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32426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它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固定支架与翻倒支架之间的上部可移动地安装有上辊,上辊的中部外壁紧密的设置有上辊模具,上辊的下端安装有下辊,下辊的外壁紧密设置有下辊模具,下辊模具与上辊模具相配合,且下辊的两端与下辊座连接,下辊的下端设置有同步轴和减速机,同步轴的两端与蜗杆座的下端配合,且同步轴的左端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与同步轴连接,底盘的一侧设置有数控操作柜,数控操作柜分别与电动机、油缸连接。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便于用来卷制不同宽度的工件,安全性能高。设置故障指示、自锁程序,多道保护措施,更换模具方便,通用性更强。
【专利说明】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挡泥板的生产和加工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国外汽车挡泥板基本使用金属材料,而国内过去以塑料挡泥板为主,为了提高挡泥板的品质和性能,不断满足使用要求,也向金属挡泥板过渡和延伸,逐步取代塑料挡泥板。
[0003]但国内生产和加工金属挡泥板存在着技术瓶颈,制造和加工难度较大,严重制约了金属挡泥板的生产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便于用来卷制不同宽度的工件,全数控系统,增加人机对话、旋转编码器,配以高可靠性的工业控制器,组成了一个性能可靠,实时性强的控制系统,安全性能高。设置故障指示、自锁程序,多道保护措施,更换模具方便,通用性更强。
[000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支架、上辊、上辊模具、翻倒支架、油缸、蜗杆、下辊座、同步轴、减速机、下辊、移动轴、蜗杆座、底盘、电动机、数控操作柜和下辊模具,底盘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动机,底盘的上端中部及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和翻倒支架,且翻倒支架上安装有油缸,固定支架和翻倒支架的下端均安装有下辊座,下辊座的内部设置有蜗杆座,蜗杆座内部安装有蜗杆,蜗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轴,固定支架与翻倒支架之间的上部可移动地安装有上辊,上辊的中部外壁紧密的设置有上辊模具,上辊的下端安装有下辊,下辊的外壁紧密设置有下辊模具,下辊模具与上辊模具相配合,且下辊的两端与下辊座连接,下辊的下端设置有同步轴和减速机,同步轴的两端与蜗杆座的下端配合,且同步轴的左端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与同步轴连接,底盘的一侧设置有数控操作柜,数控操作柜分别与电动机、油缸连接。
[0006]所述的上辊模具与下辊模具分别套入并紧固在上辊和下辊上。
[0007]所述的上辊的轴上安装有测长传感器,上辊的下压梁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测长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与数控操作柜内部安装的PLC控制器连接。
[0008]所述的数控操作柜采用中文显示的人机界面。
[000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以三辊液压卷板机为基础,充分考虑金属挡泥板成形的特殊性,将挡泥板成型前的金属板工件置于上辊模具和下辊模具之间,上辊模具和下辊模具分别套入并紧固在上辊和下辊上。启动数控程序,液压泵站(油箱)开始工作,上辊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如果挡泥板头直线段较短,上辊则向左侧移动,如果直线段较长,则向右侧移动较佳。
[0010]在上辊水平移动的同时,程序指令上辊下压,下压梁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给PLC,下压量大小以挡泥板设计的曲率为依据,考虑到材料的弹塑性等因素,PLC自动生成压下量。
[0011]与此同时,上辊下压,有利于与下辊共同作用夹持挡泥板金属工件,增加折边的防皱和卷制的稳定性。
[0012]数控程序将启动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带动两下辊旋转,此时装载在上辊轴上的测长传感器依据设定好的数值,确定挡泥板金属工件进给卷制的量,当卷制到终点时,电动机停止,上辊按程序指令上升,打开翻倒支架,退出卷制好的金属挡泥板。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结构的改变,上辊增加上辊模具,下辊增加下辊模具,在上、下辊模具作用下对折边起着防皱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卷制工件的美观和精度。上、下辊的模具宽度方向可调节,可便于用来卷制不同宽度的工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0015]2、全数控系统,增加人机对话,配以高可靠性的工业控制器,组成了一个性能可靠,实时性强的控制系统。数控系统具有卷制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和断电记忆等功能,人机界面以中文显示直观明了。
[0016]3、安全性能高。
