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596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冷加工: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加工制作,大多数都是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工具进行的;2)、边缘加工(包括端部铣平)2.1)常用边缘加工方法主要有:铲边、刨边、铣边、碳弧气刨、气割和坡口机加工等;2.2)气割的零件,当需要消除影响区进行边缘加工时,最少加工余量为2.0mm;2.3)机械加工边缘的深度,应能保证把表面的缺陷清除掉,但不能小于2.0mm,加工后表面不应有损伤和裂缝,在进行砂轮加工时,磨削的痕迹应当顺着边缘;2.4)碳素结构钢的零件边缘,在手工切割后,其表面应做清理,不能有超过1.0mm的不平度;2.5)构件的端部支承边要求刨平顶紧和构件端部截面精度要求较高的,无论是什么方法切割和用何种钢材制成的,都要刨边或铣边;2.6)施工图有特殊要求或规定为焊接的边缘需进行刨边,一般板材或型钢的剪切边不需刨光;2.7)零件边缘进行机械自动切割和空气电弧切割之后,其切割表面的平面度,都不能超过1.0mm;主要受力构件的自由边,在气割后需要刨边或铣边的加工余量,每侧至少2mm,应无毛刺等缺陷;2.8)柱端铣后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不得大于25%,边缘间隙也不应大于0.5mm;2.9)关于铣口和铣削量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决定,合理的的选择是加工质量的保证;2.10)构件的端部加工应在矫正合格后进行;2.11)应根据构件的形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铣平端与轴线垂直;3)、制孔3.1)构件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扭剪型螺栓等)﹑半圆头铆钉自攻螺丝等用孔的制作方法有:钻孔、铣孔、冲孔、铰孔或锪孔等;3.2)构件制孔优先采用钻孔,当证明某些材料质量、厚度和孔径,冲孔后不会引起脆性时允许采用冲孔;厚度在5mm以下的所有普通结构钢允许冲孔,次要结构厚度小于12mm允许采用冲孔;在冲切孔上,不得随后施焊(槽形),除非证明材料在冲切后,仍保留有相当韧性,则可焊接施工;一般情况下在需要所冲的孔上再钻大时,则冲孔必须比指定的直径小3mm;3.3)钻孔前,一是要磨好钻头,二是要合理地选择切屑余量;3.4)制成的螺栓孔,应为正圆柱形,并垂直于所在位置的钢材表面,倾斜度应小于1/20,其孔周边应无毛刺,破裂,喇叭口或凹凸的痕迹,切削应清除干净;3.5)精制或铰制成的螺栓孔直径和螺栓杆直径相等,采用配钻或组装后铰孔,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12.5μ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冷加工: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加工制作,大多数都是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工具进行的;2)、边缘加工(包括端部铣平)2.1)常用边缘加工方法主要有:铲边、刨边、铣边、碳弧气刨、气割和坡口机加工等;2.2)气割的零件,当需要消除影响区进行边缘加工时,最少加工余量为2.0mm;2.3)机械加工边缘的深度,应能保证把表面的缺陷清除掉,但不能小于2.0mm,加工后表面不应有损伤和裂缝,在进行砂轮加工时,磨削的痕迹应当顺着边缘;2.4)碳素结构钢的零件边缘,在手工切割后,其表面应做清理,不能有超过1.0mm的不平度;2.5)构件的端部支承边要求刨平顶紧和构件端部截面精度要求较高的,无论是什么方法切割和用何种钢材制成的,都要刨边或铣边;2.6)施工图有特殊要求或规定为焊接的边缘需进行刨边,一般板材或型钢的剪切边不需刨光;2.7)零件边缘进行机械自动切割和空气电弧切割之后,其切割表面的平面度,都不能超过1.0mm;主要受力构件的自由边,在气割后需要刨边或铣边的加工余量,每侧至少2mm,应无毛刺等缺陷;2.8)柱端铣后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不得大于25%,边缘间隙也不应大于0.5mm;2.9)关于铣口和铣削量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决定,合理的的选择是加工质量的保证;2.10)构件的端部加工应在矫正合格后进行;2.11)应根据构件的形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铣平端与轴线垂直;3)、制孔3.1)构件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扭剪型螺栓等)﹑半圆头铆钉自攻螺丝等用孔的制作方法有:钻孔、铣孔、冲孔、铰孔或锪孔等;3.2)构件制孔优先采用钻孔,当证明某些材料质量、厚度和孔径,冲孔后不会引起脆性时允许采用冲孔;厚度在5mm以下的所有普通结构钢允许冲孔,次要结构厚度小于12mm允许采用冲孔;在冲切孔上,不得随后施焊(槽形),除非证明材料在冲切后,仍保留有相当韧性,则可焊接施工;一般情况下在需要所冲的孔上再钻大时,则冲孔必须比指定的直径小3mm;3.3)钻孔前,一是要磨好钻头,二是要合理地选择切屑余量;3.4)制成的螺栓孔,应为正圆柱形,并垂直于所在位置的钢材表面,倾斜度应小于1/20,其孔周边应无毛刺,破裂,喇叭口或凹凸的痕迹,切削应清除干净;3.5)精制或铰制成的螺栓孔直径和螺栓杆直径相等,采用配钻或组装后铰孔,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12.5μ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