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VS-2M格架栅元与围板焊接电极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136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燃料组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VS-2M格架栅元与围板焊接电极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TVS-2M燃料组件时VVER-1000型反应堆系统的改性型燃料组件,其具有高的应用性能和操作特性。目前TVS-2M燃料组件在制造过程中,定位格架栅元与围板的焊接所采用的焊接装置为原燃料组件焊接装置经过改动而成。焊接时电极夹头的夹持力量不稳定,导致焊接的质量难避保证,造成大量产品的返修,这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TVS-2M格架栅元与围板焊接电极夹持装置夹持力量不稳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TVS-2M格架栅元与围板焊接电极夹持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上、下两端通过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密封;所述上密封盖上设置有测压口与气缸内部连通,测压口通过连接器连接至气压传感器;所述上密封盖上还设置有进气口,用于空气的进入和排出;所述上密封盖的中部还设置有通孔,孔中密封安装有螺母,螺母中安装有活动丝杆;活塞设置于气缸内,用以隔断气缸的内腔,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紧贴气缸的内腔壁上下运动,从而产生推拉力;活动丝杆向下延伸至气缸中并与活塞固定连接,在活塞上方的活动丝杆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通过调整缓冲装置在活动丝杆上的位置,控制两电极杆的最大张角;气缸上下气压差可使活动丝杆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调节螺母控制活塞向下的最大运动行程,最终控制两电极杆闭合时两电极端面间距,接近抵笼;下密封盖的中部向下突器形成圆柱,伸缩杆向上伸入所述圆柱中,伸缩杆的中心与活动丝杆和活塞固定连为一体,伴随活塞的上下运动,伸缩杆的上部在所述圆柱中同步上下运动;在所述下密封盖向下凸起的圆柱侧壁上还设置有直接与所述气缸内部连通的进气口用于气体进入气缸内部,并产生推力;在所述进气口上还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进气量;在所述伸缩杆的下部分别通过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连接有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使得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一端分别绕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活动轴和第四活动轴连接至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的一端,第一活动杆相对于第三活动杆,以及第二活动杆相对于第四活动杆之间分别绕第三活动轴和第四活动轴自由转动;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在第三活动杆与第一连接片以及第四活动杆与第二连接片的接合处还分别设置有第五活动轴和第六活动轴,使得第三活动杆与第一连接片以及第四活动杆与第二连接片所组成的两个连接体能够分别绕所述第五活动轴和第六活动轴旋转;所述第五活动轴和第六活动轴被平行固定于固定块之上,所述固定块被固定于机械手之上;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还被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块之上,每个固定块还安装有电极杆用于固定电极和导电,两个固定块分别通过电缆与焊接电源正负极相连,所述电极杆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绝缘片绝缘;第三活动杆与第一连接片、固定块、电极杆位置固定,整体能够围绕第五活动轴旋转,第四活动杆与第二连接片、固定块、电极杆位置固定,整体能够围绕第六活动轴旋转。优选的,在所述下密封盖向下凸起所形成圆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注油口,用于向所述凸起圆柱的通孔中加注润滑油,在不需要加注润滑油时使用螺钉封闭。