[0017]4、更换模具方便,通用性更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支架1、上辊2、上辊模具3、翻倒支架4、油缸5、蜗杆6、下辊座7、同步轴8、减速机9、下辊10、移动轴11、蜗杆座12、底盘13、电动机14、数控操作柜15和下棍模具16,底盘13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动机14,底盘13的上端中部及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I和翻倒支架4,且翻倒支架4上安装有油缸5,固定支架I和翻倒支架4的下端均安装有下辊座7,下辊座7的内部设置有蜗杆座12,蜗杆座12内部安装有蜗杆6,蜗杆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轴11,固定支架I与翻倒支架4之间的上部可移动地安装有上辊2,上辊2的中部外壁紧密的设置有上辊模具3,上辊2的下端安装有下辊10,下辊10的外壁紧密设置有下辊模具16,下辊模具16与上辊模具3相配合,且下辊10的两端与下辊座7连接,下辊10的下端设置有同步轴8和减速机9,同步轴8的两端与蜗杆座12的下端配合,且同步轴8的左端与电动机1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9与同步轴8连接,底盘13的一侧设置有数控操作柜15,数控操作柜15分别与电动机14、油缸5连接。
[0022]所述的上辊模具3与下辊模具16分别套入并紧固在上辊2和下辊10上。
[0023]所述的上辊2的轴上安装有测长传感器,上辊2的下压梁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测长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与数控操作柜15内部安装的PLC控制器连接。
[0024]所述的数控操作柜15采用中文显示的人机界面。[002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以三辊液压卷板机为基础,充分考虑金属拦泥板成形的特殊性,将挡泥板成型前的金属板工件置于上辊模具和下辊模具之间,上辊模具3和下辊模具16分别套入并紧固在上辊2和下辊10上。启动数控程序,液压泵站(油箱5)开始工作,上辊2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如果挡泥板头直线段较短,上辊2则向左侧移动,如果直线段较长,则向右侧移动较佳。
[0026]在上辊2水平移动的同时,程序指令上辊2下压,下压梁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给PLC,下压量大小以挡泥板设计的曲率为依据,考虑到材料的弹塑性等因素,PLC自动生成压下量。
[0027]与此同时,上辊2下压,有利于与下辊10共同作用夹持挡泥板金属工件,增加折边的防皱和卷制的稳定性。
[0028]数控程序将启动电动机14,电动机14通过减速机9带动两下辊10旋转,此时装载在上辊轴上的测长传感器依据设定好的数值,确定挡泥板金属工件进给卷制的量,当卷制到终点时,电动机14停止,上辊2按程序指令上升,打开翻倒支架4,退出卷制好的金属挡泥板。
[0029]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便于用来卷制不同宽度的工件,全数控系统,增加人机对话、旋转编码器,配以高可靠性的工业控制器,组成了一个性能可靠,实时性强的控制系统,安全性能高。设置故障指示、自锁程序,多道保护措施,更换模具方便,通用性更强。
【权利要求】
1.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支架(1)、上辊(2)、上辊模具⑶、翻倒支架⑷、油缸(5)、蜗杆(6)、下辊座(7)、同步轴⑶、减速机(9)、下辊(10)、移动轴(11)、蜗杆座(12)、底盘(13)、电动机(14)、数控操作柜(15)和下辊模具(16),底盘(13)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动机(14),底盘(13)的上端中部及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1)和翻倒支架(4),且翻倒支架(4)上安装有油缸(5),固定支架(1)和翻倒支架(4)的下端均安装有下辊座(7),下辊座(7)的内部设置有蜗杆座(12),蜗杆座(12)内部安装有蜗杆(6),蜗杆(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轴(11),固定支架(1)与翻倒支架(4)之间的上部可移动地安装有上辊(2),上辊(2)的中部外壁紧密的设置有上辊模具(3),上辊(2)的下端安装有下辊(10),下辊(10)的外壁紧密设置有下辊模具(16),下辊模具(16)与上辊模具(3)相配合,且下辊(10)的两端与下辊座(7)连接,下辊(10)的下端设置有同步轴(8)和减速机(9),同步轴(8)的两端与蜗杆座(12)的下端配合,且同步轴(8)的左端与电动机(1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9)与同步轴(8)连接,底盘(13)的一侧设置有数控操作柜(15),数控操作柜(15)分别与电动机(14)、油缸(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模具(3)与下辊模具(16)分别套入并紧固在上辊(2)和下辊(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液压金属挡泥板专用卷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2)的轴上安装有测长传感器,上辊(2)的下压梁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测长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与数控操作 柜(15)内部安装的PLC控制器连接。
【文档编号】B21D5/14GK203695674SQ20142004965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赵非平, 赵茜 申请人:赵非平, 赵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