料机构13,所述翻转机构12上设有用于放置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的夹具120 ;所述上料机械手9用于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移动至底座上料机构13,由底座上料机构13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推入翻转机构12的夹具120上,再由翻转机构12带动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翻转至预设焊接位,再由上焊接电极70和下焊接电极80将引线103焊接于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的端子与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端子之间,待继电器焊接完成之后,在传送机构2的传送作用下,由传送机构2的末端下料并且进入下一工艺进行加工。上述继电器引线焊接过程中,继电器底座和引线的上料、梳理、焊机等操作以流水加工的方式进行焊接,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继电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2]为了避免继电器第二底座101滑出承载座20之外,结合图1和图4所示,该焊接机还包括有至少一组压线机构10,所述压线机构10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105,所述压头105沿传送机构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头105位于承载座20的上方并且二者相对设置。进一步地,该压线机构10还包括压线支撑架106,所述压线支撑架106上固定有压线气缸107,所述压线气缸107驱动压头105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压线机构10优选是三组,三组压线机构10沿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使得继电器第二底座101整齐、准确地放置在承载座20上。
[003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结合图1和图5所示,所述理线机构3包括有理线支架30,所述理线支架30上设有理线齿31和压块32,所述压块32位于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上方,所述理线齿31位于引线103的上方,所述理线齿31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理线气缸33驱动而前后移动,所述理线支架30由第一气缸驱动而上下移动。该理线齿31的数量优选是多个,多个理线齿31的下端均呈尖端状,从而更好地将多条引线103分开、理顺。
[0034]为了更好地去掉引线103端部的线头,结合图1和图6所示,所述拔线头机构4包括有拔线头支架41,所述拔线头支架41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拔刀驱动气缸42和下拔刀驱动气缸43,所述拔刀组件40包括有上拔刀400和下拔刀401,所述上拔刀驱动气缸42连接有上拔刀安装板420,所述上拔刀400固定连接于上拔刀安装板420,所述下拔刀驱动气缸43连接有下拔刀安装板430,所述下拔刀401固定连接于下拔刀安装板430,所述拔线头支架41的底部设有拔线滑轨44,所述拔线头支架41的侧部向外延伸有第一驱动部45,所述第一驱动部45用于连接第二气缸。该拔线头机构4拔除引线103端部的线头之后,通过打线头机构将拔刀上的线头刷掉,以便于拔刀进行下一步工序。
[0035]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和图7所不,第一梳理机构5用于夹持住引线103,同时,利用拔线头机构4将引线103的线头拔出,为后续焊接工作做好准备,所述第一梳理机构5包括有梳理支架51,所述梳理支架51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梳齿驱动气缸52和下梳齿驱动气缸53,所述梳齿组件50包括有上梳齿500和下梳齿501,所述上梳齿驱动气缸52连接有上梳齿安装板520,所述上梳齿500固定连接于上梳齿安装板520,所述下梳齿驱动气缸53连接有下梳齿安装板530,所述下梳齿501固定连接于下梳齿安装板530,所述梳理支架51的底部设有梳理滑轨54,所述梳理支架51的侧部向外延伸有第二驱动部55,所述第二驱动部55用于连接第三气缸,该第三气缸驱动梳理支架51在水平方向滑动。实际应用中,第二梳理机构6与第一梳理机构5的结构相同,二者均通过上梳齿和下梳齿对引线作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梳理机构6还包括有压线板,并且通过该压线板将梳理后的引线103压实。
[0036]为了实现准确、快速焊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焊接机构7包括有竖直支撑架71、水平支撑板72和驱动电机74,所述竖直支撑架71固定于水平支撑架72上,所述水平支撑架72设于第一滑轨73之上并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4通过第一丝杆75驱动水平支撑架72在第一滑轨73上滑动,所述竖直支撑架71上设有第一竖直气缸711,所述第一竖直气缸711驱动第二竖直气缸712,所述第二竖直气缸712连接有第一焊机76,所述上焊接电极70设于第一焊机76上。通过第一竖直气缸711和第二竖直气缸712实现对上焊接电极70的两级驱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直支撑架71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竖直支撑架71的侧部设有气缸支撑架713,所述第二丝杆的上端部设有手轮710,所述第二丝杆与气缸支撑架7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气缸711固定于气缸支撑架713上,通过旋转手轮710,可以方便地将第一竖直气缸711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调整,从而保证上焊接电极70能够准确地到达焊接位置。
