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11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卧式铣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铣床,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座,底座上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装夹长轴并驱动长轴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工件工作台,底座上于所述工件工作台旁侧还设有铣头箱,所述的铣头箱上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用于对长轴的对应侧平面进行粗铣、精铣加工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所述的铣头箱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在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铣头箱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铣头箱驱动机构。由铣头箱上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对长轴的侧平面依次进行粗铣和精铣,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对单个侧平面的粗铣及精铣操作。
【专利说明】卧式铣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铣床。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搅拌机上的搅拌轴具有用于安装固定搅拌臂的六棱面,搅拌轴为六棱轴。在搅拌轴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搅拌轴上的六棱面进行铣削加工来保证六棱面的加工质量。
[0003]目前,多是在普通的卧式铣床上对搅拌轴的六个侧平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利用普通铣床加工搅拌轴时,每个侧平面都需要经过粗铣和精铣两道工序,六个侧平面需要经过12道铣削工序,每道铣削工序都需要将搅拌轴装夹固定在铣床自身具有的工件工作台上,每次铣削完成后又需要重新进行二次装夹定位以进行精确对刀,加工效率较低。并且,由于长轴轴向长度较长,工件工作台一次滑动无法完成对侧平面的全部铣削加工,无法直接对轴向长度超过工件工作台移动距离的长轴进行铣削加工,影响对长轴的正常加工。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铣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铣床不能对轴向长度超过工件工作台移动距离的长轴进行铣削加工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卧式铣床的技术方案是:卧式铣床,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座,底座上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装夹长轴并驱动长轴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工件工作台,底座上于所述工件工作台旁侧还设有铣头箱,所述的铣头箱上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用于对长轴的对应侧平面进行粗铣、精铣加工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所述的铣头箱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在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铣头箱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铣头箱驱动机构。
[0006]所述的铣头箱通过铣头箱工作台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铣头箱固设在铣头箱工作台上,铣头箱工作台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
[0007]所述的铣头箱驱动机构包括丝杠螺母机构,丝杠螺母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丝杠及与所述铣头箱工作台固定的驱动螺母,所述旋转丝杠由电机-减速机机构驱动旋转。
[0008]所述的工件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装夹固定长轴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位于下方的两个用于与长轴上相对应的两个侧平面贴合撑托的下支撑平面,两个下支撑平面或两个下支撑平面的延伸面倾斜相交以构成定位夹角,装夹机构还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与所述两个下支撑平面配合以固定长轴的上压板。
[0009]所述的装夹机构中的两个下支撑平面倾斜相交,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件工作台上的V形定位块,V形定位块上倾斜相交的两内侧面即为所述的两下支撑平面。
[0010]所述的V形定位块沿前后方向延伸或分布,所述上压板沿前后方向对应于所述V形定位块分布。
[0011]所述的铣床上的工件工作台在水平面内滑动,所述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的铣削工作面均与所述的水平面相垂直。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卧式铣床上的铣头箱上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有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这样可以由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对长轴的侧平面依次进行粗铣和精铣,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对单个侧平面的粗铣及精铣操作,提高对长轴侧平面的铣削加工效率,并且,当长轴轴向长度超过工件工作台移动距离时,可由铣头箱驱动机构驱动可沿前后方向移动,铣头箱和长轴沿着相反的方向相向移动,这样可以延长铣头箱上粗盘铣刀及精盘铣刀的加工距离,进而可以对超过工件工作台移动距离的长轴进行侧平面的铣削加工,提高卧式铣床的通用性。
[0013]进一步的,通过步进电机及丝杠螺母机构控制铣头箱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可以提高对铣头箱的精确控制。
[0014]进一步的,在将待加工的长轴由装夹机构装夹固定在工件工作台上后,工件工作台带着长轴移动,由铣头箱上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对长轴的侧平面依次进行粗铣和精铣,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对单个侧平面的粗铣及精铣操作,而在对单个侧平面铣削加工完成后,装夹机构松开长轴,翻转长轴,使加工过程的侧平面与对应的支撑平面贴合,再使用装夹机构将长轴装夹固定,然后可直接对长轴的下个侧平面进行粗铣和精铣的加工,因为装夹机构中的形成定位夹角的两支撑平面与待加工的长轴自身的两个侧平面贴合撑托,在翻转后可以形成对长轴的自动定位,再由上压板将长轴压紧固定,无需二次对到即可对待加工侧平面进行铣削加工,有效提高了铣削加工速度。
[0015]进一步的,装夹机构包括V形定位块,V形定位块的倾斜相交的两个内侧面为用于与待加工长轴的两个侧平面贴合撑托的两个下支撑平面,采用V形定位块可以便于加工制作装夹机构。
[0016]进一步的,V形定位块沿前后方向延伸或分布,这样可以提高装夹机构对待加工的长轴零件的装夹刚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六棱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左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卧式铣床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所示卧式铣床的俯视图;