优选的,每个固定块上有两个孔,用于通水冷却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电极夹持装置夹持压力稳定,并且夹持力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保证了焊接质量,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电极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缸,2-上密封盖,3-下密封盖,4-测压口,5-连接器,6-进气口,7-活塞,8-螺母,9-活动丝杆,10-缓冲装置,11-电极杆,12-伸缩杆13-注油口,14-进气口,15-调节阀,16-第一活动杆,17-第二活动轴,18-第三活动杆,19-第四活动杆,20-第一活动轴,21-第二活动杆,22-第三活动轴,23-第四活动轴,24-第五活动轴,25-第六活动轴,26-第一连接片26,27-第二连接片,28-固定块,29-绝缘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TVS-2M格架栅元与围板焊接电极夹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TVS-2M格架栅元与围板焊接电极夹持装置具有气缸1,所述气缸1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上、下两端通过上密封盖2和下密封盖3密封。所述上密封盖2上设置有测压口4与气缸1内部连通,测压口4通过连接器5连接至气压传感器。所述上密封盖2上还设置有进气口6,用于空气的进入和排出。所述上密封盖2的中部还设置有通孔,孔中密封安装有螺母8,螺母8中安装有活动丝杆9。活塞7设置于气缸1内,用以隔断气缸1的内腔,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7紧贴气缸1的内腔壁上下运动,从而产生推拉力。活动丝杆9向下延伸至气缸1中并与活塞7固定连接,在活塞7上方的活动丝杆9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10,通过调整缓冲装置10在活动丝杆9上的位置,可控制两电极杆11的最大张角。气缸1上下气压差可使活动丝杆9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活塞7在气缸1中上下运动,调节螺母8可控制活塞7向下的最大运动行程,最终控制两电极杆11闭合时两电极端面间距,接近抵笼。下密封盖3的中部向下突器形成圆柱,伸缩杆12向上伸入所述圆柱中,伸缩杆12的中心与活动丝杆9和活塞7固定连为一体,伴随活塞7的上下运动,伸缩杆12的上部在所述圆柱中同步上下运动。在所述下密封盖3向下凸起所形成圆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注油口13,用于向所述凸起圆柱的通孔中加注润滑油,在不需要加注润滑油时使用螺钉封闭。在所述下密封盖3向下凸起的圆柱侧壁上还设置有直接与所述气缸1内部连通的进气口14用于气体进入气缸1内部,并产生推力。在所述进气口14上还设置有调节阀15,用于调节进气量。在所述伸缩杆12的下部分别通过第一活动轴20和第二活动轴17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6和第二活动杆21,使得第一活动杆16和第二活动杆21的一端可分别绕第一活动轴20和第二活动轴17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活动杆16和第二活动杆2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活动轴22和第四活动轴23连接至第三活动杆18和第四活动杆19的一端,第一活动杆16相对于第三活动杆18,以及第二活动杆21相对于第四活动杆19之间可以分别绕第三活动轴22和第四活动轴23自由转动。第三活动杆18和第四活动杆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片26和第二连接片27固定连接,在第三活动杆18与第一连接片26以及第四活动杆19与第二连接片27的接合处还分别设置有第五活动轴24和第六活动轴25,使得第三活动杆18与第一连接片26以及第四活动杆19与第二连接片27所组成的两个连接体能够分别绕所述第五活动轴24和第六活动轴25旋转。所述第五活动轴24和第六活动轴25被平行固定于固定块28之上,所述固定块28被固定于机械手之上。所述第一连接片26和第二连接片27还被分别固定于两个夹持块28之上,每个夹持块28上有两个孔,用于通水冷却电极,两个夹持块28分别通过电缆与焊接电源正负极相连。每个夹持块28还安装有电极杆11用于固定电极和导电,所述电极杆11与所述夹持块28之间通过绝缘片29绝缘。第三活动杆18与第一连接片26、夹持块28、电极杆11位置固定,整体可围绕第五活动轴24旋转,第四活动杆19与第二连接片27、夹持块28、电极杆11位置固定,整体可围绕第六活动轴25旋转。焊接时,通过调节进入气缸1内的空气压力,达到调整电极焊接压力的目的。从进气口14进气时,气缸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气缸1中活塞7向上运动,至缓冲装置10碰到上密封盖2内壁时停止,带动伸缩杆12向上运动,通过第一活动杆16的传递,使第三活动杆18围绕第五活动轴24顺时针旋转。同理,伸缩杆12向上运动,通过第二活动杆21的传递,使第四活动杆19围绕第六活动轴25逆时针旋转,连同两个电极杆11打开。反之,进气口6进气时,气缸下腔压力小于上腔压力,气缸1中活塞7向下运动,至调节螺母8碰到上密封盖2外壁时停止,带动伸缩杆12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活动杆16的传递,使第三活动杆18围绕第五活动轴24逆时针旋转。伸缩杆12向上运动,通过第二活动杆21的传递,使第四活动杆19围绕第六活动轴25顺时针旋转,连同两个电极杆11通过电极相互接近抵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