[003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结合图1、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焊接机构8包括有气缸支撑架81和第二滑轨82,所述气缸支撑架81固定于机架I上,所述气缸支撑架81上固定有第一水平气缸83,所述第一水平气缸83驱动一滑动支架84,所述滑动支架84的底部与第二滑轨8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84上固定有第二水平气缸85,所述第二滑轨82上固定有两个第三竖直气缸86,所述第二水平气缸85通过连接件87带动两个第三竖直气缸86水平滑动,所述第三竖直气缸86的端部固定有下电极座88,所述下电极座88上固定有散热器89,所述下焊接电极80固定于下电极座88上。上述第一焊接机构7和第二焊接机构8在焊接过程中,上焊接电极70向下移动,直至继电器底座的端子与引线103的线头均加持在上焊接电极70与下焊接电极80之间,之后,在上焊接电极70和下焊接电极80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焊接。
[0038]为了更好地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移动至焊接位,结合图1、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翻转机构12包括有翻转架121,所述夹具120位于所述翻转架121上,每个夹具120可以单独夹紧继电器第一底座100,所述夹具120包括有固定板124和活动板125,所述固定板124和固定板125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翻转架121上设有夹具气缸123,所述夹具气缸123驱动活动板125向前滑动,之后活动板125在弹簧的作用下弹性复位,所述翻转架121的底部设有转轴122并且该翻转架121能够绕转轴122在预设角度内翻转,所述翻转架121上向外延伸有第三驱动部126,所述第三驱动部126用于连接第四气缸,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驱动翻转架121翻转至预设焊接位,使得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的端子与引线103的线头对齐,从而保证有效焊接。
[0039]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图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底座上料机构13包括底座定位装置130和推料装置131,所述推料装置131位于底座定位装置130与翻转机构12之间,所述底座定位装置130包括有定位支撑架132,所述定位支撑架132上设有多个定位气缸133,所述定位气缸133驱动挡板134沿挡板134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挡板134向推料装置131方向延伸,所述推料装置131包括有推料支撑架135,所述推料支撑架135向上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料板136,两个挡料板136之间形成有滑道,所述滑道之内设有推块138,所述推料支撑架135上固定有推料气缸137,所述推料气缸137驱动推块138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当上料机械手9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移动至底座上料机构13处时,由底座上料机构13上的振动器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初步分隔排料,再由推块138推动继电器第一底座100,使之精确地移动至翻转架的夹具120上,保证夹具120能准确地夹持住继电器第一底座100以令继电器第一底座100定位。
[0040]本发明公开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在传送、理线、拔线、梳理、焊接等多个机构的配合下,对继电器底座与引线依次进行梳理、拔线、焊接等工序,实现了自动化安全生产,同时,该焊接机大大提高了继电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结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上述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克服了继电器行业采用传统生产工艺所带来的诸多瓶颈,因此,该焊接机适合在本领域内推广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0041]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传送机构(2),沿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理线机构(3)、拔线头机构(4)、第一梳理机构(5 )、第二梳理机构(6 )、第一焊接机构(7 )和上料机械手(9 ),所述传送机构(2 )上设有用于放置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承载座(20 ),所述机架(1)上对应所述第一焊接机构(7 )设有第二焊接机构(8),其中: 所述理线机构(3)用于对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引线(103)进行梳理; 所述第一梳理机构(5 )与第二梳理机构(6 )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梳理机构(5 )包括有梳齿组件(50 ),所述拔线头机构(4)包括有拔刀组件(40 ),所述梳齿组件(50 )与拔刀组件(40)相对设置,并且由梳齿组件(50)夹持引线(103),由拔刀组件(40)拔去引线(103)端部的线头; 所述第一焊接机构(7)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上焊接电极(70),所述第二焊接机构(8)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下焊接电极(80),所述上焊接电极(70)位于下焊接电极(80)上方并且二者之间设有翻转机构(12)和底座上料机构(13),所述翻转机构(12)上设有用于放置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的夹具(120); 