[0021]图5是图3所示卧式铣床的左侧视图;
[0022]图6是图5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卧式铣床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卧式铣床包括底座1,底座I上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铣头箱工作台9和工件工作台6,铣头箱工作台9和工件工作台6均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底座I上,在铣头箱工作台9和工件工作台6和底座I之间设有导向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机构,且底座I上设有分别驱动铣头箱工作台9和工件工作台6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均为由电机-减速机机构8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7,为提高控制精度,电机-减速机机构中的电机采用步进电机,丝杠螺母机构7中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丝杠与电机-减速机机构8的动力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而丝杠螺母机构7中的驱动螺母则对应与铣头箱工作台9和工件工作台6固定装配。
[0024]在铣头箱工作台9上固设有铣头箱3,铣头箱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用于对长轴的对应侧平面进行粗铣、精铣加工的粗盘铣刀31和精盘铣刀32。
[0025]在工件工作台6上设有用于装夹固定长轴的装夹机构5,装夹机构包括位于下方的固设于工件工作台上的V形定位块52,V形定位块52具有两内侧面,此处的两内侧满为用于与长轴2上相对应的两个侧平面贴合撑托的两个下支撑平面53,两个下支撑平面53倾斜相交以构成定位夹角,装夹机构还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与所述两个下支撑平面配合以固定长轴的上压板51。本实施例中V形定位块52沿前后方向分布有两个,且上压板51对应所述V形定位块分布有两个。
[0026]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铣床上的工件工作台6在水平面内滑动,所述的粗盘铣刀31和精盘铣刀32的铣削工作面均与所述的水平面相垂直。
[0027]本实施例中待加工的长轴2的截面呈六棱体,长轴2周向上均布有6个侧平面,在使用上述铣床对长轴2的各侧平面进行铣削加工时,先将长轴2放置在V形定位块52上,由V形定位块52上的两个下支撑平面53上,再由上压板51压装固定,然后进行对刀调整,铣头箱3上的粗盘铣刀31和精盘铣刀32调整到后,由工件工作台6带着长轴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完成粗铣和精铣的加工,再对一个侧平面铣削完成后,松开装夹机构,然后翻转长轴2,使加工过的侧平面与下支撑平面贴合,再由上压板51压紧长轴,由此此时依靠V形定位块与长轴自身的侧平面的定位,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对刀,即可直接进行对下个侧平面的铣削加工,加工效率高。
[0028]而当长轴2的轴向长度超过工件工作台6的移动距离时,可有相应的电机-减速机机构8通过丝杆螺母机构7驱动铣头箱工作台9带着铣头箱3沿前后方向以与长轴2相反的运动方向运动,这样可以完成对轴向长度较长的长轴的铣削加工,提高卧式铣床的通用性。
[0029]上述实施例中,V形定位块的倾斜相交的两个内侧面为两个下支撑平面,两个下支撑平面形成定位夹角以对长轴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两个具有倾斜的支撑平面的支撑块配合形成定位夹角来完成对长轴的定位支撑,只要两个下支撑平面倾斜相交或延长后倾斜相交即可。
[0030]上述实施例中,V形定位块沿前后方向分布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布有三个以上,或者直接沿前后方向延伸。
[0031 ] 上述实施例中,卧式铣床采用电机-减速机机构通过丝杠螺母机构驱动铣头箱工作台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活塞驱动机构驱动铣头箱往复移动。
[0032]上述实施例中,铣头箱上设置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双头铣刀结构,只是需要将双头铣刀结构中的双铣刀更换成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
[0033]上述实施例中,长轴为截面呈六边形的正六棱柱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长轴也可以为截面呈正五边形的五棱柱结构,也可以为截面呈正八边形的八棱柱结构,只要长轴具有相应的可以与倾斜相交的两个下支撑平面形成贴合撑托的侧平面即可。
【权利要求】
1.卧式铣床,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座,底座上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装夹长轴并驱动长轴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工件工作台,底座上于所述工件工作台旁侧还设有铣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头箱上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用于对长轴的对应侧平面进行粗铣、精铣加工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所述的铣头箱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在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铣头箱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铣头箱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头箱通过铣头箱工作台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铣头箱固设在铣头箱工作台上,铣头箱工作台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头箱驱动机构包括丝杠螺母机构,丝杠螺母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丝杠及与所述铣头箱工作台固定的驱动螺母,所述旋转丝杠由电机-减速机机构驱动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卧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装夹固定长轴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位于下方的两个用于与长轴上相对应的两个侧平面贴合撑托的下支撑平面,两个下支撑平面或两个下支撑平面的延伸面倾斜相交以构成定位夹角,装夹机构还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与所述两个下支撑平面配合以固定长轴的上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机构中的两个下支撑平面倾斜相交,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件工作台上的V形定位块,V形定位块上倾斜相交的两内侧面即为所述的两下支撑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定位块沿前后方向延伸或分布,所述上压板沿前后方向对应于所述V形定位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床上的工件工作台在水平面内滑动,所述的粗盘铣刀和精盘铣刀的铣削工作面均与所述的水平面相垂直。
【文档编号】B23C3/00GK204182997SQ20142063750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吴传戈, 张铁锤, 张忠义, 刘林峰, 张志军, 和永杰, 宫建平, 孙海松 申请人:郑州市长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