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向加工的组合刀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28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可正反向加工的组合刀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正反向加工的组合刀杆,它主要包括刀杆体和活刀杆,刀杆体一端制成一个带卡槽的连接头,卡槽的卡板底部为一45°斜角;活刀杆一端制成一个连接板,连接板根部的装配贴合面与其轴线呈45°角,另一端设有刀头安装孔;活刀杆经其连接板安装在刀杆体上的卡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第一次加工时,活刀杆直装,可加工工件的内孔和一个端面;第一次加工结束,卸掉活刀杆,将活刀杆横装,用反刀加工法加工工件的另一个端面,这样,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均有机床本身来保证,公差容易控制,同时减少了一次工件装夹和找正过程,操作者的劳动量和技能要求都有所降低;加工大型工件时,优越性更加明显。
【专利说明】可正反向加工的组合刀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行业用的一种专用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镗床或车床上使用的组合刀杆。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行业,对一个工件进行内孔和两端面的加工,在保证各部位尺寸精度的同时,还要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公差范围内,否则可能带来一些问题。这类零件通常的加工工艺是:在车床或镗床上一次装夹,先加工好内孔和一个端面,然后卸下工件,掉头,二次装夹工件,同时以已加工面为基准找正,保证已加工端面与机床主轴垂直,找正结束,夹紧工件后再加工另一端面。
[0003]采用这一工艺,先加工的一个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主要靠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应该没问题。但后加工的一个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靠人工找正来保证,其误差大小由操作者来把握,因人而异,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可正反向加工的组合刀杆,工件一次装夹好后,通过改变刀杆的安装方式,即可完成内孔和两个端面的加工,无需二次装夹工件。
[0005]解决本实用新型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刀杆体和活刀杆,刀杆体为圆柱形,一端制成一个带卡槽的连接头,卡槽的卡板底部为一 45°斜角;活刀杆为一圆柱形,一端制成一个连接板,连接板根部的装配贴合面与其轴线呈45°角,另一端设有刀头安装孔;活刀杆经其连接板安装在刀杆体上的卡槽内。
[000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第一次加工时,活刀杆直装,可加工工件的内孔和一个端面;第一次加工结束,卸掉活刀杆,将活刀杆横装,用反刀加工法加工工件的另一个端面,这样,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均有机床本身来保证,公差容易控制,同时减少了一次工件装夹和找正过程,操作者的劳动量和技能要求都有所降低;加工大型工件时,优越性更加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头横装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示意图;附图3为活刀杆主视图;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图;附图5为刀杆体的主视图;附图6为附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附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刀杆体I和活刀杆3,刀杆体I为圆柱形,一端制成一个带卡槽6的连接头,卡槽6的卡板7底部为一 45°斜面13 (如附图2、5、6所示),卡板7上设有连接固定孔12 ;活刀杆3为一圆柱形,一端制成一个连接板9,连接板9根部两侧的装配贴合面8与其轴线呈45°角,连接板9上设有与卡板7上连接固定孔12对应的螺栓孔10 (如附图3、4所示),活刀杆3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刀头安装孔4,刀头安装后经由螺栓孔11用压紧螺栓5固定;活刀杆3上的连接板9插到刀杆体I端部的卡槽6内,将其上的装配贴合面8与卡板7底部的45°斜面13相对应,用螺栓2经螺栓孔12将活刀杆3固定在刀杆体I上。
[0009]第一次加工时,活刀杆3直装,装正向加工刀头,可加工工件的内孔和一个端面;第一次加工结束,卸掉活刀杆3,将活刀杆3横装,安装好反向加工刀头,将刀杆从工件内孔穿过,用反刀加工法加工工件的另一个端面。
[0010]本组合刀杆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可以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件;同时刀杆体后部的形状和尺寸也可根据所要使用的机床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正反向加工的组合刀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刀杆体和活刀杆,刀杆体为圆柱形,一端制成一个带卡槽的连接头,卡槽的卡板底部为一 45°斜角;活刀杆为一圆柱形,一端制成一个连接板,连接板根部的装配贴合面与其轴线呈45°角,另一端设有刀头安装孔;活刀杆经其连接板安装在刀杆体上的卡槽内。
【文档编号】B23B29/04GK204194846SQ20142059668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冰, 张忠原 申请人: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