所述上料机械手(9)用于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移动至底座上料机构(13),由底座上料机构(13)将继电器第一底座(100)推入翻转机构(12)的夹具(120)上,再由翻转机构(12)带动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翻转至预设焊接位,再由上焊接电极(70)和下焊接电极(80)将引线(103)焊接于继电器第一底座(100)的端子与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端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组压线机构(10),所述压线机构(10)包括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105),所述压头(105)沿传送机构(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头(105)位于承载座(20)的上方并且二者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机构(3)包括有理线支架(30),所述理线支架(30)上设有理线齿(31)和压块(32),所述压块(32)位于继电器第二底座(101)的上方,所述理线齿(31)位于引线(103)的上方,所述理线齿(31)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理线气缸(33)驱动而前后移动,所述理线支架(30)由第一气缸驱动而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线头机构(4)包括有拔线头支架(41),所述拔线头支架(41)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拔刀驱动气缸(42)和下拔刀驱动气缸(43),所述拔刀组件(40)包括有上拔刀(400)和下拔刀(401),所述上拔刀驱动气缸(42)连接有上拔刀安装板(420),所述上拔刀(400)固定连接于上拔刀安装板(420),所述下拔刀驱动气缸(43)连接有下拔刀安装板(430),所述下拔刀(401)固定连接于下拔刀安装板(430),所述拔线头支架(41)的底部设有拔线滑轨(44),所述拔线头支架(41)的侧部向外延伸有第一驱动部(45),所述第一驱动部(45)用于连接第二气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理机构(5)包括有梳理支架(51),所述梳理支架(51)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上梳齿驱动气缸(52 )和下梳齿驱动气缸(53 ),所述梳齿组件(50 )包括有上梳齿(500 )和下梳齿(501),所述上梳齿驱动气缸(52 )连接有上梳齿安装板(520 ),所述上梳齿(500 )固定连接于上梳齿安装板(520 ),所述下梳齿驱动气缸(53)连接有下梳齿安装板(530),所述下梳齿(501)固定连接于下梳齿安装板(530 ),所述梳理支架(51)的底部设有梳理滑轨(54),所述梳理支架(51)的侧部向外延伸有第二驱动部(55),所述第二驱动部(55)用于连接第三气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机构(7)包括有竖直支撑架(71 )、水平支撑板(72 )和驱动电机(74 ),所述竖直支撑架(71)固定于水平支撑架(72 )上,所述水平支撑架(72 )设于第一滑轨(73 )之上并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4)通过第一丝杆(75)驱动水平支撑架(72)在第一滑轨(73)上滑动,所述竖直支撑架(71)上设有第一竖直气缸(711),所述第一竖直气缸(711)驱动一第二竖直气缸(712),所述第二竖直气缸(712)连接有第一焊机(76),所述上焊接电极(70)设于第一焊机(76)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架(71)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竖直支撑架(71)的侧部设有气缸支撑架(713),所述第二丝杆的上端部设有手轮(710),所述第二丝杆与气缸支撑架(7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气缸(711)固定于气缸支撑架(71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机构(8)包括有气缸支撑架(81)和第二滑轨(82 ),所述气缸支撑架(81)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气缸支撑架(81)上固定有第一水平气缸(83),所述第一水平气缸(83)驱动一滑动支架(84),所述滑动支架(84)的底部与第二滑轨(8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84)上固定有第二水平气缸(85 ),所述第二滑轨(82 )上固定有两个第三竖直气缸(86 ),所述第二水平气缸(85 )通过连接件(87)带动两个第三竖直气缸(86)水平滑动,所述第三竖直气缸(86)的端部固定有下电极座(88),所述下电极座(88)上固定有散热器(89),所述下焊接电极(80)固定于下电极座(88)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2)包括有翻转架(121 ),所述夹具(120)位于所述翻转架(121)上,所述夹具(120)包括有固定板(124)和活动板(125),所述固定板(124)和固定板(125)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翻转架(121)上设有夹具气缸(123),所述夹具气缸(123)驱动活动板(125)向前滑动,所述翻转架(121)的底部设有转轴(122)并且该翻转架(121)能够绕转轴(122)在预设角度内翻转,所述翻转架(121)上向外延伸有第三驱动部(126),所述第三驱动部(126)用于连接第四气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引线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料机构(13)包括底座定位装置(130)和推料装置(131 ),所述推料装置(131)位于底座定位装置(130)与翻转机构(12)之间,所述底座定位装置(130)包括有定位支撑架(132),所述定位支撑架(132)上设有多个定位气缸(133),所述定位气缸(133)驱动挡板(134)沿挡板(134)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挡板(134)向推料装置(131)方向延伸,所述推料装置(131)包括有推料支撑架(135),所述推料支撑架(135)向上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料板(136),两个挡料板(136 )之间形成有滑道,所述滑道之内设有推块(138 ),所述推料支撑架(135 )上固定有推料气缸(137),所述推料气 缸(137)驱动推块(138)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B23K37/00GK103894748SQ20141010399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毛羽翼, 陈谦, 方少勋 申请人:深圳市凯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